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动脉栓塞期间卵巢动脉返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与卵巢动脉之间的交通特点,防止栓塞剂逆流造成误栓形成永久性闭经。材料与方法:75例子宫肌瘤病人在栓塞治疗前血管造影有22例出现造影剂逆流入卵巢动脉,占29.33%。结果:22例造影卵巢动脉逆流的病人中,子宫肌瘤的平均缩小率为34%,小于患子宫肌瘤而造影中无卵巢动脉返流的平均缩小率47%。4例(18.18%)卵巢动脉部分性栓塞而闭经。其中3例为暂时性(13.64%),1例(4.55%)为永久性。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存在卵巢动脉逆流造成永久性闭经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对宫颈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在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以探讨介入治疗对宫颈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术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宫颈癌标本16例为实验组,术前未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宫颈癌标本14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ⅧR:Ag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ⅧR∶Ag表达于术前行或未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宫颈癌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浆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在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宫颈癌组织的表达较未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抑制宫颈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伴门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潜在预后因子进行研究,并且对比TACE治疗首发癌栓及迟发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临床资料完整、伴有PVTT并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57例,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TACE治疗后局部肿瘤的反应通过mRECIST标准评估.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期.对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以及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完全反应者(CR)1例(1.5%),部分反应者(PR)14例(24.5%),稳定者(SD)20例(35.5%),进展者(PD)22例(38.5%).6、12、18、24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0.8%、29.8%、24.6%、10.5%,中位生存时间为6.8月.在多因素分析中,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动静脉瘘、门脉主干闭塞、局部肿瘤反应均为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多个影响因素都会对PVTT的HCC患者生存时间造成影响,TACE治疗首发癌栓及迟发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在甲状颈干动脉供血所致肺结核咯血中的疗效。方法对33例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以海藻酸钠微球行超选择性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栓塞。结果 33例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1年复发率为6.1%。结论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行超选择性甲状颈干动脉栓塞术可快速有效治疗肺结核咯血,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男20,女12)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作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PVA颗粒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所有32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8例(87.5%),1~3天内咯血停止4例(12.5%),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2例(6%).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VA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疗效及放疗晚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999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收治的735例原发性进展期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Ⅱ期299例,Ⅲ期359例,Ⅳa期77例)采用外照射及192Ir高剂量近距离放疗。全组中位年龄50岁(24~80岁),其中126例患者放疗前接受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103例患者放疗前接受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术(uterine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UAIC),506例患者单纯行根治性放疗(radiotherapy,RT);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四格表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局部控制率(pelvic control,PC)及无远转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es-free survival,MFS)。迟发性放射损伤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肿瘤治疗研究协作组(RTOG/EORTC)分级标准评价,并采用二项分类回归法分析迟发性放射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总的1、2、5、8年DSS分别为94.5%、82.1%、50.2%、30.7%;与放疗组生存率比较,动脉灌注化疗组较好(P=0.187),动脉化疗栓塞组最差(P=0.010)。动脉灌注化疗组、动脉化疗栓塞组1、2年DSS较放疗组稍高(所有P>0.05),但随着放疗后时间的延长,动脉化疗栓塞组患者的5、8年DSS急剧降低(所有P=0.001)。比较三组患者PC及MFS,动脉灌注化疗组最好,动脉化疗栓塞组最差,但差异均不明显(P>0.05)。动脉化疗栓塞组、动脉灌注化疗组、放疗组并发症比较,迟发性小肠损伤(P=0.961)及迟发性直肠损伤(P=0.968)发生率相近,动脉化疗栓塞组迟发性膀胱损伤发生率高2倍以上(11.1%vs.4.8%vs.4.2%,P=0.008)。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与迟发性膀胱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OR=2.869,P=0.011)。结论根治性放疗前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提高进展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却显著降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是膀胱迟发性放疗损伤发生的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病,以往该病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采用经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症1-2,取得了显著效果。我院应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48例,均随访1年以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经药物保守治疗1~3年疗效不佳或无效的4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TUAE治疗。年龄28~47岁,平均40.2岁,临床表现均伴有继发性痛经1~5年,并呈进行性加剧,月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由妇科检查和彩超表现(部分患者加行MRI检查)结合病…  相似文献   

8.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附2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2例子宫肌瘤患者,伴有月经量增多、尿频、腹部坠胀感和腹部肿块等,采用500-700μm聚乙烯醇(PVA)微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22例中插管成功栓塞的有21例,占95.5%。15例经量增多的患者子宫出血明显减少(100%),其中1例完全没有月经,8例患者与肿块有关的症状均明显缓解(100%)。B超复查肌瘤缩小率达50%-92%,22例中无一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有症状性的子宫肌瘤是有效的。,研究证明此疗法可替代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先后行肝动脉MSCTA和DSA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利用CT的容积再现技术建立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以肝动脉DSA图像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了肝动脉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结果: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与DSA在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清晰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癌的供血动脉。结论: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能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栓塞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栓塞术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在局麻下对68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内化疗术及碘化油栓塞术治疗。其中按FIGO临床分期(2003年)标准:IIa期13例,IIb期34例,III期15例,IV期6例。其中鳞癌63例,腺癌5例。结果:全部患者介入术后阴道排液或出血均有缓解,其中63例成功手术切除了肿瘤,手术成功率达93%。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术前经导管动脉内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栓塞术,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肿瘤的手术成功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子宫动脉介入栓塞与PICC静脉用药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 研究入选98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动脉介入组(A组53例)与静脉用药组(B组45例),前者通过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并栓塞实施术前化疗,后者通过PICC实施术前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术后随访24个月,对比远期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 ①术前化疗结束后14 d,两组患者瘤体均明显缩小,A组化疗后瘤体平均最大直径显著小于B组;两组化疗疗效构成不同,动脉介入组总体有效率高于静脉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损害等,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引起的邻近器官损伤为介入化疗特有不良反应.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DDP+TAX方案较之PICC静脉用药方案能提高近期疗效,更有利于实施宫颈癌根治手术,但要注意对邻近非靶向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多支供血动脉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肺癌动脉介入治疗中发现存在多靶血管情况的51例病例,并对此组病例结合其临床、影像资料及治疗情况,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1例多靶动脉供血的肺癌患者中(2支者45例,3支者3例,4支者3例),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各分支、心包动脉等均可参与肺癌的供血,而且供血有一定特点:多支支气管动脉均对肿瘤及淋巴结供血者中,中央型肺癌比例较高;周围型肺癌存在患侧支气管动脉对肿瘤及部分淋巴结供血而对侧支气管动脉提供部分纵隔及对侧肺门淋巴结血供的情况;肋间动脉参与肿瘤供血以中央型肺癌为多;锁骨下动脉属支参与肺癌供血者中多为上叶病灶,其中以胸廓内动脉参与机率最高,这其中多为中央型肺癌;心包动脉及心包膈动脉可参与下叶肺癌的供血;肺癌伴肺内转移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对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多动脉供血;在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后可形成新生供血动脉,特别在栓塞治疗后。结论肺癌的体循环介入中可呈多靶动脉性,并具一定特点。肺癌的动脉介入治疗应尽量找到所有供血血管,以完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后的病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介入化疗栓塞后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蛭活检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Ⅱb-Ⅲa患者20例,进行介入治疗1-3次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癌灶的病理变化结果20例宫颈癌中15例Ⅱb期、5例Ⅲa期经1-2次术前介入化疗加检塞。所有Ⅱb期患者及4例Ⅲa期最后均成功施行宫颈癌根治术。1例Ⅲa期因疗效不明显改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手术后标本后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漫润及坏死组织。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检塞可缩小并软化宫颈局部癌灶。减少痛灶的出血、改变肿瘤分期并顺利进行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14.
Cervical carcinoma, although largely preventable,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cancers worldwide. Early-stage disease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urgery alone, and women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treated with radiation and concurrent weekly cisplatin at a dose of 40 mg/m2 for six doses. For women with advanced,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disease not amenable to local resection or radiation, however, few treatment options exist. In this subset of patients, palliative cytotoxic chemotherapy is playing an ever-increasing role.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opotecan and cisplatin has been shown to prolong survival in this setting and although the benefi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is modest, there has been no decrease in quality of life when this doublet is compared to single-agent cisplatin. Newer innovative agents are needed to treat metastatic and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化疗药物及超液化碘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确诊的60例PHC随机分2组,治疗组(A组),30例,采用三氧化二砷20 mg、卡铂300 mg、丝裂霉素10 mg及超液态碘油适量行TACE术,对照组(B组),30例,采用卡铂30...  相似文献   

16.
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常规进行阴道窥器检查,发现有子宫颈异常者,应争取进行阴道镜下或肉眼直视下细胞学涂片检查。异常宫颈细胞学应重复进行阴道镜检查,高度怀疑癌变,应在阴道镜下活检。CIN者定期阴道镜和子宫颈细胞学随访。原位癌者终止妊娠并完成手术治疗;早期或中期妊娠的Ⅱb期前浸润癌,终止妊娠并手术治疗,32~36周者可观察2—4周后行剖宫产同时手术;Ⅱb期以上者一律放弃本次妊娠.先行体外放疗,待胎儿流产后再继续体外或腔内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血脂、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50例患者愿意接受HRT作为实验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Kupperma评分评价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性激素、血脂、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Kupperma评分、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血脂水平、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T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实验组Kupperma评分明显下降[(11.47±5.12)分与(20.46±7.52)分,t=7.262,P<0.001],性激素检测中,实验组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39.26±7.43)ng/L与(13.78±7.52)ng/L,t=12.345,P<0.001],卵泡刺激素[(34.25±7.61)U/L与(62.18±19.12)U/L,t=8.245,P<0.001]、黄体生成素[(20.31±6.25)U/L与(35.08±6.27)U/L,t=5.452,P=0.004]水平明显下降;血脂水平、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2±0.33)mmol/L与(1.34±0.26)mmol/L,t=4.592,P=0.008]、碱性磷酸酶[(66.21±25.75)U/L与(46.88±9.06)U/L,t=5.912,P=0.001]水平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8±0.43)mmol/L与(2.87±0.78)mmol/L,t=4.265,P=0.012]、总胆固醇[(4.02±0.45)mmol/L与(4.23±0.91)mmol/L,t=5.761,P=0.00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乳房肿痛(3例)、体质量增加(2例)、出血(1例)、身体疼痛(4例)、呕吐(4例)等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与对照组(2、1、2、3、1例)比较差异均无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HRT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能显著改善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围经期综合征,且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宫颈癌的复发风险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肝癌介入超声微创疗法临床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预后很差,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受限因素较多,仅10%~40%患者可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近半数病例2年内可出现复发,小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也高达43.5%。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可随肿瘤复发反复使用的肝癌微刨治疗技术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癌介入超声治疗作为一项肿瘤原位灭活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并发展出了10多种有效疗法。根据治疗机理的不同,肝癌介入超声微刨疗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超声引导肿瘤间质介入疗法,包括化学溶液注射(无水乙醇等)、热疗(射频、微波消融等)和冷冻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中切除卵巢的宫颈癌病例90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Ⅰ~Ⅱ期宫颈癌的卵巢转移率为0.8%,其中鳞癌为0.4%,腺癌为2.1%,腺鳞癌为5.0%(P〈0.001)。7例卵巢转移以单侧为主,均为镜下转移,转移灶主要位于卵巢门。单因素分析显示,卵巢转移与组织学类型、颈管深肌层浸润、宫体侵犯、宫旁侵犯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P=0.039)、颈管深肌层浸润(P=0.048)、宫旁侵犯(P=0.001)是宫颈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Ⅰ~Ⅱ期宫颈癌中,腺癌、腺鳞癌的卵巢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血行转移可能是卵巢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若组织学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颈管肌层浸润≥1/2或宫旁侵犯,保留卵巢须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