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结合ITS基因和COI基因对《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录的凉山虫草和近缘物种及当地市场上出现的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考察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收集的28份样品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分别获得其ITS 序列和COI 序列。用Codon Code Aligner V3.7.1,Mega 5.0等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构建基于ITS 序列和COI 序列的样品的NJ 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凉山虫草和近缘物种及混伪品寄生真菌的ITS 序列种间最小K-2P距离大于各物种种内最大K-2P距离:种内变异小,种间差异较大,从而基于ITS序列的NJ 树能将凉山虫草与其他近缘物种及其混伪品很好地归属;凉山虫草和近缘物种及其混伪品寄主昆虫的COI序列种间最小K-2P距离大于各物种种内最大K-2P距离:种内变异小,种间差异较大,通过遗传距离及NJ树的分析能将凉山虫草与其他近缘物种其及其混伪品及其他近缘物种很好地区分。结论:结合ITS序列和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地鉴定凉山虫草与其近缘物种及其混伪品,并对虫草属的系统学和分类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中国药典》动物药材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动物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粒体COI 基因被公认为动物界中标准的DNA 条形码基因,但利用此技术系统研究药用动物或动物药材鉴定的报道不多。本研究选取药典中45 个动物药材,涉及基原物种51 种,分析样品COI 序列的种内种间变异情况,barcoding gap,鉴定效率等,考察COI 序列鉴定动物药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种间变异最小值远大于种内变异最大值,barcoding gap 图显示种间变异和种内变异重合较少,鉴定效率较高,除节肢动物门外,在物种水平和属水平上,鉴定效率均为100%,所构建的动物药材及其混伪品的NJ 树能很好地区分正品来源与其混伪品。因此COI 序列作为DNA 条形码适用于药典中动物药材的鉴定。本研究为COI 条形码准确鉴定药典中动物药材提供了分子依据,扩充了DNA 条形码数据库中药用动物序列,并建立了利用此技术鉴定动物药材的具体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COI基因对乌龟及常见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探讨快速、准确鉴定龟甲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龟甲的正品及其混伪品8种,共22份样品,提取DNA,得到其COI序列.用Contig Express,Dnaman,Edit Sequence,Mega 5等软件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并构建正品龟甲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龟甲的正品来源乌龟与其混伪品种间存在较多变异位点.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同属聚在一起,且各物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支.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地鉴定龟甲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OI 序列建立统一的鹿类药材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鹿茸、鹿角、鹿鞭、鹿筋、鹿尾、鹿胎分别进行DNA 提取、COI 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构建鹿类药材COI 序列数据库,并对市售鹿类药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鹿类药材均可以使用COI 通用引物进行PCR 扩增和测序;鹿类药材COI 序列数据库包含8 个物种101 份样品,物种之间相互区分明显;市售40 份药材中18 种为药典规定物种,22种为非药典规定物种。结论:COI 序列的DNA 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可以作为鹿类药材的统一鉴定方法,并为市售鹿类药材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8,(6)
目的:筛选出适合山矾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方法: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43种山矾属部分药用植物的核糖体基因片段和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利用遗传距离法及分子系统学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结果:选取的4个序列片段中,变异位点及信息位点大小均为:ITSpsbA-trnHmatKrbcL,但4个候选序列均没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其中ITS序列在种间的变异较大,而在种内的变异较小,较符合理想DNA条形码要求。通过对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其中邻接法鉴定成功率为83.87%,贝叶斯法鉴定成功率为80.65%。结论:本研究推荐ITS序列作为山矾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psbA-trnH作为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COI条形码序列对珍珠母及其混伪品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用MEGA4.0等软件计算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种内及种问变异,构建珍珠母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珍珠母种内COI序列变异小,种问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问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通过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珍珠母不同来源个体均聚在一起,能够与其混伪品区分开。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的鉴定珍珠母的正品来源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进行物种鉴别,探讨快速、准确鉴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以COI条形码序列为基础,对金环胡蜂及其近缘种混伪品黄纹大胡蜂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并比对GenBank中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的COI序列,继而用MEGA6.06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出系统进化树。结果:金环胡蜂及黄纹大胡蜂COI序列扩增成功。金环胡蜂与其混伪品COI序列种间最小遗传距离为0.152±0.017,远大于金环胡蜂种内的最大遗传距离0.009±0.004。构建出的系统进化树图也明确显示,各物种都形成了独立的分支。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鉴别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为其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保证金环胡蜂相关药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COI条形码的麝香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鹤  孙佳明  崔丽娜  张辉 《吉林中医药》2011,31(5):451-452,468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麝香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别,研究鉴定麝香的新方法。方法:对麝香及其混伪品共7种12份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进行研究,分析药材正品来源的种内变异,与混伪品的种间变异,以及NJ树的聚类情况。结果:麝香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麝香的正品聚在一起,支持率较高,且各物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枝,与其混伪品能够很明显区分开。结论:运用COI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定麝香的正品来源及其混伪品,本研究为麝香的鉴别提供了新方法,在其他动物药品种鉴定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市售鹿茸饮片及鹿茸粉的DNA条形码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鉴定,并建立统一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鹿茸饮片及鹿茸粉分别进行DNA提取、COI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分子鉴定方法,并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鹿茸饮片均可以使用COI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物种之间相互区分明显;市售40份药材中14份为药典规定物种,26份为非药典规定物种;鹿茸粉未成功获得COI序列。结论COI序列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可准确、有效鉴定市售鹿茸饮片,此方法为市场监管鹿茸饮片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蛤蟆油基原物种DNA分子鉴定方法,并为其鉴定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以COI作为条形码序列,对蛤蟆油基原物种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用CodonCode Aligner V 4.2.7校对拼接,并用MEGA6.0对其样品进行种内分析。结果实验样品可以获得蛤蟆油基原物种的序列,中国林蛙有34个碱基变异位点,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42,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58。黑龙江林蛙有3个碱基变异位点,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03,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5。结论运用COI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定蛤蟆油基原物种,为其鉴定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为探索适合于夹竹桃科植物DNA条形码序列,拟用matK、ITS2、ITS 3个常规引物序列对夹竹桃科5个属的部分植物进行基因序列对比分析,并运用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在ITS2、ITS、matK 3个引物序列中,只有matK引物序列能正常扩增目的基因,扩增成功率达到100%,并且该引物序列对比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鉴定结果一致。建议将matK序列作为夹竹桃科DNA条形码鉴定候选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2.
鳖甲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鉴定鳖甲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本文对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COI序列用MEGA 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并构建中华鳖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中华鳖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同属聚在一起,且各物种又形成...  相似文献   

13.
钟志敏  张桂芳  黄松  赖小平 《中草药》2017,48(17):3605-3611
目的对石斛属叶绿体IRa(trn V-GAC~trn R-ACG)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和变异位点分析,深入了解石斛属10个物种此序列所含9个基因的异同,为石斛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历程及DNA条形码的研究作重要探索。方法用改良试剂盒法提取石斛属10个样本总DNA,自行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T载体对PCR产物进行克隆转化,扩增石斛属叶绿体IRa序列的DNA序列,并与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完成序列拼接;绘制此区域序列的基因结构图,对10条目的序列进行差异位点、遗传距离、系统进化关系等分析。结果目的序列长约7 800 bp,10条目的序列共存在55个差异位点,在基因trn V-GAC、rrn16、trn I-GAU、trn A-UGC、orf42、rrn23及基因间隔区上分布的个数分别是1、8、12、6、1、9和18个;系统发育分析将石斛属10个样本聚为4个类群。结论建立了测定石斛属叶绿体IRa序列的方法,对石斛属这一序列的系统发育和变异位点分析表明,此区域序列丰富,且较为集中分布的变异位点将为石斛属DNA条形码的进一步研究、石斛属资源的道地性评价及相关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genuine Hippocampus based on COI sequences as DNA barcode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uine and adulterants of Hippocampu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leven pieces of COI sequences were collected from 21 Hippocampus species in this study. After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the DNAs, the DNA barcoding gap and phylogenetic cluster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COI sequences of the five authentic species all had obvious DNA barcoding gap. For phylogenetic cluster analysis, all of the samples were monophyletic and every species could be discriminated clearly. CONCLUSION COI is an effective DNA barcod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uine Hippocampus and its adulterants, 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相似文献   

15.
DNA基因鉴定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药鉴定中较为重要的分子生物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地从基因层面上鉴别药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NA基因鉴定包括DNA分子遗传标记,核酸探针杂交,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等,其中发展最快的为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不同物种的DNA序列是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4种碱基以不同顺序排列组成,因此对某一特定DNA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即能够区分不同物种。Hebert等在2003年提出了通过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I(COI)基因序列来鉴定动物的种类。陈士林等则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鉴别动物的基因以COI基因为主,ITS2基因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DNA条形码来鉴别动物具有准确性、可行性、简便性、通用性,为鉴别动物物种及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新的方法,为鉴别动物药材的真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由于该技术是通过基因进行鉴定,对实验材料及提取方法有较高要求,对一些年代较久的动物药材,其DNA降解较为严重,为DNA提取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技术只能鉴别其来源是否准确却不能鉴别其药用部位是否准确,这就需要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来准确鉴别其药用部位。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对DNA条形码的研究,为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