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动脉大血管手术对病人损害大,失血多。患者不仅术前可能合并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而且阻断和开放主动脉会给血流动力学带来剧烈波动,常使麻醉者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2.
大血管手术麻醉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大血管手术对病人损害大,失血多,患者不仅术前可能合并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而且阻断和开放主动脉会给血流动力学来剧烈波动,常使麻醉者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原位切口低温灌注、静脉滴注肌苷及手指间断阻断等3种方法在肾蒂阻断肾血流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实质厚度>1cm的复杂性肾结石共127例,结果肾血流阻断时间均<77min,对患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其中以静脉滴注肌苷阻断肾血流的方法最好。认为单纯静脉滴注肌苷阻断肾血流的方法简单,对患者生理干挠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术中阻断肾血流、保护肾功能的良好方法。并就如何缩短肾缺血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肾实质切开取石时阻断肾血液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采用原位切口低温灌注,静脉滴注肌苷及手指间断阻断等3种方法在肾蒂阻断肾血液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实质厚度〉1cm的复杂性肾结石共127例,结果肾血流阻断时间无〈77min,对患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其中以静脉滴注肌苷阻断肾血流的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5.
一些作者报告,肾去包膜可以逆转肾严重缺血后的进行性间质压力增加,並维持肾血流于接近正常水平。如perry和Wylie阻断肾以上腹主动脉造成肾缺血3小时,结果予先剥除双侧肾包膜的犬存活率为57%,而对照组仅19%。分肾功能测定表明,单侧肾包膜剥除较对侧提高肌酐、尿素和游离水廓清率3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CAP)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IRI)的保护效果。方法 于肾上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min再灌注180min的方法制成双侧ARIRI动物模型,将24只家兔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CAP治疗组(C组)。C组于阻断主动脉前5min静注CAP2mg·kg^-1,继之持续输注15minCAP 0.5mg·kg^-1·h^-1。A、B组以等容生理盐水取代CAP。A组不阻断主动脉血流。动态检测血中BUN,Cr,SOD,MDA,AT-Ⅱ,尿β2-MG变化,以及肾皮质中SOD,MDA,AT-Ⅱ和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在再灌期血和肾皮质中MDA,AT-Ⅱ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1)。血BUN、Cr及尿中β2-MG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0.01),C组光镜下肾小管损伤Paller评分明显低于B组(20.50±7.56vs82.50±16.69,P<0.05)。B组电镜见明显急性肾小管损伤及坏死,而C组肾小管损伤轻微。结论 CAP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ARIRI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输注高渗甘露醇液则细胞外液量增多,肾髓质血流量也增加,从而影响肾血流动力、肾功能和增多尿量。作者为了观察输注高渗甘露醇液对切断左肾50%血流时对腹主动脉压-肾血流(P-RBF)、肾小球滤过率(GFR)  相似文献   

8.
1肾小球疾病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大多数肾小球疾病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在免疫介导的肾炎动物模型和病人,虽然起初的免疫因素早已终止,但因其有效肾单位的减少及残存的肾单位和已有不同程度损伤的肾小球发生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残存的肾小球团已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滤过系数(Kf)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主要通过增加出球小动脉的收缩来增加毛细血管跨膜压[1],从而导致受损肾单位的高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的进行性损害。 轻度到中度的单纯高血压,由于入球小动脉收缩能有效地防止全身性高血压对肾血流…  相似文献   

9.
文综述应用超声多普勒研究尿路梗阻时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尿路梗阻时,肾血流RI升高;梗阻肾与非梗阻肾之间RI差异显著。其诊断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在肾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肾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期提高肾蒂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例肾蒂损伤后联合腹主动脉钳夹阻断术修补肾静脉的病例, 并进行肾蒂损伤诊治及腹主动脉阻断术相关文献回顾。综合讨论肾蒂损伤的诊疗方法及腹主动脉阻断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现状。对腹主动脉阻断术在肾蒂损伤中的实施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本例肾蒂损伤病例救治过程中, 术中探查见术野出血严重, 患者病情危急, 行腹主动脉阻断术, 探查肾静脉破口并顺利修补, 术后成功保留了肾脏, 术后随访3个月, 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术可以有效减少术野出血, 便于修补损伤血管, 严格把握手术指针及阻断时间, 可在肾蒂损伤手术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尤其对于独肾、肾功能不全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滴注肌苷2.0,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十二肋缘下切口,游离肾脏,沿Brodel氏线纵行切开肾实质全层,直视下取石,冲洗。用4-0肠线或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肾盂肾盏粘膜,1-0肠线或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肾实质全层。结果:28例结石一次取净,2例小结石残留,经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1例为肾盂钙化灶。结论:手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适合于肾内型肾盂鹿角形(铸形)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开放血流法在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6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57±11.18)岁;平均肿瘤直径(4.40±0.93) cm;背侧40例,腹侧20例。肾动脉早期开放血流法简要手术过程:①肾动脉阻断下,切除肾肿瘤,缝合肾创面血管及集合系统;②肾动脉解除阻断(开放血流)下,缝合关闭肾外层创缘。结果:60例肾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28例患者采用肾动脉早期开放血流(早期开放血流组),32例患者采用传统肾动脉全阻断(传统全阻断组)。两组肾肿瘤患者基线特征相关指标(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R.E.N.A.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开放血流组和传统全阻断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103.93±29.86) min vs.(105.00±26.27) min]和术后住院天数[(6.35±1.14) d vs.(6.49±1.02)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开放血流组平均出血量多于传统全阻断组[(107.14±28.53) ml vs.(83.44±31.38) ml,P0.01],但两组患者均无输血事件发生。早期开放血流组热缺血时间显著低于传统全阻断组[(14.89±4.21) min vs.(21.84±4.30) min,P0.01]。术后传统全阻断组出现1例出血并发症,两组均无切缘阳性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肾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动脉早期开放血流法,显著缩短肾部分切除术的热缺血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穿刺通道数量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74例单侧肾结石患者MPCNL术前及术后1个月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分析单通道取石(57例)、双通道取石(10例)患者及多通道取石(7例)3组肾内肾辛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间峰值流速(Vmax)及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3组肾主动脉Vmax、S/D、R1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肾段间动脉Vmax、S/D、R1值比较,单、双通道取石组P值均〉0.05,多通道取石组P值均〈0.05,术后肾内血流较术前明显减少;3组肾叶间动脉Vmax、S/D、RI值比较,P值均〈0.05,单通道、双通道MPCNL术后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多通道MPXNL术后肾内血流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单通道、双通道MPCNL能明显改善术后肾脏血流灌注,多通道MPCNL对术后肾脏血流灌注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无萎缩性段间线肾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评价无萎缩性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对41例复杂性肾结石的患,应用常温下间歇性局部阻断肾实质血流作萎缩性肾切取石术。常温下阻断肾血流10min时开放一次肾血流,平均肾缺血时间25min。所有患取石术后肾即有尿液分泌,术后24h肾盂造瘘管引流出尿量850-2000ml,尿液在术后1周内转流,血BUN、Cr均正常,无术后尿瘘及继发性感染和出血,无残留结石。30例随访1-10年,25例未见结石复发,5例结石复发并发尿路感染,该方法无因局部低温和肾蒂阻断后肾缺血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无肾缺血性萎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4种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探讨各术式的优劣。方法:494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按肾血流阻断方式分为4组。开放手术无创钳集束阻断肾蒂组(A组)129例;腹腔镜束扎带阻断肾动脉主干组(B组)203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组(C组)94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分支组(D组)68例。分别统计4组病例,达到"肿瘤切缘阴性、无肾功能降低和无泌尿外科并发症"三个技术指标的占比,对比各组差异。肾功能降低的标准,是术后实测的eGFR,小于用残肾体积估算的eGFR。结果:4组病例,肿瘤RENAL评分分别为9.3、9.2、9.1和9.5(P=0.07);肿瘤切缘阳性率均低于1%。保留残肾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8%、89%、90%和87%(P=0.1),术后实测eGFR比估算eGFR降低,分别为9.5%、11%、4.2%和6.9%(P0.001)。泌尿外科并发症,分别6%、10%、5%和13%(P=0.01)。同时达到三个技术指标,分别为45%、44%、69%和62%(P=0.002)。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血流阻断,单独阻断肾动脉优于集束阻断肾蒂,阻断肾动脉主干优于阻断分支,阻断肾动脉血管夹优于束扎带。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主动脉手术后肾损害的实际发生率,及其与术中RABF和心排血量变化的关系,测定肾下主动脉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肾功能、术中肾动脉血流量(RABF)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对象为接受选择性肾下主动脉手术者19  相似文献   

17.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肾内及切口区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分析肾内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并将区域血流信号分为Ⅰ~Ⅳ级观察. 结果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积水程度相关(P<0.05,r=0.82),手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切口区域则造成短期局限性血流障碍,多表现为Ⅲ~Ⅳ级血流信号,一般3~6个月后逐渐恢复,恢复时间长短与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相关. 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近肾腹主动脉闭塞属于主髂动脉闭塞的极端情况,治疗相对棘手。尽管腔内治疗适用于此类患者,开放手术治疗仍有其适应证所在。本研究分析近肾腹主动脉闭塞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总结经验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7月—2022年5月期间行开放手术治疗的10例近肾腹主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主动脉阻断方式、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并发症、症状缓解程度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420 min,中位手术时间为265 min;术中出血200~1 200 mL,中位出血量375 mL。3例行膈下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其中1例同时行右膝上截肢术;1例行膈下腹主动脉-双髂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同时重建肠系膜下动脉;5例行肾下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1例行腋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并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膈下腹主动脉阻断4例,肾上肾下序贯腹主动脉阻断1例,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例。肾上腹主动脉阻断时间14~20 min,中位阻断时间20 min。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肾功能障碍及人工血管感染发生。10例患者术后双下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症状均消失,双侧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均可扪及。10例患者获随访4~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随访期间桥血管均通畅、吻合口无狭窄、无下肢及肠道缺血表现。结论 近肾腹主动脉闭塞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桥血管远期通畅率高,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应用超声多普勒研究尿路梗阻时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尿路梗阻时,肾血流RI升高;梗阻肾与非梗阻肾之间RI差异显著。其诊断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在家兔肾下主动脉阻断术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肾下主动脉阻断术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阻断组 (B组 )及丙泊酚 (C组 ) ,每组 8只。B、C组肾下主动脉阻断4 0分钟后再灌注 1小时 ,C组于阻断前 10分钟静注丙泊酚 5mg/kg ,继以持续输注丙泊酚 2 0mg·kg-1·h-1至松开前 5分钟 ;余两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测定给药前 (C-10 )、松开前 (C40 )、松开后 1小时 (R60 )血中内皮素 1(ET 1)水平及尿素氮 (BUN)、肌酐 (Cr)、K+ 、Ca2 + 含量 ,记录阻断前、阻断后、松开后尿量并测定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含量。结果  (1)B组再灌注后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阻断前及A组 (P <0 0 5 ) ,C组阻断后及松开后血ET 1较阻断前无明显变化。 (2 )B组R60 时的血浆BUN、血K+ 含量明显高于基础水平 (P <0 0 5 ) ,C组无明显变化。 (3)B组及C组阻断后尿量均明显升高 ,再灌注后B组尿量明显低于阻断前 (P <0 0 5 ) ,B组尿 β2 MG明显高于阻断前及C组 (P <0 0 5 )。结论 肾下主动脉阻断可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障碍。丙泊酚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其抑制ET 1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