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RANTES与夫妇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封闭效率(MLR-BE)的关系,探讨RANTES、MLR-BE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URSA患者40例为URSA组,有正常生育史且无流产或早产等不良生育史的40例为对照组。(1)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RANTES水平;(2)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封闭试验,在未加入与加入RANTES试剂情况下,分别检测血清中MLR-BE水平。将测得的MLR-BE分别设为MLR-BE1、MLR-BE2。结果:(1)URSA组RANTE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URSA组MLR-BE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MLR-BE2较MLR-BE1明显上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MLR-BE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LR-BE2与MLR-BE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MLR-BE1与血清中RANTES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URSA组RANTES、MLR-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助于URSA的早期诊断;(2)URSA组血清中RANTES与MLR-BE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在URSA发病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URSA组)和30例正常早孕孕妇(对照组)血清sFlt-1水平;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组孕妇绒毛组织sFlt-1mRNA表达水平。结果: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组与正常早孕对照组血清sFlt-1水平分别为13796.67±11917.08ng/L和3540.67±2989.80ng/L;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组与正常早孕对照组绒毛组织sFlt-1mRNA表达水平两组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RSA组sFlt-1mRNA均秩为41.37,正常组sFlt-1mRNA均秩为19.63,P<0.01,组间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Flt-1表达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具有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RSA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IL-4与IL-10对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和CXCR3的选择性诱导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胚胎丢失率的影响,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3在诱导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与正常妊娠小鼠模型,观察细胞因子IL-4与IL-10对CCR3、CCR5、CXCR3的选择性诱导作用,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正常妊娠模型组孕鼠(CBA/J×BALB/c)、自然流产模型无干预组孕鼠(CBA/J×DBA/2)、自然流产模型IL-4免疫组孕鼠、自然流产模型IL-4+IL-10联合免疫组孕鼠和自然流产模型-生理盐水(NS)免疫组孕鼠中外周血CD4+T细胞CCR3、CCR5、CXCR3等3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率,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丢失率。结果:(1)流产模型无干预组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免疫组、IL-4+IL-10联合免疫组胚胎丢失率皆明显低于NS组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P<0.01,P<0.01);(2)自然流产模无干预组外周血CD4+T细胞CCR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而CCR5、CXCR3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转输IL-4、IL-4+IL-10后CCR3表达率明显上调、CXCR3表达率明显下降,均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此外,IL-4+IL-10联合免疫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CCR5表达率也明显低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P<0.05),但IL-4免疫组与流产模型无干预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D4+T细胞上CCR3、CCR5、CXCR3表达异常可能在自然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4与IL-10联合作用可能通过诱导CCR3高表达,抑制CCR5与CXCR3表达来诱导妊娠免疫耐受,降低胚胎丢失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和正常孕妇间Treg和Th17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URSA患者20例为研究组,正常早孕妇女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蜕膜组织及外周血中Foxp3、ROR-γt、IL-17A及EBi3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A及IL-35的含量。结果:URSA组蜕膜及外周血中Th17因子(ROR-γt、IL-17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而Treg因子(Foxp3、EBi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两组蜕膜中各因子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正常孕妇组蜕膜中Foxp3、ROR-γt、EBi3 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0、0.007、0.000,r=0.901、0.612、0.943);URSA组仅ROR-γt mRNA在蜕膜及外周血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12),且相关系数不佳(r=0.548<0.75)。URSA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7A含量分别为(16.120±4.155)pg/ml、(5.460±2.036)pg/ml,IL-35含量分别为(11.525±2.262)pg/ml、(31.515±3.473)pg/ml,差异显著。结论:Treg和Th17细胞因子在URSA患者和正常孕妇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Treg和Th17细胞比例失调可能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的发生与记忆滤泡性辅助T(memory Tfh)细胞表达异常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收集15例染色体正常的URSA为流产组,并以15例正常人工流产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分离所有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蜕膜组织免疫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述细胞中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 +memory Tfh细胞水平.结果 流产组蜕膜局部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 +memory Tfh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流产组外周血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 +memory Tfh细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孕妇女蜕膜局部memory Tfh细胞数量增多可能与URSA发生有关,母-胎界面的免疫异常可能导致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流产发生率为1%~5%,其中40%~60%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近年研究表明,URSA的发生与免疫失衡关系密切,又称为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本文论述URSA免疫学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发病机制中免疫失衡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与蜕膜CD4+ CD25+ T细胞和CD8+ CD28-T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四色荧光法,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17例(URSA组)和正常早孕人流20例(对照组)的蜕膜CD4+ CD25+ T细胞及其FoxP3(+)表达,CD8+ CD28- T细胞及其表面CD95、CD95L表达。结果:两组蜕膜中CD4+ CD25+ 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URSA组蜕膜CD4+ CD25+ T细胞中FoxP3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两组蜕膜CD8+ CD28- T细胞比例及其细胞表面CD95和CD95L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蜕膜CD4+ CD25+ FoxP3(+)T调节细胞明显减少,是导致URSA患者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子蛋白17抗体(Sp17Ab)、抗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在不孕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2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A组)、20例其它原因引起不孕的患者(B组)及25例正常的育龄妇女(C组)血浆中AcrAb、Sp17Ab进行检测。结果:①AcrAb、Sp17Ab水平A组(3.28±1.08μg/L,7.89±2.22μg/L)明显高于B组(1.50±0.44μg/L,3.58±0.93μg/L)及C组(1.50±0.48μg/L,3.54±0.63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女性血浆中AcrAb与Sp17Ab水平无相关性(r=0.565,P>0.05)。结论:不孕患者血浆中AcrAb、Sp17Ab水平变化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6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oxp3的mRNA表达;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URSA发生的相关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Foxp3水平与导致URSA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对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ROC曲线分析Foxp3水平对发生URSA的预测价值,并评价其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两组的孕酮、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Foxp3、Th17、Treg、Th17/Tre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IL-10、TGF-β、Treg、Foxp3水平及IL-6、IL-17、Th17水平、Th17/Treg比值均是影响U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Foxp3分别与孕酮、IL-10、TGF-β、Treg呈显著正相关(r0,P0.05),与IL-6、IL-17、Th17、Th17/Treg呈显著负相关(r0,P0.05);Foxp3刺激CD4~+T细胞12小时和24小时能够显著降低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增加Treg细胞比例。ROC曲线分析Foxp3预测URS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95,准确度和有效性较好。结论:孕酮、IL-10、TGF-β、Treg、Foxp3水平降低及IL-6、IL-17、Th17水平及Th17/Treg比值增加均可能导致URSA的发生风险增加,Foxp3对Th17/Treg平衡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L-12B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山东潍坊地区汉族育龄期妇女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83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孕妇和90例正常孕妇IL-12B基因的启动子区的多态位点,并分析IL-12B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结果:IL-12B的启动子区检测到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671G/T和-405G/T)。2个SNPs紧密连锁,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URSA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显示,-671T/-405G频率在URSA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5和0.41,URS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IL-1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多态性变异,其中-671G/T和-405G/T构成的单体型-671T/-405G可能与URSA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BL与复发性流产免疫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比检测MBL在5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研究组)及22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BL血清水平与患者免疫抗体表达、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BL水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中呈非正态分布.研究组中,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者占70.9%(3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5.5%(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免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率68.8%,与抗体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亚临床感染患者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率80.8%略高于非感染患者的MBL水平下降率62.1%(18/29),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感染组患者MBL缺陷率(<200 ng/ml)23.1%,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的MBL水平缺陷率3.45%(P<0.05).结论:①血清MBL水平在正常早孕妇女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均变化范围较大,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MBL水平表达偏低.②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MBL下降率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血清MBL水平缺陷导致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6(chemokine receptor,CCR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灶CCR6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中CCR6的表达分泌期明显强于增殖期(P0.05);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CCR6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灶CCR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略高于在位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6的表达具有周期特异性,可能受雌/孕激素调节,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郑妍  何庭宇  何茜冬  易冰  季明芳 《生殖与避孕》2010,30(3):174-176,186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对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RSA)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URSA患者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一疗程后封闭抗体(BA),并随访阳性者与阴性者的妊娠率。②采用52例封闭抗体阴性的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随机抽取32例于免疫治疗前用SSP-PCR方法测定患者免疫治疗前及妊娠后血浆内的HLA-A、B、DR及G的表达率。结果:①免疫治疗后BA阳性者及阴性者的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LA-G*010401及HLA*1502的表达频率在再次流产者中明显高于成功妊娠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HLA基因的多态性与免疫治疗妊娠结局似乎有更好的相关性,其中HLA-G*010401、HlA-DRB1*1502与免疫治疗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于珍  唐英  秦茜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1):861-864
目的: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MV)差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87例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流产组,其中流产次数为2次有51例,3次有26例,≥4次有10例;另选取于本院同期就诊的90例无流产史的正常育龄期女性作为健康组。两组女性于黄体中期时经阴道超声运用MV-Flow成像技术测量子宫内膜VIMV,并将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MV均值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重复测量,比较两组子宫内膜VI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比较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患者子宫内膜VIMV及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流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子宫内膜VIMV高于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vs.3.70%,P<0.05)。流产组中流产次数为2次(5.30%)的患者子宫内膜VIMV高于流产次数为3次(3.25%)及≥4次(3.3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3次的患者子宫内膜VIMV与≥4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7例女性的子宫内膜VIMV均值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45,重复性均较好。结论:MV-Flow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复发性流产女性与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VIMV的差异,且可能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子宫内膜VIMV也会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的发生与记忆滤泡性辅助T(memory Tfh)细胞表达异常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15例染色体正常的URSA为流产组,并以15例正常人工流产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分离所有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蜕膜组织免疫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述细胞中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memory Tfh细胞水平。结果流产组蜕膜局部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memory Tfh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流产组外周血CD4+CXCR5+memory Tfh以及CD4+CXCR5+PD-1+memory Tfh细胞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孕妇女蜕膜局部memory Tfh细胞数量增多可能与URSA发生有关,母-胎界面的免疫异常可能导致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和Notch1信号通路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URSA患者(URSA组)及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蜕膜CD4~+CD25~+T细胞Treg表达比例,real 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蜕膜中CD4~+T细胞中Notch1信号通路和叉头转录因子家族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URSA组CD4~+CD25~+T细胞/淋巴细胞、CD4~+Foxp3~+T细胞/淋巴细胞和CD4~+Foxp3~+T细胞/CD4~+T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URSA组CD4~+T细胞中Notch1-Ic、RBPJκ、Foxp3 m 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URSA患者蜕膜CD4~+T细胞中Notch1信号通路和Foxp3表达下调,CD4~+CD25~+T细胞表达比例下降,提示URSA患者Notch1信号通路和Foxp3表达下调可能阻碍CD4~+T细胞转化为CD4~+CD25~+T细胞,进而诱发免疫排斥,诱导流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类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C突变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易感人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针对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的多态性,检测96例患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例组)和102例有生育史的健康女性(对照组),并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进一步验证,且采用测序方法证实实验结果。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和C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8,P0.05),CYP17基因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6,P0.05)。杂合突变(T/C)基因型和纯合突变(C/C)基因型患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度较野生(T/T)基因型分别提高了0.424和0.271倍。结论:人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C突变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复发性流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中树突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和甘露糖受体(MR)及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URSA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新鲜蜕膜。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中DC-SIGN、MR、TLR-2和TLR-4蛋白表达,RT-PCR检测蜕膜中DC-SIGN、MR、TLR-2和TLR-4 mRNA表达;流式细胞检测蜕膜中DC表面表达DC-SIGN、MR、TLR-2和TLR-4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蜕膜中及DC表面的TLR-2和TLR-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DCSIG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M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正常妊娠妇女,URSA患者蜕膜中及树突细胞表面的C型凝集素受体(CLRs)弱势表达,而TLRs优势表达。CLRs与TLRs之间的免疫平衡失调可能是URS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LR4启动子区二个位点rs10983755及ss77136219的A→G多态性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南方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40例健康对照组与183例URSA患者外周血DNA进行TLR4-ss77136219及TLR4-rs10983755二个位点的基因分型,分成-AA/AG/GG3种,比较不同基因型在URSA组及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异;同时进行环境致病因素的多中心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计算以上基因变异及环境因素交互与URSA发病的易感性关系。结果:TLR4-ss77136219A>G变异与URSA易感性相关,GG及GA基因型为URSA的易感基因型,且该位点变异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TLR4-ss77136219-GG/GA基因型与URSA发病易感性相关,而TLR4-ss77136219-AA基因型为URSA保护性基因型;且TLR4-ss77136219-GG/GA与年龄≥30岁之间存在协同作用,URSA是一种基因-环境多因素交互的复杂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妊娠期哮喘小鼠模型中Th17及Treg细胞活性分布和表达变化,探讨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在妊娠期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OVA/Al(OH)3混悬液致敏与激发构建妊娠期哮喘组(AP组)和非妊娠期哮喘组(ANP组)小鼠模型;健康妊娠组(HP组)和健康非妊娠组(HNP组)小鼠致敏与激发均以只含Al(OH)3的生理盐水混悬液替代。光镜下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HE染色评价小鼠气道炎症程度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Th17及Treg细胞所占CD4+T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细胞比值;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h17及Treg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结果:妊娠期哮喘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及计数、肺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活体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Penh值等客观指标证实,妊娠哮喘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外周血中,AP组CD4+IL-17+T细胞(Th17)显著升高(P<0.01);Foxp3+T细胞(Treg)显著降低(P<0.01);与HP,HNP组相比,存在Th17/Treg比例失衡(P<0.01)。AP组小鼠肺组织中IL-17、IL-23,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P组及HNP组(P<0.01);IFN-γmRNA则显著低于HP组及HNP组(P<0.01);ANP组各因子mRNA水平变化与AP组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哮喘小鼠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h17、Treg细胞数量及免疫平衡状态发生改变,可能是妊娠期哮喘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