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5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分为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21例)3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查,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ROI内应变均值。结果 各组间超声弹性成像图表现有不同特点。弹性成像ROI内应变均值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脂肪肝程度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方法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轻度、中度、重度3组合计77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查,并按照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给患者评分。结果:①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增加。②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方法与传统超声方法在脂肪肝分度上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33)。③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脂肪肝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1%、9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较客观评价脂肪肝分度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肝穿刺活检确诊,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对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测算两组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参数。结果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诊断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95.45%,准确度为95.00%;研究组平均相对应变值低于对照组,蓝色面积百分比、对比度、偏度、复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可为肝脏纤维化程度诊断及鉴别提供较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弥散定量技术中蓝色区域面积百分比(AREA%)对不同功能状态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07例经临床确诊的HT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HT甲亢组、HT甲功正常组、HT甲减组,另选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经常规超声扫查后,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感兴趣区域的 AREA%,进行组间和组内差异性比较并进一步分析 AREA%与 HT 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桥本甲状腺炎患者 AREA%为(13.54±6.56)%,对照组AREA%为(3.4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 甲亢组、HT 甲功正常组、HT 甲减组的AREA%分别为(7.55±3.91)%、(11.41±3.91)%,(19.22±5.28)%,各组间AREA%有统计学差异(P<0.05)。AREA%与不同功能状态HT的相关系数r=0.851(P=0.001)。结论 HT患者不同甲功时期甲状腺硬度不同,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能够较敏感地发现并无创、定量评估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120例肝硬化患者,常规超声和RTE检查其肝脏,记录肝脏弹性图像的弹性参数:相对应变值的平均值(Mean)、相对应变值的标准差(SD)、解析区域蓝色面积百分比(%Area)、蓝色区域复杂度(Comp).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与弹性成像评分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三组超声弹性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弹性成像评分与常规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分别为90%、53.3%,准确率分别为86.7%、76.7%,弹性成像评分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弹性成像评分与肝组织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00),对照组、肝纤维组、肝硬化组的Mean依次减小,SD、%Area、Comp依次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E是一项非侵入性检测肝纤维化的新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织弥散定量参数蓝色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评估肝纤维化有无的最佳诊断界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肝穿前均行组织弥散定量参数分析,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组织弥散定量参数蓝色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为0.906 (P=0.000),蓝色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上升而增高.组织弥散定量参数蓝色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诊断肝纤维化有无的最佳诊断界点为18.26%,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6.2%、87.1%.结论 组织弥散定量参数蓝色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为肝纤维化的评估提供了另一种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子宫肌瘤及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组57例,子宫腺肌瘤组39例。应用弹性成像评分法及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对其进行评分及测量,探讨分析上述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评分法诊断子宫肌瘤与腺肌瘤的诊断界值为3分(≥3分为子宫肌瘤),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1.9%、准确度为74%;组织弥散定量分析11个参数指标以蓝色区域面积(AREA%)的诊断为最佳诊断指标,诊断界值为45.02,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63.2%、准确度为70.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腔内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超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宫颈功能不全(CIC)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CIC的18例患者(CIC组)和正常女性20名(对照组),于非孕期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宫颈长度和厚度,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获得11个宫颈弹性特征量值,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 AREA)、复杂度、偏度、峰度、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比较2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对CIC有诊断价值的指标。结果 2组间弹性特征量应变均值、标准偏差、% AREA、复杂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宫颈长度、厚度和峰度、杂乱度、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AERA、复杂度和均等性对CIC具有诊断价值(AUC=0.83、0.82、0.71),其临界值分别为% AERA=34.85、复杂度=20.84、均等性=3.20,其中% AREA敏感度最高(94.74%),复杂度特异度最高(73.0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CIC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相关因素及发生脂肪变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有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6例,肝组织中脂肪变肝细胞<5%小叶内肝细胞者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共有165例。脂肪变肝细胞>5%小叶内肝细胞者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共有141例。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的差异,对肝脂肪变可能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对肝脏炎症、纤维化的影响。结果高体重指数和男性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细胞脂肪变的危险因素,脂肪变的程度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无相关性(χ2=6.374,P=0.605和χ2=8.428,P=0.3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主要与高体重指数及男性相关,肝脏脂肪变并不加重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组(21例)、肝纤维化组(57例)及肝硬化组(13例)三组患者均行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并将所取得的12个组织弥散定量参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2个参数中除峰度(KURT)、相关性(CORR)外,三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KURT外,其余参数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其中以应变均值(MEAN)、蓝色区域面积比(%AREA)及弹性指数(LF)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634、0.620、0.619;以%AREA、LF及MEAN区分正常组与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13、0.832;区分正常组+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36、0.928。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有助于区分正常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患者,其中以MEAN、LF及%AREA与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最高,对区分慢性肝病各阶段方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UE)探讨双侧精索静脉曲张(VC)引起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硬度改变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7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组)分为Ⅰ级(20例)、Ⅱ级(29例)、Ⅲ级(8例)3个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查,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感兴趣区域(ROI)内应变均值.精液则做常规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睾丸组织应变均值升高(P<0.05),而精子密度则降低(P<0.01).VC组内比较,随着VC级别的递增,双侧睾丸组织应变均值逐渐增高,而精子密度则渐降.相关分析显示,VC组睾丸组织应变均值与精子密度呈负相关(r=-0.773,P<0.05).结论 睾丸组织应变均值可作为评价VC患者睾丸组织硬度并预测VC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应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感兴趣区域(ROI)的大小、位置对弹性测值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患者共104个乳腺占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将ROI置于病灶中心部位,大小设置为整个病灶大小、2/3病灶大小、1/3病灶大小。②将ROI设置为1/3病灶大小,分别置于病灶上1/3,中1/3和下1/3。③将ROI设置为1/3病灶大小,分别置于病灶同一深度的左1/3,中1/3和右1/3;应用上述三种方法对每一个乳腺占位均进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得到该占位的11个弹性特征量。结果11个弹性特征量在上述3组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取样框的大小、位置对乳腺占位组织弥散定量分析的弹性测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弹性比率值(LSR)在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7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65个乳腺实性病灶(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17个)行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技术检查(TDSI)。在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内及乳腺良、恶性病灶内分别建立面积1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仪器自动生成LSR。结果乳腺良性病灶LSR为(2.30±1.99)%,恶性病灶LSR为(13.66±2.40)%,恶性病灶的LSR大于良性病灶(t=2.95,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乳腺实性病灶的一种简单快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LSR通过评估乳腺病灶硬度为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增加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无创定量评价NAF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NAFLD患者应用ARFI技术对肝脏的实时超声弹性进行测量,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肝脏的ARFI测值与肝脏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不同脂肪变性和小叶内炎症程度间ARFI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为S0~S4期的ARFI测值分别为(1.18±0.28)m/s,(1.25±0.31)m/s,(1.44±0.52)m/s,(1.54±0.50)m/s和(1.86±0.73)m/s,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ARFI测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P<0.001).ARFI技术诊断NAFLD肝纤维化S≥1,S≥2,S≥3和S=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714、0.765和0.853.结论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较准确的无创定量评价NAFLD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及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46例,其中移植肾肾功能稳定者26例归为稳定组,发生CAN且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20例归为CAN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测定及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分析组间差异。结果:CAN组UE声像图表现为:锥体及肾柱部分大部分呈绿色并点状蓝色镶嵌,皮质呈大部蓝色或全部蓝色;稳定组UE声像图表现为:椎体及皮质可见均匀分布的绿色,肾周脂肪及弓形动脉呈带状红色。5分法评分结果显示稳定组患者评分均在2分或2分以下,CAN组评分均在2分以上,其中3分及3分以上占80%;CAN组髓质与皮质B/A比值、皮质AREA%大于稳定组,MEAN值小于稳定组。结论:UE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CAN的诊断,有望为临床移植肾术后监测肾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便捷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和超声诊断参数在脂肪肝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 2021年3月1日于我院确诊为脂肪肝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根据肝脏常规检查(肝脏大小、肝实质回声)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病情程度评估,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4)、中度组(n=44)和重度组(n=24),分别比较4组BMI、皮下脂肪层厚度、肝组织声速值、肝脏硬度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一致性,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BMI、皮下脂肪层厚度、肝脏硬度值依次增加,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肝组织声速值依次降低(P < 0.05),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肝组织声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7,P < 0.05);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对于轻、中度脂肪肝区分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总变异χ2=298.25,线性回归分量χ2=203.47,偏离线性回归分量χ2=91.43,P < 0.05)。  结论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和超声诊断脂肪肝一致性良好,但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更精细区分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RTE)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同病理分期的肝纤维化患者224例,应用RTE评分标准将患者分级,对比其与病理检查分期的相关性,并界定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RTE评级的分界点.结果 肝脏RTE分级为F0、F1、F2级的患者,病理分期多为纤维化(S0、S1、S2、S3)(P<0.05);RTE分级为F4级的患者,病理分期多为肝硬化(S4)(P<0.05);RTE分级为F3时,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E评分方法与病理分期方法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时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16).结论 RTE可作为较客观地评价肝纤维化分期的辅助检查方法;此外,乃级可认为是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分界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灶大体标本不同区域与弹性成像图相应区域问的关系,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微波消融组织病理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单导水冷2450MHz微波,作用功率50w,作用时间200s,消融离体猪臀部肌组织,消融前、消融后即刻行静态超声弹性检查,分别测量弹性图的蓝色区及蓝色区+绿色区大小。消融后测量大体标本灰白色+灰粉色区及灰白色区大小。大体标本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消融区域组织细胞变化,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大体标本测值及镜下检查结果同弹性图相应测值。结果共进行了30次微波消融,形成30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最终均能获得满意的弹性成像图。消融后消融灶剖面大体观呈以天线为长轴的椭圆形,由中心向外依次分为:棕黄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完全破坏、崩解;灰白色区,硬而致密;光镜下肌细胞凝固性坏死;灰粉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细胞问水肿。消融后,弹性图像显示消融灶呈椭圆形,中心为较均匀蓝色,周边呈宽度较均匀一致绿色,与周围混杂颜色的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弹性图蓝色区+绿色区(灰白色区+灰粉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50±0.289)、(2.773±0.264)、(2.223±0.229)cm,大体标本总消融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68±0.277)、(2.668±0.337)、(2.291±0.378)cm。2种方法长、宽、高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8、1.994、1.078,P均〉0.05),且有相关性(r=-0.86、0.69、0.62,P均〈0.01)。弹性图蓝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307±0.231)、(2.260±0.269)、(1.827±0.271)cm,大体标本灰白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280±0.273)、(1.980±0.373)、(1.840±0.297)cm。2种方法长、高测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76、0.238,P均〉0.05),且有相关性(F0.76、0.71,P均〈0.01)。结论微波消融后超声弹性图像的蓝色区+绿色区与消融灶标本灰白色区+灰粉色区(凝固性坏死区+水肿区)相对应,蓝色区与灰白色区(凝固性坏死区)相对应,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初步反映组织的热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