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简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是指由于腹腔内压力增高所致的脏器灌注不足和缺血。腹内压(IAP)增加和继之出现的生理性变化最早于19世纪晚期被提出,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ACS"这一名词,以描述上述症状。腹腔内高压(IAH)和ACS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发病率很高.死亡率接近70%。当一闭合间隔室内的压力增加以致压迫其中的组织时,即导致ACS。ACS不仅会威胁到腹腔内脏器  相似文献   

2.
腹腔内高压(IAH)在危重症患者中很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升高。IAH可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受损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进展可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进一步增加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医师对IAH/ACS的认知度也影响着IAH/ACS的诊疗。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早期监测腹内压,预防IAH发生、发展,早期干预、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腹腔高压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高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演进成致死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肝移植存在导致腹腔高压的多种病理因素,一旦形成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预后极差.本文报道肝移植术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例,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症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症的认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腹腔是一个密闭的腔室,正常情况下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为零或接近零,当某些原因引起IAP异常升高,并对人体各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时,称为腹腔高压症(Intm-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虽然临床上并不多见,但IAH易进展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可引起肺脏、心血管、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多器官的功能损害,甚至引起多器官衰竭(MOF),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的有百余例,病死率高达62.5%~75%,值得引起我们关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多数情况下并发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严重者进展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2月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发性胰腺炎(FAP)除了早期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外常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病情凶险复杂,如未及时减压治疗,可造成致命性的后果,病死率可高达66.7%。近4年来我院共收治FAP合并ACS患者1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常伴有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IAH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等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又称腹间隔综合征 ,国内译名尚不统一 ,掌握其有关知识对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概念的提出ACS由 Kron1980年首次提出。 AC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 ,并影响腹腔内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 ,造成心血管、肺、肾等内脏及腹壁和颅内损害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观察表明 ACS最易累及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其次是胃肠道、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1 ]。2  ACS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正常情况下人体腹腔内压力应为 7.5 mm…  相似文献   

9.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及高病死率而日益受到重视,早期诊断和及时行内科治疗 ACS 是降低 SAP 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此文主要阐述 ACS 的诊断方法及早期内科治疗手段,以期通过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内科治疗来预防 ACS 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 SAP 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06/1999-02,我科共收治5例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5例均为男性,年龄32岁~70岁,其中,重症胰腺炎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肝破裂、右侧血气胸、失血性休克2例,脾破裂、腹膜后巨大血肿、失血性休克1例,重症胰腺炎术后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1例,所有病例手术皆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围手术期足量液体复苏。 1.2 方法 ACS诊断标准:①腹膨胀和腹壁紧张;②心率加快和(或)血压下降;③吸气压峰值增加(>0.83kPa)、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④少尿或无尿,对液体复苏、多巴胺及袢利尿剂(速尿)皆无效。同时具有以上四项特征方可诊断ACS。治疗方法:一旦确诊ACS,立即开腹减压;用3L静脉营养输液袋,根据切口大小整形后,连续缝在皮缘或筋膜缘上暂时性关腹,待出现液体负平衡、膨出的肠管回落腹腔和腹壁水肿消退后,去除开腹减压覆盖假体,清除切口内线头异物,用钢丝减张缝合  相似文献   

11.
腹腔内高压(IAH)与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在临床急危重患者尤其是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较常出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危重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IAH、救治可能出现ACS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该文对IAH与ACS的诊治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高压/腹腔室隔综合征109例的临床资料,按腹内压(IAP)高低分成A、B两组(A组IAP≤35cmH2O、B组IAP>35cmH2O);按是否手术治疗再将A、B两组分为加强治疗亚组和手术治疗亚组,分别比较各亚组的平均住院日、腹腔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A组加强治疗亚组疗效优于手术治疗亚组;B组手术治疗亚组疗效优于加强治疗亚组。结论:腹内压高低应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临床应监测腹内压。  相似文献   

13.
暴发性胰腺炎时腹腔室膈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ntacutepancreatitis,FAP)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中的一种亚型,SAP患者中约25%为FAP,其病死率高达60%,并且治疗无章可循.SAP患者约11%并发腹腔室膈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而FAP时ACS发生率更高,腹腔室膈综合征是FAP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暴发性胰腺炎时腹腔室膈综合征的防治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4.
<正>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展起来的概念;有两个前提,一是腹内高压,二是相关  相似文献   

15.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crly,MODSE)是指老年人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由某种诱因激发,在短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发生障碍与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MODSE同常见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hmction syndrome,MODS)有相似的特点,但其流行病学、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防救治成效方面,均有别于一般的MODS。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在临床上常并发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胃溃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却很少,笔者有幸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临床病例患者马某,男,78岁,主诉:因反复喉间哮鸣音50余年,再发加重一周于2012-01-06在本院呼吸科住院。入院诊断:COPD急性发作期,予以抗感  相似文献   

17.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内容物增多或容积减少而使其内的肌肉和神经缺血,导致肌肉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甚至神经麻痹、肌肉坏死的一列症状。骨筋膜室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ACS )常由骨折引起,早期诊断和治疗往往较及时。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CCS)以剧烈运动后复发性疼痛为特征[1],因此又被称为慢性劳累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CCS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常不伴有骨折,常常被忽视。现将CCS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儿苯丙氨酸与酪氨酸比值的变化,探讨苯丙氨酸/酪氨酸与MODS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MODS患儿(MODS组)和正常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利用反相高效液湘色谱法检测MODS组患儿入院第1、8天时及对照组体检时苯丙氨酸、酪氨酸变化,计算两者比值的变化.结果 MODS组入院后第1天苯丙氨酸高于对照组,苯丙氨酸/酪氨酸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第8天,MODS组苯丙氨酸/酪氨酸仍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第1天(P<0.05).结论 MODS苯丙氨酸/酪氨酸随病情好转而下降,苯丙氨酸/酪氨酸可以为MODS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ODS和MODSE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MODS既往曾被称为多器官衰竭(MOF),经医学家数十年的不断探索,至20世纪90年代,逐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和界限。MOF指多器官功能已完全衰竭,患者生命垂危,这一名词的缺点是未能反映衰竭以前的状态,过于强调器官功能衰竭这一终点,其  相似文献   

20.
王政林 《内科》2008,3(6):988-989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MODSE)是指老年人在器官老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当机体受到休克、创伤、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等诱因激发,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发生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E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