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立  任君刚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5):1159-1162
 目的 根据液相层积原理,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了硝苯地平缓释微丸。 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装置制备了硝苯地平速释微丸,将制得的微丸采用微型流化床以 Eudragit? NE30D 包衣制得了 24 h 释药的硝苯地平缓释微丸。 结果 所得缓释微丸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放与 Higuchi 方程。 结论 液相层积法制得微丸体外释放符合缓控释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泮托拉唑钠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为包衣材料,制备泮托拉唑钠(PAZ-Na)肠溶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以及粉体学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PAZ-Na微丸,用Eudragit RS/RL作为缓释包衣材料,制备缓释微丸;用EudragitL 100-55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利用微型流化床进行包衣,制备肠溶缓释微丸,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处方及其工艺条件,建立HPLC测定微丸中PAZ-Na,且测定了包衣微丸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备的肠溶缓释微丸质量良好,在pH1.2盐酸溶液中2h的释放度<10%;在PBS(pH6.8)中,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PAZ-Na肠溶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流化床包衣法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 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氨茶碱缓释微丸,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并考察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缓释包衣层处方的组成。方法以流化床包衣造粒的方法制备了氨茶碱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摸索的方法确定了空白丸心的制备工艺并且对丸心的粉体动力学性质作了评价;同样单因素方法确定了氨茶碱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得12h持续释放的缓释制剂,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并对释放曲线进行曲线方程拟合,研究了微丸的缓释机理。结果运用液相层积法制备空白丸心,通过制备工艺的摸索,制得的丸心粉体动力学性质良好,质量符合生产要求。同样通过液相层积法载药,制得含药量为36%的载药丸心。选用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对氨茶碱缓释微丸进行包衣,在较优制备工艺和包衣处方下制得微丸,测得体外释放曲线并对释放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发现其释药行为接近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流化床造粒包衣法制备的氨茶碱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市售氨茶碱片相比,自制缓释微丸的Tmax显著延长,Cmax明显降低,达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含阿魏酸的川芎效应组分缓释微丸的 制备及性质考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含阿魏酸的川芎效应组分(ACC)的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ACC速释微丸,以阿魏酸的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优化ACC缓释微丸的包衣液处方,并评价该缓释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缓释效果.结果:ACC缓释微丸圆整度好,在12 h内体外缓慢释药,尤特奇(Eudragit RS 100)的用量是影响微丸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制备的ACC缓释微丸在体外达到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小金缓释微丸,并以阿魏酸为指标,考察不同包衣条件下小金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包衣工艺。结果: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包衣增重10%,致孔剂乳糖的用量为12%,可满足10 h缓释的要求。结论:包衣材料、包衣增重以及致孔剂的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挤出滚圆法中对罗红霉素素丸和盐酸氨溴索素丸收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表明,挤出转速、滚圆速度、滚圆时间这三个因素对微丸的收率有较大的影响,调整好这三个因素可得到收率高、圆整度均好的微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DS-SRMP)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选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为阻滞剂制备了DS-SRMP,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结果:实验研究表明DS-SRMP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Kr0=8.78%·h-1(t≤8h)。结论:DS-SRMP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缓释包衣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磊  张亚琼  郭圣荣  殷明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38-1240
 目的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制备苦参碱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苦参碱微丸,并进行微丸质量评价及粉体学性质研究;用Surelease作为包衣材料、微型流化床进行包衣,对微丸体外释放进行评价并考察热处理对微丸释放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微丸质量良好,苦参碱缓释微丸需要热处理,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60℃,热处理时间为12 h,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制备的苦参碱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熔融法制备酮洛芬缓释微丸。方法选用聚乙二醇、硬脂酸为固体黏合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糖、淀粉为填充剂,制备酮洛芬缓释微丸。通过相似因子法对体外溶出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结果选择适宜的搅拌速度、温度和处方中硬脂酸、聚乙二醇、乳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用量等,可得到体外具有较为理想的释药行为的酮洛芬缓释微丸。结论用两种黏合剂制备的缓释微丸,体外释放均可达到10 h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肝尔舒微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微丸得率、圆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采用流化床侧喷制丸法,考察影响肝尔舒微丸成型过程中的处方、工艺因素.结果:优选的微丸成型处方及工艺参数为药液相对密度1.12 ~1.167g·mL-1,6%滑石粉为抗黏剂,泵速4 r·min-1,雾化压力300 kPa,转盘高度5 mm,转盘速度300 r·min-1,进风温度75℃,风机频率25~35 Hz.采用流化床侧喷制备的肝尔舒微丸外观光滑,圆整度高;粒径在600 ~ 900μm的微丸得率为86.7%.结论:优选的微丸成型工艺合理、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解毒止泻片开发成一种剂型(微丸)、二步释放(胃与结肠)的新制剂,考察其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泛制法及包衣锅包衣技术分别制备胃溶微丸和结肠定位缓释微丸,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辅料和包衣工艺。运用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3∶47),检测波长370 nm。结果:丸芯由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8∶1)和95%乙醇为润湿剂泛制成丸。以3%铁红为包衣液,包衣增重4%制备胃溶微丸;以6%Eudragit L100-Eudragit S100(1∶2)混合物为包衣材料,包衣增重6%制备结肠缓释微丸。胃溶微丸在人工胃液内45 min内释放完全;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不释放药物,在人工肠液3 h释放度20%,在人工结肠液5 h释放完全。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用于解毒止泻微丸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制备工艺与处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考察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并对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 所得微丸的制备工艺简单,微丸大小均匀,载药量大且药物含量均匀,能达到缓释12h的试验设计要求;释药机制以药物扩散为主,兼有骨架溶蚀。结论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黏附脉冲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复方丹参黏附脉冲微丸。方法 使用不同的包衣材料,于载药微丸由内至外依次包溶胀层、控释层和黏附层,考察包衣后对溶出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包衣处方,评价脉冲微丸的黏附性。结果 溶胀层、控释层和黏附层材料类型、包衣增重、增塑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黏附脉冲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优选的最佳包衣处方,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时滞达到4.5 h ,时滞后1.5 h累积释药 80 %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甘草提取物缓释微丸,考察不同包衣条件下甘草提取物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包衣工艺。结果: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L100为包衣材料,包衣增重5%(w.w-1),增塑剂的用量为10%(w.w-1),可满足12 h缓释的要求。结论:包衣量、PEG6000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熊龙启  陈庆华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0):1574-1576
 目的探讨愈创木酚甘油醚缓释微丸在Beagle犬内的药动学特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计算其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反相HPLC测定动物血浆中愈创木酚甘油醚的浓度,计算愈创木酚甘油醚缓释微丸(受试制剂)及Mucinex?((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比较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6为(20407.49±2120.62)μg·h·L-1;tmax为(0.92±0.36)h;ρmax为(3699.85±806.39)μg·L-1;Ke为(0.20±0.039)h-1;t1/2(Ke)为(3.58±0.64)h。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0-16为(99.8±9.8)%,F-AUC0-inf为(101.6±10.1)%。结论愈创木酚甘油醚缓释微丸和进口愈创木酚甘油醚缓释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丹参总酮缓释微丸并优选其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固体分散体增溶技术及流化床上药技术制备载药丸芯,选取丙烯酸树脂NE30D(Eudragit NE30D)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包衣增重、致孔剂种类和用量、抗黏剂、熟化时间和温度对包衣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包衣工艺为Eudragit NE30D包衣增重5%,以20%乳糖为致孔剂,50%滑石粉为抗黏剂,熟化时间12 h,熟化温度40℃,包衣微丸呈良好缓释效果,体外释药过程基本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结论:流化床上药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可用于制备丹参总酮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缓慢、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优选白头翁总皂苷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白头翁总皂苷含量,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39:61),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 μL。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白头翁结肠靶向微丸载药丸心,以微丸得率、圆整度、堆密度、脆碎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白头翁结肠靶向微丸载药丸心的制备工艺;以累积释放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增塑剂用量、抗黏剂用量、包衣增重对包衣工艺的影响。结果: 载药丸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晶纤维素用量60%,甘露醇用量10%,挤出频率20 Hz,滚圆频率45 Hz,滚圆时间5~8 min;最佳包衣工艺为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15%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50%滑石粉为抗黏剂,包衣增重20%。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微丸成型性高、靶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张丹参  梅艳飞  宋晓敏  庄忠宝 《中草药》2016,47(8):1321-1326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型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并优化筛选微丸的制备处方。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丸芯,以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以丸芯包衣后的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包衣增重的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在结肠释放药物的大黄微丸。结果以2%海藻酸钠-果胶溶液、0.7%壳聚糖溶液、1%CaCl_2溶液、pH6.0的壳聚糖-CaCl_2溶液,投药量4∶1(大黄-辅料)的处方制备丸芯,肠溶包衣增重30%,得包衣微丸。该微丸在人工胃液2h和小肠液3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01%和8.72%,在人工结肠液中4h累积释放率为92.58%。结论确定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初步实现了结肠靶向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