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运动一直是年轻人喜好的项目。但不当运动易造成肩袖损伤,影响上臂活动。本研究对比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与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02-01-2018-02-15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撕裂大小、年龄和Bigliani分型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全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每组39例。小切口组行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复术,全关节镜组行全关节镜下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2和24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1年肩部肌力(外旋、内旋、外展)恢复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内旋、外展)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结果全关节镜组术后12hVAS评分为(3.65±1.70)分,低于小切口组的(4.72±1.85)分,t=2.660,P=0.010;术后24hVAS评分为(1.21±0.73)分,低于小切口组的(1.86±1.05)分,t=3.174,P=0.002。术后1年全关节镜组肩部肌力外旋评分为(4.86±0.24)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57±0.35)分,t=4.268,P<0.001;内旋评分为(4.77±0.34)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50±0.46)分,t=2.948,P=0.004;外展评分为(4.63±0.28)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15±0.42)分,t=6.062,P<0.001。术前全关节镜组肩关节外旋(t=0.450,P=0.654)、内旋(t=0.280,P=0.781)、外展(t=0.192,P=0.848)活动度与小切口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全关节镜组肩关节外旋(t=0.457,P=0.649)、内旋(t=0.271,P=0.787)、外展(t=1.478,P=0.144)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全关节镜组功能评分为(8.41±2.67)分,高于小切口组的(6.84±2.16)分,t=2.855,P=0.006。前屈曲力量评分为(4.83±1.30)分,高于小切口组的(4.28±1.02)分,t=2.079,P=0.041。向前屈曲活动评分为(4.55±1.26)分,高于小切口组的(3.87±1.05)分,t=2.589,P=0.012。结论与小切口肩袖修复术相比,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可减轻术后疼痛,有效改善患者肩部肌力及肩关节活动,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刘银  曾伟 《现代保健》2013,(2):60-6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2011年2月收治25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手术均采用smith&nephew带线铆钉进行肩袖重建。采用UCLA术前术后肩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5个月。25例患者UCLA术前评分8~24分,平均(14.8±4.8)分;术后评分14~35分,平均(32.0±4.0)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7例。结论: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具有操作安全、较常规切开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在肩袖撕裂患者中采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肩袖撕裂患者进行对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仅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2006—01—2009—05行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56岁,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撕裂大小、肌腱回缩程度和质量。结果:根据UCLA评分,优23例(76.7%),良5例(16.7%),差2例(6.7%)。术后患者肌力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年龄、撕裂大小及回缩的程度等因素明显影响预后(P〈0.05);术前的病程、症状和关节活动范围对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创伤比较小,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正确操作及不断提高关节镜操作技术,并在选择患者时仔细考虑影响疗效的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直接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RCR)治疗肩袖损伤(RCT)并发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02-01-2022-06-30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RCT并发冻结肩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松解联合修复组(n=34)和单纯修复组(n=34)。单纯修复组在关节镜下单纯行RCR,松解联合修复组在关节镜下行直接松解术联合RCR。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量表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肌肉状况快速测定系统测量患者的肩关节(患肩)肌力情况、活动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松解联合修复组临床愈合率(97.06%)高于单纯修复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2,P<0.001;松解联合修复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53±0.79)分、(1.26±0.51)分,低于单纯修复组...  相似文献   

6.
黄成慧 《现代养生》2022,(2):181-182
目的 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用于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12月共129例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遵医开展早期肩关节制动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接受分阶段康复训练.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相似文献   

7.
单志欣 《医疗装备》2021,(3):102-103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试验组复发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运用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的疼痛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刘静  石莹 《医疗装备》2021,(4):132-133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及对肩关节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宝坻区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的97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侧外旋角度、主动前屈角度、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侧外旋角度、主动前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UCLA评分、A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利于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汤海峰 《医疗装备》2022,(24):15-18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以单排为主的缝合桥技术,试验组采用以双排为主的缝合桥技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肩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月内再撕脱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UCL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CL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外旋、前屈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外旋、前屈度数均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肩袖愈合患者采用聚焦冲击波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肩袖愈合患者共计31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焦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采用加州大学(美国)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98.71%)治疗优良率为9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后伸、前屈、外展活动度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伸(30.16±5.97)°、前屈(128.67±15.34)°、外展(118.24±16.49)°,高于对照组的(21.31±5.76)°、(111.24±14.32)°、(100.41±14.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疼痛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8.23±1.24)分、疼痛(7.96±1.13)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11)...  相似文献   

11.
雷昱 《医疗装备》2019,(13):11-1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的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施行手法分解+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试验组施行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4、8、12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术后4、8、12周ASES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采取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关节镜下行微创术肩袖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RAS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能够改善关节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将于关节镜辅助下实施切开治疗的45例设为A组,将开展全肩关节镜切开术的45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UCLA评分与ASE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V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与A组的6.67%则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肩关节镜切开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0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其进行分组,其中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的患者,有39例为对照组,另外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31.48±2.09)分、疼痛评分(1.19±0.28)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11.99±5.76)分、疼痛评分(3.47±1.09)分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7.44%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6.92%相比要高(P<0.05);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职能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再撕裂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修补,其效果确切,能有效避免患者的再次撕裂,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联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采取针刺联合PNF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各项得分和总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PNF技术可提高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李亮 《智慧健康》2023,(6):95-99
目的 根据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对老年肩袖伤的治疗特点,就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项目选择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临床中心2013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近40例老年肩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处理方法不同分成治疗组(运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和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每组20例,研究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UCLA评估、Constant评估、术中术后VAS疼痛评估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UCL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结果表明,手术各项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各项数据分析效果,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患者术前后结果差异相对地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对照显示,手术痛苦分数相比无差别(P>0.05),术后疼痛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肩袖伤的患者而言,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  相似文献   

17.
孔耀  郭洪敏  聂志奎 《现代保健》2013,(13):137-139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它的稳定性是由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肩袖所维持。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分别于肩关节的上、后及前方在肱骨解剖颈处形成的袖套状结构。肩袖对于肩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有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对肩关节有着巨大的影响。此类疾病最早是在1834年由Smith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后来Codman发现其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一种重要原因,这才被广泛重视。目前,肩袖损伤的分类主要有按损伤的外形及位置分类、按肩袖完整的破坏程度分类、根据累计肌腱的数目进行分类等,其中较为常用的分类是根据撕裂最大处的距离分为:小撕裂(距离〈1cm),中度撕裂(1~3cm),较大撕裂(3-5cm)及巨大撕裂(〉5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配合以超声波理疗(ultrasonic therapy)及关节松动术(joint loosening therapy)的综合康复疗法(ULM)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方法 采用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59例肩袖损伤病人,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及医患满意度等指标,分析疗效。 结果 57例肩伤患者完成6周的康复治疗,2例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肩关节日间痛可视化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89 ±1.53)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26 ±1.28)分,夜间痛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30 ±1.70)分降低至治疗后的(2.67 ±1.66)分,两者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39、14.712,P<0.01)。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由治疗前的(32.47 ±11.96)分提高到治疗后的(91.75 ±3.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5,P<0.01)。 结论 以MTT配合超声波理疗及关节松动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肩袖损伤的疗效较好,能全面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系统锻炼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接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锻炼,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肩袖损伤修复结局、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患肢肌肉力量、患肢肩关...  相似文献   

20.
唐治  周晟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83-184
目的 比较肩袖损伤的各个影像学的进展.方法 比较X线,CT,超声、MRI、关节镜对于肩袖损伤诊断价值.结果 X线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变.CT可能很好地观察关节骨性结构.超声操作方便、无创、费用低、准确率高、对肩袖撕裂术后随访有其独特的价值.磁共振是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关节镜被认为是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金标准".结论 MRI关节造影在操作时更简便,并结合了肩关节造影和常规MRI扫描的特点,产生"关节造影效果",使肌腱和关节腔内液体形成对比,能直观地观察肩袖肌腱的形态和信号改变,故应成为肩袖损伤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