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廖莲秀  卢红柳 《吉林医学》2011,32(14):2870-2871
目的:探讨术前口腔护理对胃肠道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口腔护理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口腔护理组术前进行特殊口腔清洁护理,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结果:口腔护理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口腔护理组咽试子阳性、咽痛、咳嗽、咯痰发生率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口腔护理组咽痛、咳嗽、咯痰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术前特殊口腔护理是预防胃肠道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ICU收治的12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d以上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口腔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1周、2周、2周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口臭、口腔残留、牙菌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整形术前准备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敏  黄建琼  吴直惠  郑江 《四川医学》2003,24(6):622-622
目的 探讨整形术前处理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318例整形病人不同术前处理的治疗反应。结果 318例病人中,经术前难备289例,感染发生10例,未经术前准备29例,感染发生4例。结论 术前局部的消毒处理及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全身使用对预防术后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与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发展的联系?方法:选取2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两组:A组(VAP组),B组(对照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即刻(T1),体外循环后20 min(T2),体外循环后40 min(T3),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4)采集所有患者左心房血液,利用流式细胞术法观察粒细胞TLR4的表达变化?同时分析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中体外循环手术情况,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状况?结果: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T3?T4时间点左房血粒细胞TLR4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结论:长时间体外循环通过激活TLR4促进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怡  袁月环  刘敏 《海南医学》2013,24(6):927-928
目的观察术前肠道准备降低腰椎术后腹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腰椎术前采用常规预防腹胀的指导;观察组患者腰椎手术前除常规行预防腹胀的指导外,术前晚采用0.2%浓度的肥皂水清洁灌肠或口服2000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术前行肠道准备可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血清中钠离子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82例患者,检测这些患者术后血清中钠离子浓度,并分析导致钠离子含量变化的原因。结果术后有50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血清中钠离子的含量小于135mmol/L),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1.1%(50/82),其中7例患者的低钠血症持续1~3d,30例患者的低钠血症持续4~9d,余13例患者的低钠血症的持续时间超过9d。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正相关,术后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给药时间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负相关。结论低钠血症的出现可能与手术创伤、手术对机体内分泌的刺激和体外循环有关。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纠正低钠血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上应注意纠正术后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8.
陈胜阳 《中外医疗》2010,29(21):186-186
目的本文主要对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以及监测防治措施等有关间题进行阐述。方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表现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临床表现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体外循环术造成的神经损害几乎可影响从大脑皮质至周围神经的任一水平。低温心内直视手术阻断循环后并发心室颤动,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术中停灌或复苏后心搏无力,心排出量低等,均可导致脑缺血缺氧。讨论体外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根据CPB术中有明确的致病因素以及术后恢复清醒时间延长,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时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报告了14例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出血时间在术后24-180d,多数无明显诱因。发生率久占同期病人的0.8%,出血部位分别位工或右基底节区,两侧脑室,大脑半球面、枕、额、颞叶等区域。死亡率为71.4%。存活4例中有2例仍有半侧肢全运动障碍。作者认为脑出血预后凶险,重在预防。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出现的剧烈头痛、烦躁、呕吐及意识改变者应警惕颅人出血可能,早期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严爱丽 《青海医药杂志》2004,34(5):F004-F004
口腔冲洗是口腔手术后经常采用的方法,它以冲洗的方法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高切口、皮瓣及植骨的成活率,术后应用口腔冲洗大大减少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德刚  谢友发  李祥 《西部医学》2013,25(5):765-766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对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83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外术后下呼吸道阻塞后,症状改善,血压、脉搏恢复平稳,动脉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外术后下呼吸道阻塞具有明显的效果,应尽早尽快地运用纤支镜对病情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瓣膜置换患者左心房血液,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例(VAP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例(NVAP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即刻(T1),体外循环开始后20 min(T2),体外循环开始后40 min(T3),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4)采集患者的左心房血液,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中体外循环手术情况,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展状况?结果:两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NVAP组T3?T4时间点左心房血液中IL-10表达水平以及IL-10/TNF-α比值明显高于(VAP)组(P < 0.05)?同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体外循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IL-10的表达升高可显著减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36-38+44
目的分析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130例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65),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联合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症状改善时间(咳嗽、发热、咽痛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4%vs 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1±3.20)mg/L vs(12.20±3.41)ng/L,P0.05;(5.61±1.22)μg/L vs (5.82±1.41)μg/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20±1.00 vs 7.52±2.10),P0.05; 1.41±0.31 vs 2.32±0.43,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咽痛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1.68±0.24)d vs (2.53±0.37)d,P0.05;(1.26±0.13)d vs (1.94±0.07)d,P0.05;(1.44±0.36)d vs(2.74±0.63)d,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8%、4.6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能够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外科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外科手术患者7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心外科手术患者的随机分组。 A2组(对照组379例):给予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379例):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 A1组心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83%,A2组为64.12%,A1组手术患者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心外科手术患者,临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完成手术后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郑洪  常业恬  邹定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094-1097,11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艾司洛尔(esmolol)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心脏复苏的影响,并观察其对CPB前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esmolol组(Esm组)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持续输注Esmolol 100μg/(kg·min)直至开放主动脉后1 min,并于CPB机内预充esmolol 1 mg/kg.对照组(Contr组)输入等容量的复方氯化钠液(Ringer's).记录用药后15 min内病人的血压、心率与中心静脉压;记录心脏复跳方式、停CPB后血压平稳时多巴胺的维持剂量,于术前、停CPB后血压平稳时抽中心静脉血测其血氧饱和度(ScvO2);于术前及复跳20 min测血浆香草扁桃酸(VMA)浓度;于术前及术后12 h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结果 用esmolol 15 min内两组病人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区别;两组病人复跳20min后血浆VMA高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术后12 h血浆CK、CK-MB均高于术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复跳方式差异无显著性;停CPB后血压平稳时Esm组多巴胺的维持剂量小于Contr组(P<0.01),Esm组ScvO2高于Contr组(P<0.01).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洛尔100μg/(kg·min)能改善心脏复苏的质量,且对CPB前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匹多莫德治疗3个月)和对照组(不使用免疫调节剂)各75例。对两组患儿随访1年,统计并比较两组在随后1年中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各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显著降低。停止匹多莫德口服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在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对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日茂  罗万俊  李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80-382
目的 研究氨茶碱在体外循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的作用.方法 36例体外循环患儿,随机分两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静脉注射氨茶碱和生理盐水.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尿量.分别测量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结束后1、6、8、24h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体外循环前,鱼精蛋白后1、2、5min,体外循环后60min气道峰压.结果 氨茶碱组术后24h尿量,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气道峰压高于氨茶碱组.结论 氨茶碱有良好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精口服液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精口服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IRRI)的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IRRI随机分为2组:I组32例用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另1组30例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结果 ①两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同组CD3、CD4、CD4/CD8、IgG及IgA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黄芪精口服液能增强IRRI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生成,减少IRRI的复发。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纵向干预实验,探讨牙周感染是否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并伴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24h内完成一次性牙周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2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两组患者在接受牙周治疗后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统计学分析牙周干预治疗6周后,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6周后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低于对照组,牙龈退缩水平(GR)数值高于对照组,牙周炎症的控制和好转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LI、BOP、PPD数值下降,GR和CAL数值与基线水平组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7.11%,P<0.01.实验组的咳嗽、咳痰以及症状发生率合计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牙周感染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之一.牙周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牙周状况,降低该类患者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以及咳嗽和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