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68岁。以“下腹痛、腹泻1月”为主诉入院。自诉1月前无诱因出现下腹部间断性隐痛,无放射性疼痛,伴有腹泻,3~5次/日,呈黄色稀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性分泌物,排便与腹痛无关,伴纳差,渐消瘦,伴乏力。辅助检查结果:血尿便常规、肿瘤标志物、传染病四项、凝血机制、甲功均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性,56岁。间歇性胸痛1年余入院。心电图:正常。胸部CT检查:可见中纵隔区肿块位于左心房上方,升主动脉后方,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肿块边缘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对比剂进一步填充(图1~4)。手术及病理:常规开胸后打开心包,肿块呈暗红色,富含血管,周围分界清楚,起源于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外膜,直径约3cm,切除后送病理。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乳腺血管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患者,32岁。以左乳肿块9个月入院。体检:左乳房内可扪及一拳头大肿物,质软,边界不清晰,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探及左乳内不均质低回声区。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见有约7·0cm×4.8cm密度稍高肿物,病灶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晰,内无钙化,病灶周围腺体组织受压移位,左腋前引流血管增粗,但局部皮下脂肪层尚无异常,局部皮肤无增厚(图1a)。手术与病理:先行左乳包块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左乳内上,质软,边界不清晰,约5.0cm×5.0cm。行肿块切除快速冰冻报告:脉管源性肿瘤,疑为高分化血管肉瘤。再行左乳…  相似文献   

4.
5.
6.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独起源于椎管内硬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CA)十分少见,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不足60例图1~4 例1。T1WI(图1)示T5~6椎管内脊髓后方硬膜外梭形肿块与脊髓信号相等,脊髓明显受压前移、变细,基底靠后。T2WI(图2)示病灶呈均匀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APA)后(图3)病灶显著均匀强化。镜检(图4):肿瘤主要由扩张而大小不等的血管间隙构成,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HE20×10) 图5,6 例2。图5为T1WI、图6为T2WI。…  相似文献   

7.
胸膜海绵状血管瘤属于罕见病 ,我院发现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5 6岁。 7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咯痰 ,痰中带有铁锈色血丝 ,来我院就诊。查体 :右侧胸廓塌陷 ,胸壁无压痛 ,右下肺叩诊呈实音 ,听诊呼吸音减低。胸部X线片显示 :右肺中下野有一巨大肿块 ,其上缘清晰、锐利 ,并可见蛋壳样钙化 ,外缘与胸壁间夹角呈钝角 ,右侧胸膜增厚 ,胸廓塌陷 (图 1,2 )。X线拟诊 :右肺巨大良性肿瘤 ,错构瘤可能。CT检查 :肿块大小约 13 .8cm× 11.0cm× 16 .0cm ,边界光整 ,有包膜 ,其内密度不均 ,有环壁性及实质内的钙化 ,…  相似文献   

8.
9.
腋窝淋巴结的钼靶X线表现及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腋窝淋巴结的X线表现及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196侧)经数字化乳腺摄影发现腋窝淋巴结的病例,用高精度医用显示器观察乳腺及腋窝的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及临近组织结构。结果:正常乳腺、乳腺增生改变、纤维腺瘤及囊肿的腋窝淋巴结数目、大小范围跨度大,形态多样,密度多数不均匀,边界清楚,临近组织结构清晰。乳腺恶性肿瘤的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椭圆或圆形,患侧淋巴结数目较少,密度高且均匀,边界模糊,其周围常有增粗的网格样或条索样影。结论:乳腺增生改变、纤维腺瘤及囊肿的腋窝淋巴结与正常乳腺的腋窝淋巴结无法明确区分。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应重点依据淋巴结的密度、边界、形态及临近组织结构的X线表现,而其数目、大小指标仅能做为辅助的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女16岁。因右前壁持续性肿胀于2005年7月18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右前臂肿胀,长度较左侧短,自诉间有疼痛,X线检查:右前臂正侧位片示:右前壁软组织肿胀,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边缘光滑、中心密度减低的钙化影,同侧桡骨中段内侧骨皮质稍凹陷,髓腔内显示局限性密度减低。诊断:右前臂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1.
肌肉海绵状血管瘤的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身体各部组织皆可发生。病理组织学上通常分为四型,即毛细血管瘤、微静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血管瘤。原发于骨骼肌者称为肌肉血管瘤,病理类型绝大多  相似文献   

12.
放大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放大摄影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15例临床扪及结节或肿块患者 ,行常规摄影和加摄局部放大摄影 ,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 ,研究两种摄影方法对病灶的边界、形态、钙化等显示情况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显示肿块边界 ,放大组 3 3 .9% ,常规组 14 .8% ;肿块边缘毛刺显示率 ,放大组 2 4.3 % ,常规组 13 .0 % ;对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放大组 94.6% ,常规组 60 .8% ;对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 ,放大组 87.8% ,常规组 63 .4%。结论 :放大摄影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疾病检出率和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年来乳腺摄影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使乳腺X线图像具有良好对比度和清晰度,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达85%-90%。乳腺X线钼靶摄影已成为目前诊断乳腺疾病和健康人群乳腺疾病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下面是乳腺钼靶摄影常用的两种摄影体位,内外侧斜位(MLO)和头尾位(CC)。  相似文献   

14.
乳腺铝靶X线摄影,是针对乳腺本身的组织结构以腺体和脂肪为主,密度对比小的特点,以金属钼为靶面,在管电压40KV以下,产生低能X线.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乳腺检查的特殊X摄影技术.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摘要男 ,15岁 ,因左颧骨、上颌部肿胀并逐渐增大 4月 ,影响外观而入院。查体 :面部双侧不对称 ,左颧部及上颌区隆起 ,可触及 4cm× 3cm包块 ,质硬 ,固定 ,边界不清 ,无压痛。   前庭沟可触及肿物 ,质地中软 ,波动感 (+ ) ,搏动不明显 ,  腭侧可触及 0 .5cm× 0 .5cm大小腭骨破坏区。瘤体穿刺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2 0ml后 ,瘤体张力无明显改变。血性液体细胞学检查未见瘤细胞。左上颌骨肿物行穿刺瘤腔造影 :造影剂于瓦氏位呈类三角形影像 ,于肿物内缓慢弥散。X线 :左上颌骨前壁、外侧壁、上壁及颧骨被肿物侵犯 ,后壁、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瘤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瘤钼靶X线表现。结果:乳腺浅层脂肪瘤4例,腺体间脂肪瘤3例,腺体后脂肪瘤2例。6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病灶以均低密度为主,且边界清楚,其中2例可见分支状钙化;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结论:乳腺脂肪瘤的钼靶摄影具有比较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病史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潘守虎  沈国鑫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6,5(5):270-270,274,F003
女,32岁,农民。12年前自觉全身关节酸痛,近年来症状逐渐加重,而来院就诊。体检:发育正常,心肺(一),第三腰椎棘突旁压痛,全身软组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系统)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查屏/片乳腺片、CR钼靶乳腺图像各100份,比较两组照片的满意率、废片率、检出率和投照剂量。结果:普通钼靶摄影组的满意率、废片率、检出率分别为78%、2.8%和76%;数字化乳腺摄影组的满意率、废片率、检出率分别为99.7%、0和85%。CR系统仅用常规摄影剂量的1/5—1/10。结论:利用CR成像系统与钼靶摄影机的结合可以实现乳腺数字化摄影,效果优于普通屏/片摄影,在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方面更具优势,为临床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对外观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进行盲目的乳房手术,这就要求我们医师对乳房疾病尽可能地作出明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本文收集近几年来我们所见85例108个及1例双侧弥漫多发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分析其钼靶X线表现特征,旨在提高该病的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一类常见病,乳房发生疾病后,病人不仅有身体上的痛苦,而且有精神上的负担。特别是乳腺癌可能缩短病人生命,为了早期发现妇女的乳腺疾病,我院引进了钼铑双靶X线机进行乳腺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