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粪和肝组织中的环氧司坦浓度。采用YWG-C(18)H(37)柱,甲醇-0.5%四甲基乙二胺缓冲溶液(80:20,V/V)为流动相,内标为甲基睾丸素,UV检测波长254nm。血浆样品用环己烷-异丙醇(97:3,V/V)提取,色谱峰分离完全,方法线性良好,r=0.9998,提取回收率为77.0±5.8%,方法回收率88.0±5.6%,日内RSD为0.65%~0.78%,日间RSD为2.02%~3.77%;胆汁、尿、粪、肝组织的r值分别为0.9997、0.9998、0.9996、0.9998,其平均回收率为68.55±5.7%、88.17±4.27%、92.17±1.09%、81.55±1.46%。用本法测定大鼠灌胃(ig)环氧司坦50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并报道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2.
奥拉西坦在大鼠和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ORC)在大鼠和小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ORC浓度, 在大鼠和小鼠进行其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排泄试验。结果: 大鼠灌胃给ORC 100,200和400 mg.kg-1后表明, 本品po吸收速率快,达峰时间短,药物自血清消除较快。小鼠1次ig给药100 mg.kg-1后,80%以上药物在给药后3 h内由消化道消失;药物吸收后能分布到各种组织脏器, 给药后36 h累计尿排泄原形药物量约为药物剂量的80%; 蛋白结合率低,平均结合率为10.5%。结论: 奥拉西坦是一吸收快、消除快、主要以原形药物由尿排泄、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建立厄多司坦血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口服厄多司坦分散片或胶囊600 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以 Luna C_(18)(2)(150mm×4.6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醋酸钠(冰醋酸调 pH 至6.8)(5:95)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6 nm,测定厄多司坦血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本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01μg·mL~(-1),在0.01~3μg·mL~(-1)(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浓度日内、日间 RSD 均小于5%。厄多司坦分散片和胶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t_(1/2)分别为(2.478±1.206)h 和(2.603±1.282)h,T_(max)分别为(1.163±0.424)h 和(1.413±0.424)h,C_(max)分别为(1.419±0.385)μg·mL~(-1)和(1.594±0.558)μg·mL~(-1),AUC_(0~12)分别为(3.416±1.037)μg·mL~(-1)·h 和(3.433±0.910)μg·mL~(-1)·h,AUC_(0~∞)分别为(3.492±1.044)μg·mL~(-1)·h 和(3.523±0.912)μg·mL~(-1)·h。结论: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快速,适用于厄多司坦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厄多司坦两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6.
7.
艾普斯特在大鼠和犬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艾普斯特(epristeride)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结果 大鼠po epristeride 10,20和40 mg.kg-1后,3个剂量的血清药物浓度出现明显双峰。Beagle犬po 10 mg.kg-1后血药浓度未出现明显双峰。 大鼠po 20 mg.kg-1后3 h, 大部分组织中含量高于药后6 h含量; 药后24 h内尿和粪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0.09%和42.9%, 12 h内胆汁排泄的主要为代谢产物, 原型药物仅为给药量的0.14%。本品蛋白结合率为92.3%。结论 Epristeride在10~40 mg.kg-1范围内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Cmax, AUC均与剂量呈正相关。药物在组织脏器中分布广泛, 主要经粪和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8.
福多司坦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福多司坦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2人,男女各半,分别单剂量口服福多司坦片600,400和200 mg;中剂量组受试者单次口服福多司坦400 mg后,经过1周清洗期,再每日3次,每次400 mg,连续服药5 d。测定血浆中福多司坦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高、中、低3个单剂量组福多司坦的消除半衰期及体内平均驻留时间相近,AUC0-10 h和Cmax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男性受试者的Tmax,Cmax和AUC均小于女性受试者,T1/2均大于女性受试者。统计学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间Cmax和AUC的差异与性别无关,而与体重有关。中剂量组多次给药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4.1±0.8) μg·mL-1,消除半衰期为(2.5±0.4) h。结论剂量在200~600 mg时,福多司坦在健康受试者体内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多剂量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依帕司他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例健康志愿者按50mg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依帕司他(Epalrestat)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多剂量给药方案按q.8h共服药10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测定依帕司他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按两室模型拟合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单剂量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2.25±0.95h,Cmax4104.91±849.87mg.L-1,AUC13016.6±2865.4mg.h.L-1,T1/2b1.11±0.35h.多剂量给药达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2.00±1.03h,Cssmin146.24±54.50mg.L-1,Cssmax4769.99±897.86mg.L-1,Cavg1789.03±416.04mg.L-1,AUC14689.5±3472.3mg.h.L-1,T1/2b1.21±0.26h.依帕司他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和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按50mg,q.8h方案给药,药物在体内基本没有蓄积,性别对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片(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4名中国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500,l000,15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乙拉西坦片低,中,高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14.42±3.51),(26.73±6.22),(38.44±8.75)μg.L-1;Tmax为(1.31±0.58),(1.44±0.61),(1.19±0.51)h;t1/2为(6.19±1.18),(5.75±1.22),(5.87±1.55)h;AUC0-t为(130.43±23.43),(220.63±42.82),(316.93±76.58)μg.h.L-1。结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的Cmax和AUC显示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受试者服用左乙拉西坦片500,l000,1500 mg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蒿苯酯在大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鼠ig蒿苯酯后吸收迅速,其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SPLI非房室模型统计矩计算结果表明,3剂量组平均驻留时间MRT约在12h,半衰期T1/2约在8h,基本一致。将前8h第一峰血药浓度曲线用3P87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室模型。大鼠ig蒿苯酯后2h药物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6h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很低。ig蒿苯酯后主要经尿排出,48h经粪尿累积排出70.4%。蒿苯酯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0%。提取物形式的鉴别结果表明,大鼠ig蒿苯酯后血中以蒿苯酯原型药为主,尿中蒿苯酯及还原青蒿素均有,粪中则以还原青蒿素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麝香酮在大鼠、家兔和狗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麝香酮在大鼠体内的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家兔和狗体内的药时过程则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大鼠、家兔和狗之间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着显著的种属差异,大鼠iv麝香酮12,18和24 mg/kg三种剂量间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iv给药大鼠的T1/2B为118.1~131.2min。家兔和狗的T1/2B分别为24.9和30.0 min,T1/2γ分别为331.9和366.4 min。大鼠、家兔和狗三b种动物的Vss分别为23.0,51.7和7.3 L/kg.Vc分别为2.33,2.13和0.38 L/kg。 相似文献
14.
醋氨己酸锌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醋氨已酸锌(ZAC)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大鼠poZAC吸收迅速,给药后1.5h即可达峰,其后稍快下降。3个剂量组的吸收峰时及半衰期基本一致,T1/2约在1.5h,峰浓度、AUC及CL/F呈剂量依赖关系。ZAC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室模型。组织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服药2h后药物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主要集中在胃、肠;肾、肝、血浆及肺次之;心、脾、脑较低;肌肉、子宫未检出。6h后胃中含锌量稍降,肺中含量变化不大,其它组织的药物浓度普遍明显下降,表明该药在组织中不易蓄积。ZACpo后主要经粪排出,尿及胆汁仅排出少量药物。 相似文献
15.
^3H—茯苓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与液体闪烁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大鼠血液中同位素标记茯苓素浓度,该方法可将血液中原药与其它放射性物质相分离。静注(50mg/kg)后体内过程属于二房室模型,其主要参数:吸收相半衰期为0.323小时、消除相半衰期为1.443小时。口服给药达峰时间为1.214小时,峰浓度为5.149μg/ml,吸收速率常数0.779h~(-1),消除速率常数为0.592h~(-1)。肾脏为主要排泄器官,占全部放射剂量的56.72%,粪便排泄占33.10%,24小时内胆汁排泄占所给剂量的6.86%。通过胆管引流实验证明,茯苓素在动物体内存在肠肝循环,静注后组织中的放射剂量以肝、肾、肺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头孢噻肟在实验性糖尿病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四氧嘧啶(alloxan)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糖尿病早期对头孢噻肟(CTX)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HPLC方法测定CTX的血药浓度,用计算机计算各项药代参数。糖尿病组动物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T1/2ka和T<>/i>1/2ke无明显差别,提示糖尿病早期不影响CTX的吸收和消除速度。但由于CTX的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大量游离药物进入组织液,可使血中药物总浓度降低。CTX对两组动物肺炎球菌感染的PD50无明显差别,可能与糖尿病大鼠血中游离的药浓度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3H]标记的黄花夹竹桃次甙乙(Neriifolin简称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3H]-次甙乙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5天,分布容积(Vd)为15.3L/kg。药物的主要分布在肝脏、胆汁和胃肠道内。灌胃给药吸收迅速完全,30 min血药浓度即达高峰。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后,放射性主要从粪中排出,尿中较少,排出形式主要是代谢产物。[3H]-次甙乙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为91.7%。结果表明: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一般亲脂性强心甙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