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肺叶或肺楔型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P组依次静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麻醉维持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3~5mg·kg-1·h-1,术中间隔追加芬太尼每次0.05mg和维库溴铵每次2mg,术毕均以阿托品、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M组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维持吸入异氟醚1.3MAC,手术超过3h给予咪唑安定诱导量的1/3,其余同P组。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5min(T2)、10min(T3)、手术结束停用丙泊酚时(T4)、停用丙泊酚30min时(T5)六个时点记录MAP和HR,并测定血浆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血浆NO。结果(1)MAP:与T0比较,M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2、T3、T4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1、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HR:与T0比较,M组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无明显变化;T1、T2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NO:与T0比较,M组T3时显著下降(P<0.05);P组中T2、T3、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T1、T2、T3、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COHB:与T0比较,M组T3、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T5显著升高(P<0.05,P<0.01);T4、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组NO和COHB呈正相关,BP和NO亦呈正相关。结论应用丙泊酚诱导后的BP下降与释放NO和CO密切相关,其作用的环节和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微转移是否存在影响,为临床麻醉精准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组(P组)和七氟醚吸入组(S组),每组20例。P组丙泊酚靶控浓度3~4μg/ml维持麻醉。S组持续吸入1.5%~2%七氟醚维持麻醉。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4 ng/ml,手术开始后行单肺通气,手术全程维持BIS在40~6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T0)、手术开始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监测HR、SBP、DBP,记录T0-T2时BIS,并于T0-T4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5 ml,采用PCR技术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肺特异性X蛋白(LUNX)阳性表达,记录CK19和LUNX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P组HR明显减慢(P<0.05)。T1时P组HR明显慢于S组(P<0.05)。不同时点两组内组间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T2时两组BIS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P组CK19和LUN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S组(P<0.05)。T0-T2时两组CK19和LUN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应用丙泊酚有助于降低肿瘤微转移指标阳性表达,从而降低围术期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形成微转移的风险,可以优先考虑用于肿瘤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1] ,丙泊酚体外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体内是否有影响 ,尚未有定论。对此 ,根据E花结形成率及细胞因子IL 2浓度的变化作临床研究 ,并与异氟醚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颅内肿瘤病人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7~ 5 5岁 ,体重 4 2~ 90kg。分成两组 ,即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 15例 ,每组各含胶质细胞瘤 8例 ,脑膜瘤 5例 ,垂体瘤 2例。所有病例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 ,未用免疫抑制药 ,既往无免疫系统疾病史。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诱…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丙泊酚麻醉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28例择期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依据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Ⅰ组,13例)和丙泊酚组(Ⅱ组,15例)。Ⅰ间断静注芬太尼加1%异氟醚吸入;Ⅱ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加1%异氟醚吸入。分别于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平稳后(T1)、手术结束即刻(TST)、术后4h(T1)、8h(T8)、12h(T12)、24h(T34)和48h(T48)抽静脉血2ml测定cTnT。结果 两组患者T0和T1时cTnT正常,术后则显著性升高,高峰都出现在术后8h。两组之间相比,虽然丙泊酚组在大多数时间点上(术后即刻一术后24h)cTnT值比芬太尼组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临床剂量的丙泊酚能减轻心脏手术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骨科围术期小儿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儿68例,男4例,女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P组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丙泊酚,S组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5min(T0)、麻醉诱导后5min(T1)、15min(T2)、30min(T3)、45min(T4)、60min(T5)、75min(T6)、90min(T7)、105min(T8)、120min(T9)体温;观察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围术期低体温及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8时两组体温明显降低,T7、T8时P组体温明显高于S组(P0.05);S组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8例(23.5%),明显高于P组的1例(2.9%)(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儿均无寒颤发生。结论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儿,术中体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丙泊酚比较,在麻醉诱导后90min内,七氟醚更易导致小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甲状腺手术仍多选用局麻加强化麻醉 ,但存在着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的风险 ,且镇痛效果差 ,应激反应强烈。已有丙泊酚用于防治甲状腺手术术后恶心呕吐[1] 的报道 ,但该药物应用自控输入方法对该类病人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及循环系统影响如何尚不清楚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 0例患者ASAⅠ~Ⅱ级 ,年龄 19~ 4 0岁 ,无内分泌疾病 ,诊断明确 ,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患者 ,术前一般情况无差别。随机分成自控镇静组 (P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 2 0例。麻醉方法 全部病人术前均以苯巴比妥钠 0 1g肌肉注射 ,不输含糖…  相似文献   

7.
张利华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91-91,113
目的探讨绞股蓝对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观察期间停服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按照高脂血症治疗原则的要求进食和运动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绞股蓝单方煎液20g,煎药量为600mL,1次200mL,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对照组观察期间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股蓝能显著减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清醒镇静对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或下肢手术的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TCI组(TCI组)。手术前5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丙泊酚,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流式细胞术测定输注开始(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各时点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和NK细胞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TCI组CD3+、CD4+、(CD3++CD4+)/(CD3++CD8+)和T2~T4时NK细胞明显降低(P<0.05)。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及NK细胞变化幅度大于TCI组。两组各时点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TCI清醒镇静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短期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短期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或肠镜检查的非住院患者67例,静注芬太尼和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OAA/S评分达0分开始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待患者OAA/S评分达5分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给药前10min内患者的亲历事件、开始苏醒至OAA达5分之间的亲历事件以及患者检查前睡眠、精神状况等.结果 49.25%的患者发生了遗忘,其中发生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顺行性十逆行性遗忘的患者分别有21.2%、69.7%和9.1%.发生记忆障碍与无记忆障碍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类型、丙泊酚用约总量、术前情绪、检查时间、恢复时间、是否发生梦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记忆障碍者的平均文化水平构成更低,用药量更大(P<0.05).结论 丙泊酚镇静麻醉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短期记忆障碍发生,其中逆行性遗忘较顺行性遗忘发生更多.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丙泊酚麻醉导致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日益引起关注,但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针对丙泊酚导致POCD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对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内容 结合国内外相关的非颅脑手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对丙泊酚可能引起POCD的各种机制进行阐述. 趋向 丙泊酚是经典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只有了解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才能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POCD的发生,并且这些研究也会成为以后指导临床用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泊酚血浆和全血浓度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比较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的丙泊酚血浆和全血浓度。方法研究分两部分:临床选择8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丙泊酚靶浓度设为3/μg/ml实施靶控输注(TCI),TCI开始后10、20、30、40min分别采集动脉血3ml,血标本被分成3等份,分别立即、静置1h和静置3h后离心,-70℃下保存,2d内测定。体外研究由健康志愿者提供全血48ml,平均加入4支抗凝试管中,并分别保存在24℃和4℃下。丙泊酚标准品加入试管中分别配成浓度为4/μg/ml和2/μg/ml,持续轻摇混匀,混匀3、5、10、30、60和180min后分别取1ml全血和1ml血浆标本,并应用GC—MS法测定。结果临床研究中,静置不同时间后离心的丙泊酚血浆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体外研究中,不同的保存温度(4℃和24℃)和保存时间的丙泊酚血浆和全血浓度的差值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保存时间和温度的差异不影响丙泊酚血浆和全血浓度;GC-MS法采用血浆和全血标本均可准确测定丙泊酚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丙酚持续静脉输注对神经外科病人血脂、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5 1例 ASA分级 1级的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A、B、C三组 ,于麻醉诱导后分别输注异丙酚 4、6、8m g· kg- 1 · h- 1 ,于给药前及给药后 1,2 ,3小时及术毕 ,分别检测血脂、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 输注 4 mg· kg- 1 · h- 1 异丙酚对血脂等各项指标影响很小 ,但 6mg· kg- 1 · h- 1 和 8mg· kg- 1· h- 1异丙酚会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的水平 ,同时伴有 HDL- C和 L DL- C的下降 ,大剂量长时间输注异丙酚虽然可以引起血小板分布体积和分布宽度的增加 ,但是不足以引起凝血功能的变化。结论 大剂量长时间输注异丙酚可以增加神经外科病人甘油三酯的水平 ,但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一般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异丙酚麻醉对病人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择期行上 腹部手术病人,ASA I或Ⅱ级,年龄24-56岁,体重46—75 kg。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行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设定效应室靶浓度4μg/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0)、术前异丙酚TCI 30 min(T1)、术前异丙酚TCI 60 min(T2)、术前异丙酚TCI 120 min(T3)采集静脉 血,比浊法测量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Ca2 ]i),以及测 定血栓弹性描记图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与T0相比,T1-3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激活后[Ca2 ]i峰值均下降(P <0.01),静息状态[Ca2 ]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抑制Ca2 内流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而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围术期病人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或胸壁手术的病人60例,分为丙泊酚组和咪唑安定组,麻醉前30分钟,术后1小时采血测定凝血功能指标;KPTT,PT,TT,AT-Ⅲ及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结果 丙泊酚给药前后凝血功能未见统计学差异。MPV,PDW在给药后1小时出现明显增加;咪唑安定给药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丙泊酚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但不抑制凝血功能。咪唑安定不抑制血小板功能也不抑制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的镇静效果。

方法 选择行纤维结肠镜治疗的老年患者330例,男179例,女151例,年龄65~84岁,BMI 18~29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n=160)和丙泊酚组(P组,n=162)。C组麻醉诱导给予环泊酚0.4 mg/kg,麻醉维持泵注环泊酚1~1.5 mg·kg-1·h-1,P组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2 mg/kg,麻醉维持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记录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麻醉诱导前(T0)、进镜时(T1)、进镜后10 min(T2)、完全清醒时(T3)时SBP、DBP、BIS,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注射痛、体动,气道干预、术中追加镇静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结果 与P组比较,C组T2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T2和T3时BIS明显降低(P<0.05),术中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体动发生率,气道干预、术中追加镇静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有同样的镇静效果,且有着更低的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两种中性粒细胞(PMNL)分离制备方法下观察异丙酚对PMNL呼吸爆发活性的作用,以探讨不同PMNL制备方法对其呼吸爆发作用测量的影响。方法 将治疗剂量和10倍治疗剂量的异丙酚(6μg·mL-1,60μg·mL-1)与PMNL进行孵育,分别以大肠杆菌(E.coli),12-肉豆蔻酰-13-乙酰佛波酸(PMA)或N-甲酞甲硫酰亮氨酚苯丙氨酸(FMLP)诱导产生呼吸爆发作用。所有标本均分为两份,分别经Ficoll分离法制备后使用,或以全血法直接测定。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生呼吸爆发作用而产生过氧化物的PMNL百分数。结果 在Ficoll分离组中,与对照组比较,6μg·mL-1和60μg·mL-1异丙酚显著抑制FMLP诱导的PMNL呼吸爆发作用(P<0.01),60μg·mL-1异丙酚显著抑制PMA诱导的PMNL呼吸爆发作用(P<0.01);全血法组中60μg·mL-1异丙酚对FMLP和 E.coli诱导的 PMNL呼吸爆发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采用Ficoll法与全血法制备的PMNL比较,测定的异丙酚对呼吸爆发(以PMA和FMLP诱导)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治疗剂量和10倍治疗剂量的异丙酚对于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有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法测定PMN的呼吸爆发作用与PMN的分离制备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159例,男83例,女76例,年龄65~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1 mg/kg组(P组,n=80)和环泊酚0.2 mg/kg组(C组,n=79)。所有患者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30 s后P组给予丙泊酚1 mg/kg、C组给予环泊酚0.2 mg/kg,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即开始胃镜检查。记录镇静成功例数、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呛咳、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检查结束后,评估麻醉科医师、内镜医师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离院时间明显长于P组(P<0.05),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麻醉科医师满意率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心动过缓、呛咳、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镜医师和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泊酚0.2 mg/kg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能提供和丙泊酚1 mg/kg相似的镇静效果,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相当,低血压、呼吸抑制及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镇静下氟马西尼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丙泊酚镇静时氟马西尼对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子宫肌瘤剥出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实施椎管内麻醉,术中采用丙泊酚镇静,维持患者BIS值在65±3.分别在关腹时静注氟马西尼0.01 mg/kg(F组)和生理盐水0.1 ml/kg(C组).观察给药前、给药后2、4、6、8、10、15、20 min时的BIS值.结果 给药后6~20 min F组BIS值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丙泊酚镇静时氟马西尼可提高患者的BIS值,加快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