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淋巴细胞,以生物热动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免疫活性,并以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板蓝根水提部位、萃后部位具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有机溶剂萃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但其活性不显著。生物热力学方法与常规药效学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淋巴细胞的作用为:萃后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2.
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 3H_TdR参入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①腹腔注射2 5mg/kg,5mg/kg,10mg/kg,20mg/kg天麻注射液12h,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1) ;40mg/kg的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影响。②体外实验0 1μg/ml~100μg/ml的天麻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比较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明显增加 (P<0.05,P<0.01) ;200μg/ml~400μg/ml天麻注射液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800μg/ml天麻注射液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浓度的天麻注射液(腹腔注射2 5~20mg/kg,体外实验0 1~100μg/ml)具有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 ,中等浓度的天麻注射液(腹腔注射40mg/kg,体外实验200~400μg/ml)对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作用 ,而高浓度的天麻注射液(体外实验800μg/ml)则有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苍耳子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NIH小鼠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组和治疗组均注射羊红细胞(SRBC)致敏,治疗组经致敏后以苍耳子水煎剂灌胃,处理4 d后,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提取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后,以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致敏会引起多种蛋白质表达发生变化,而苍耳子可逆转其中部分蛋白质的变化.结论苍耳子可改善由致敏引起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部分蛋白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落地生根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药地生根水浸出液给小鼠灌胃,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结果:高浓度的落地生根能明显的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细胞因子IL-2的产生也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落地生根可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内外观察华蟾素蟾毒配基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药物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免疫机制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悬液,设置多个华蟾素蟾毒配基浓度组进行给药,MTT法检测LPS和Con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用预孵育淋巴细胞6 h后加入Con A或LPS诱导细胞活化,通过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对细胞上清液进行GM-CSF、TNF-α,IFN-γ,IL-1α,IL-2,IL-4,IL-5,IL-6,IL-10多细胞因子检测以评价药物体外免疫效果。建立AsP C-1胰腺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待给药一定时间后取小鼠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通过相同方法对血清进行相同细胞因子检测,评价其体内免疫效果。结果:华蟾素蟾毒配基单独作用和与刺激剂协同刺激淋巴细胞结果发现,与ConA协同作用时能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NF-γ、GM-CSF、IL-1α、IL-4、IL-5和IL-6,单独作用能刺激分泌TNF-α、IL-2、IL-4和IL-5,而与LPS协同作用除了刺激TNF-α和IL-6分泌外,则抑制INF-γ、GM-CSF、IL-4和IL-5的分泌。0.05和10μg/ml为易引起药物刺激或抑制作用变化的浓度组。药物体内作用胰腺癌荷瘤裸鼠免疫效果观察发现,与吉西他滨和华蟾素注射液相比,蟾毒配基能更多的增强细胞因子的表达,1mg/kg浓度组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2mg/kg浓度组对脾脏的作用与华蟾素注射液和吉西他滨相当。结论:华蟾素蟾毒配基在体外可一定程度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体内能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作用机制以及体内免疫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物汤等6个方剂不同提取物对小鼠离体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小鼠脾淋巴细胞模型在中药复方免疫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制备四物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玉屏风散、桂枝汤、龙胆泻肝汤等6个方荆的水提物、水提醇沉物、醇提物,选择其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范围,在96孔板中分别与小鼠正常的和经PMW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同孵育,以MTT法检测细胞转化增殖情况.结果:四物汤上述三种提取物、四君子汤与六味地黄汤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龙胆泻肝汤水提物能明显增强经PMW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5或P<0.01);桂枝汤醇提物能明显押制经PMW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仅有四物汤水提物能明显增强小鼠正常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其活性明显较PMW诱导组低(P<0.01).上述方荆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效应具有提取物和浓度的差异性.结论:在中药复方免疫活性物质的筛选中,丝裂原刺激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模型作用稳定,应用时注意选择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四生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四生汤减轻放射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羟基脲处理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阻断S期的DNA半保留复制,然后用紫外线照射,并加入~3H-TdR,37℃培养4h后检测细胞~3H-TdR掺入量,以计算出的淋巴细胞非合成期掺入指数(LUI)为主要指标,观察四生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后修复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四生汤预处理4h在体外有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LUI值的作用,但加入四生汤之后立即照射紫外线的LUI与未加四生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四生汤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与淋巴细胞共同孵育,引起DNA修复酶系统的某些变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以荧光显微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进行观测.结果荧光显微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地塞米松(10-6mol/L)处理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表现,黄芪多糖处理组较地塞米松组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黄芪多糖处理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黄芪中皂苷与多糖及两者配伍对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依次进行正常培养和ConA(刀豆蛋白)诱导培养,采用MTT(溴化四唑蓝)微量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OD值,分别考察黄芪皂苷、多糖单用及二者配伍对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于培养结束前取各孔培养液上清,检测NO含量。结果对正常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在高浓度1,0.2 mg/ml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为促增殖作用,而单用多糖均促进细胞增殖,不同比例配伍时以皂苷0.2、多糖1.6 mg/ml促增殖作用最强,此配伍浓度下NO达最大值,皂苷1.6、多糖0.2 mg/ml配伍抑制作用最强,NO含量亦随之降低,而等比配伍时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对ConA诱导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黄芪皂苷、多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等比配伍时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以及NO的释放,且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皂苷、多糖不同的配伍比例、配伍浓度其免疫调节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NO释放量相关,不同比例配伍时其综合效应随浓度增加一方发生改变,等比配伍时则表现为高浓度拮抗,低浓度协同或单纯相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行脾切除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脾切除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组间比较,术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行脾切除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可明显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逆汤类方不同工艺、不同配伍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为实验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四逆汤类方乙醚提取物均有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与FGC1(四逆汤)组比较,FGR1(人参四逆汤)组作用显著低于FGC1组,四逆汤类方的乙醚提取物样品中,四逆汤的活性最强。四逆汤类方的氯仿提取物中,除FGB2(白通汤)组外,其它各组均无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四逆汤类方的水提取物,FGC3(四逆汤)和FGB3(白通汤)组有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论:四逆汤类方乙醚、氯仿和水提取物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醚提乙取物的活性较强,四逆汤类方的乙醚提取物样品中,四逆汤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五味子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五味子不同质量浓度(400,200,100,50 mg·L-1)提取液与细胞密度为4×106个/m L的脾淋巴细胞于96孔板中共同培养48 h,每组6个复孔,以增殖率为指标,采用CCK-8比较生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 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on A,LPS可诱导T,B淋巴细胞增殖;与不同指标相应空白组比较,五味子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未活化脾淋巴细胞及Con A和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的增殖,同等剂量下,酒五味子增殖效果最佳,优于生五味子、醋五味子(P0.05,P0.01)。结论:五味子酒制后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增强,符合"入补药熟用"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胰化积方对移植Panc02胰腺癌小鼠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及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白细胞介素-2(IL-2)组、清胰化积方小、中、大剂量组;观察给药后肿瘤变化,检测小鼠血清免疫抑制因子可溶性IL-2受体(sI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清胰化积方各剂量组胰腺癌移植瘤瘤重均小于NS组(P&lt;0.05),血清sIL-2R、TGF-β1、VEGF水平均低于NS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NS组(P&lt;0.05)。结论:清胰化积方对胰腺癌体内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增强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改善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4.
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对克洛氏(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S180肉瘤动物模型,将荷瘤小鼠分为大黄磨虫丸加减方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同时设正常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鼠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能调节CD4/CD8细胞比例,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 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能缓解和改善S180荷瘤小鼠免疫力的低下和免疫紊乱状态,其中高剂量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砒霜(Arsen ic Trioxide,As2O3)对体外MRL/lpr狼疮小鼠脾Th细胞及分泌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别分选MRL/lpr和C57BL小鼠脾Th细胞,Th细胞随机分PHA组和空白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比较MRL/lpr和C57BL小鼠Th细胞分泌IFN-γ和IL-10及其mRNA水平的差异,然后观察As2O3对MRL/lpr小鼠Th细胞分泌IFN-γ和IL-10及其mRNA水平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观察不同浓度(0.5、1.0、1.5、2.0μmol/L)及作用时间As2O3对Th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与C57BL相比,MRL/lpr小鼠各组Th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10水平显著增高,1.0μmol/L的As2O3能明显抑制MRL/lpr小鼠各组上述因子的分泌;(2)PHA组的IL-10 mRNA和IFN-γmRNA水平在MRL/lpr小鼠中表达均高于C57BL小鼠,As2O3能抑制MRL/lpr小鼠Th细胞空白组和PHA组中IL-10mRNA和IFN-γmRNA的高表达;(3)除0.5μmol/L的As2O3能刺激Th细胞的增殖,≥1.0μmol/L的As2O3能抑制Th细胞的生长,但浓度增加对细胞存活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适当浓度的砒霜能有效下调Th细胞因子IL-10和IFN-g mRNA的异常分泌及而影响因子的表达,但并不产生过度的免疫抑制,并能下调MRL/lpr狼疮小鼠脾脏Th细胞的异常增殖而不影响其存活率,从而调节狼疮鼠的异常免疫功能,可能是砒霜治疗SLE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的3个组分 FVP_1、FVP_2、FVP_3对小鼠体内脾淋巴细胞转化、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白细胞介素(IL-2)产生的影响。方法:正常及接种 S_(180)的荷瘤小鼠,分别分为 FVP_1、FVP_2、FVP_3不同剂量组[5 mg/(kg·d)、10 mg/(kg·d)、20 mg/(kg·d)]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10天后,无菌取脾,以 MTT 比色分析法检测各标本的淋巴细胞转化指数、NK 细胞活性及 IL-2增殖指数。结果:3种剂量的 FVP_1、FVP_2、FVP_3均能使正常及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NK 细胞活性和 IL-2增殖指数明显提高。结论:FVP_1、FVP_2、FVP_3体内给药能促进正常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提高 NK 细胞活性和促进IL-2生成,增强和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分正常组、盐酸左旋咪唑组、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2.13,4.26,8.52,12.78 g·kg-1 ig给药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及碳粒廓清实验,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四甲基氮唑盐(MTT)比色法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正常以及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2.13 g·kg-1组耳肿胀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P<0.05);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 g·kg-1组能提高小鼠碳吞噬指数(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2.13 g·kg-1组,P<0.01,4.26,8.52,12.78 g·kg-组,P< 0.05);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4.26 g·kg-1组能显著增加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1);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12.78 g·kg-1组能显著增加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论:复方蛹虫草颗粒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Gymnemic acid is a mixture of triterpenoid saponins of oleanane class, isolated from Gymnema sylvestre Wild R.Br (family: Asclepidaceae), an herbal plant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treat diabetes. Effect of gymnemic acid (0.1–20 µg/mL) on in vitro mitogen (concanavalin A and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splenic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as studied using rat as model. Significant (p < 0.05) stimulation of lymphoproliferation was observed in cultures treated with 10 and 20 µg/mL concentration of gymnemic acid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mitoge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gymnemic acid has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y, stimulating lymphoid components of immune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anti‐diabetic property of G. sylvestre is scientifically supplemented with its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PBBC)中的表达,并观察中药狼疮平颗粒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周龄雄性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18只随机分为狼疮对照组、激素治疗组、狼疮平治疗组,每组6只;另取11周龄雄性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生理盐水(10mL/d)、甲泼尼龙[5mg/(kg·d)]、狼疮平颗粒[4g/(kg·d)]、生理盐水(10mL/d),治疗4周,测定各组尿蛋白、ds-DNA和体重,分别应用ELISA、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BAFF(sBAFF)和外周血B细胞中BAFF-mRNA的表达及变化,并观察肾脏病理活动性计分、24h尿蛋白定量、ds-DNA与sBAFF的关系。结果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sBAFF、PBBC中BAFF mRNA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清ds-DNA含量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激素和狼疮平治疗组治疗后sBAFF、BAFF mRN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AFF、BAFF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狼疮性肾炎小鼠血清sBAFF水平与肾病理活动性计分、24h尿蛋白定量、ds-DNA成正相关(r=0.8098、0.8220、0.8535,P<0.01)。结论 BAFF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并预测复发,是狼疮性肾炎治疗的理想靶点之一。中药狼疮平可以通过降低BAFF水平而改善狼疮性肾炎病情,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