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讨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和要点。[方法]总结3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围术期护理中呼吸道及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和护理情况。[结果]除2例死亡,病死率为6%外,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围术期护理特别是呼吸道护理对于手术的成败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得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在体外循环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围术期综合降肺高压,术中加强心肺保护,术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应用前列腺素E1,降肺动脉高压.无1例死亡.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法,有效的降地肺动脉压治疗及呼吸道管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技术,特别是术后降低肺动脉压综合疗法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65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者85例,占32.1%,住院死亡42例,占15.8%。采取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后,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术中彻底矫正畸形和缩短缺血时间;术后采用综合疗法降低肺动脉压等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其术前、术中、术后等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病人中,死亡1例(5.9%)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2例(11.8%),经治疗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的术治疗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技术,特别是术后降低肺动脉脉压综合疗法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65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者85例,占32.1%,停顿院死亡42例,占15.8%.取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后,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压;术中彻底矫正畸形和短缺血时间、术后采用综合疗法降低肺动脉压等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是减少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肺高压)病人的呼吸道护理.方法 对65例先心病伴肺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前列腺素E1,术后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持有效供氧,加强肺高压监护和呼吸道护理.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肺动脉压力控制理想,术后无1例死亡.监护期间曾出现肺高压危象2例,经对症处理后,2例患者均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 先心病伴肺高压患者通过在围手术期加强肺高压及呼吸道护理,保证有效供氧,可以降低手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4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围术期综合降肺高压.术中加强心肺保护,术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应用前列腺素E1降肺动脉高压.结果 早期死亡4例(9.5%),其中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低心排1例,肺大泡破裂呼吸衰竭2例.随访38例,肺动脉压均降至中度以下.结论 术前注重筛选患者,围术期加强心肺保护,合理使用肺动脉扩张药,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8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施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合理的呼吸机模式辅助呼吸,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有效镇静,维持稳定的心功能,加强呼吸通道管理,有效应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维持满意的氧合,合理的液体管理等方法。结果经积极围手术期护理,81例患儿成功治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为2.4%。结论围术期满意的医疗护理操作,有助于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促进患儿心功能的恢复,成为提高患儿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嗣术期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1年1月320例体质量≤10kg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婴幼儿嗣术期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1.88%: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随访复查心脏彩色超声,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及时的手术治疗充分的围术期处理、加强术后监护是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及中长期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规范。方法68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应用联合药物控制肺动脉压力并确定根治手术指征后,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根治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给予西地那非、前列地尔、NO吸入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拈抗剂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死亡1例,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6例均经治疗好转出院,除少数患者肺动脉压力反弹性升高外,多数患者经围手术期和长期不间断药物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控制满意,手术后中长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围术期和术后中长期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对于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和维持远期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对循环系统检测,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580例,10例死亡,死亡率为1.72%,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36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及综合治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病例36(男17,女19)例,年龄1-41岁。其中,房缺9例,室缺20例,室缺及多发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主肺间隔缺损1例,永存动脉干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25例活动后口唇紫绀,5例静息状态下口唇轻度紫绀,余无紫绀;22胸骨左缘有1-2级杂音,6例3级杂音,8例无杂音。血氧饱和度0.85-0.94。肺动脉压/体动脉压(PP/PS)比值0.75-1.0。心电图右室肥厚24例,双室肥厚10例,双室肥厚合并房颤2例。超声:左向右分流23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3例,测肺动脉压80-120mmHg(1mm Hg=0.133kPa)。12例心导管测肺动脉压80-130mmHg,全肺阻力8-27.2Wood。3例肺活检病变3级。3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有5例房缺和6例室缺补片留有0.5-0.6cm活瓣;开胸非体外下封堵器封堵房缺1例。患者给予吸氧、巯甲丙脯酸、硝苯地平、西地那非、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或硝普纳和一氧化氮(No)吸入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因低心排死亡1例,其余3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0.5-7a,恢复良好,心功能1级。其中1例室缺患者随访6a,能参加一般学习活动,超声复查肺动脉压60mm-Hg,血氧饱和度0.9。另1例术后1a肺动脉压120mmHg,血氧饱和度0.95。结论:综合分析判断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可使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手术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无空气栓塞并发症。1例室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5 d脱离呼吸机顺利恢复。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9例无分流,Pp/Ap为0.45~0.63。3例有右向左单向分流,Pp/Ap为0.76~0.82。术后3个月复查仅1例存在分流,Pp/Ap为0.74,术后6个月分流消失。12例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拓宽了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的适应证,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的心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血清中环状RNA hsa_circ_0029642的含量,明确其与肺动脉高压是否有密切关系,探讨循环环状RNA hsa_circ_0029642作为肺动脉高压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16年3-7月入院的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20例(A组),先天性心脏病不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20例(B组),风湿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20例(C组),各组从血清中提取总RNA并进行质量检测,进行反转录反应,获得相应的cDNA,以GAPDH作为内参进行标定,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根据各样本的定量PCR结果计算RQ值,绘制ROC曲线.结果 3组样本的总RNA均有较好的质量,A组与C组的R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R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R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A组和C组的RQ值显著低于B组,而A组与C组的R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0.752,P<0.01,95% CI:0.624 ~0.884).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中环状RNA hsa_circ_0029642明显下调,循环环状RNA hsa_circ_0029642可作为肺动脉高压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酚妥拉明雾化吸入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后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前、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性房室通道畸形矫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52例完全性房室通道矫治术的患者,总结其术前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心功能的维护及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护理,包括心律失常的防治、肺高压的预防和处理、低心排综合征的防治及呼吸道管理,肺部并发症的防治和胸腔引流管道护理,出院指导等几个方面的护理方法.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体外循环管理和术后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减少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10kg以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儿年龄11~26月,平均(19.4±8.5)月;体重5.5~10.0kg,平均(7.6±2.3)kg;室间隔缺损(VSD)20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肺动脉高压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所有患儿均手术一期矫治,彻底纠正心内畸形,CPB转流时间32~110min,平均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30min,平均22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均顺利脱机;l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病死率4.5%,余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操作熟练,重视体外循环管理、围手术期处理,尤其是新技术、新药的合理应用,都有助于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急诊手术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各类新生儿复杂先心病的急诊手术过程,总结新生儿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并分析死亡原因。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施行的104例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9例患儿死亡,死亡率8.6%。生存者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D-TGA延期关胸伤口感染2例,伤口愈合不良3例。心内型TAPVD术后因残余肺静脉回流梗阻再手术1例。结论及时诊断与手术是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手术方法、优化的体外循环方案以及精细的术后监护,将提高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