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特征性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FNH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曾行超声造影检查的FNH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12例FNH患者,88例病灶呈低回声,16例呈高回声,8例呈等回声;CDFI于31例病灶内探及轮辐状血流信号,35例探及短线状血流信号,42例探及点状血流信号,余4例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于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表现为"高-高-高"增强49例,"高-等-等"增强44例,"高-高-等"增强9例,"高-等-低"增强9例,"高-低-低"增强1例。其中62例离心性增强,59例出现轮辐状动脉,52例中央可见呈纵行短线状或星芒状瘢痕。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32.14%(36/112),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89.28%(100/112)。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对FNH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例FNH的超声造影资料,并与CT增强或MRI进行了比较.结果 CEUS能够优于CT或MRI连续观察病灶的动脉相、门脉相、实质相、延迟相的声像图变化,观察到FNH的典型表现动脉相由中心呈轮辐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延迟相持续增强,部分病例可有中央星状瘢痕.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新的时相划分对于FNH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EUS)与对比增强CT(CECT)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对13例患者的18个病灶进行检查,并对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的增强模式、中央瘢痕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例18个病灶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的动脉期主要表现均为全瘤显著强化,分别为14个(14/18)和15个病灶(15/18),超声造影中另4个病灶呈轮幅状离心性强化(4/18)。门脉期两者主要表现为不低于肝实质回声(密度)。FNH大病灶组(10个病灶,直径≥3cm)病灶的中央瘢痕在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CT中较易被发现(4/10,5/10),但小病灶组(8个病灶,直径〈3cm)病灶的中央瘢痕较难发现(0/8,1/8)。结论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及病灶中央瘢痕检出率与对比增强CT的检出率高度一致,超声造影还可实时动态反映FNH的血流灌注过程。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在肝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在肝内增生性病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和肝结节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NRH)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所有12例病例包括10例FNH,2例NRH,均行CEUS,并应用时间一强度曲线,得到病灶内和肝实质的增强模式曲线图。 结果10例FNH有11个病灶,CEUS表现:动脉相11个(11/11)病灶表现为高增强,其中3个(3/11)病灶表现为典型的离心型轮辐状强化;门脉相11个(11/1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延迟相有6个(6/1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5个(5/11)病灶表现为高增强。2例NRH有2个病灶,动脉相表现为高增强,其中1例为离心型轮辐状强化;在门脉相、延迟相均为等增强。 结论CEUS可明显提高肝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5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307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造影对FNH的诊断效能,并总结不典型FNH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结果 205例患者(307个病灶)中31例(34个病灶)确诊为FNH。其中31个FNH病灶超声造影表现"高-高-高"或"高-高-等"的典型增强模式,另外3个FNH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高-低-低"及"等-低-低"的类似恶性病灶的增强模式。超声造影诊断FNH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1.2%、97.2%、91.2%、97.2%及96.2%。结论超声造影对FN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少数不典型增强病灶的诊断,需结合肝炎背景、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及其他影像学资料,必要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2014年6月-2016年3月对205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07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CEUS诊断FNH的诊断效能,并着重总结不典型FNH病例CEUS增强特征。 结果: 205例307个病灶中共161例213个病灶获得病理诊断,其中31例确诊为FNH共34个病灶,CEUS诊断FNH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1.2%(31/34)、97.8%(175/179)、88.6%(31/35)、98.3%(175/178)及96.7%(206/213)。其中3个FNH病灶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呈高或等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的恶性病灶不典型增强特点。 结论:CEUS对FNH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少数不典型增强病灶的诊断, 需结合肝炎背景、AFP及其它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应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局限性结节状增生(FNH)在超声造影中的增强模式及中央瘢痕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44例肝FNH患者的44个病灶进行检查,分为小病灶组(直径〈3cm,n=25)及大病灶组(直径≥3cm,n=19),对病灶在超声造影的动脉期增强模式、中央星状瘢痕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动脉期增强模式:小病灶组有18例(72.0%,18/25)、大病灶组有14例(73.6%,14/19)于动脉早期呈轮辐状离心性强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病灶则均为全瘤迅速强化。中央星状瘢痕:小病灶组于延迟期发现4个低增强中央瘢痕(16.0%,4/25),大病灶组可见10个低增强中央瘢痕(52.6%,10/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FNH动脉期轮辐状离心性强化的检出率均较高。低增强中央瘢痕在大病灶组检出率较高,但在小病灶组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增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6~2009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FNH患者共14个病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8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4个病灶行增强CT检查。结果 14个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5个病灶(5/14,35.71%)内有轮辐状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平均为(0.59±0.19)m/s,阻力指数平均为0.46±0.16。超声造影显示5个病灶(5/8,62.50%)出现动脉期早期迅速全瘤强化,其他3个病灶(3/8,37.50%)呈轮辐状离心性快速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回声稍高于肝实质或与肝实质等回声,有2个病灶(2/8,25.00%)于延迟期见低回声中央星状瘢痕。增强CT显示4个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动脉期显著均匀性强化,门脉期强化接近于肝实质密度,有2个病灶(2/4,50.00%)于动脉期及门脉期见低密度星状瘢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这3种方法结合可大大提高FNH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病理特点,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提高FNH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共28个病灶)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FNH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与其病理特点进行对照。结果:25个病灶在平扫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3个病灶在平扫T1WI及T2WI上均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所有28病灶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稍高、等或稍低信号,其中12个病灶可见中心纤维瘢痕延迟强化。FNH组织病理上表现为富血供的实质性肿块,肿物内部组织较均匀,没有异型细胞,中心可见纤维瘢痕。结论: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很好的反映FNH的组织病理及血供特点,能为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肝局灶性结节件增生(FNH)患者共36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常规超声表现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 36个病灶多为低回声,39%(14/36)病灶周围见低回声环.65%(20/31)病灶内显示特征性的星状或轮辐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后动脉相观察到3种增强形式:整体型增强28%(10/36),泉涌状增强44%(16/36)和放射状增强28%(10/36).超声造影中搬痕出现率17%(6/36),而对照病理标本瘢痕检出率为40%(6/15).若以超声造影出现其中一种征象(泉涌状增强、放射状增强或瘢痕)作为FNH的诊断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FNH的符合率达78%(28/36),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28%,10/36).结论 超声造影对诊断FNH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