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 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本院进行临床检查的胃间质瘤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以螺旋CT平扫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方式对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处于高危险度患者14例,处于中危险度患者20例,处于低危险度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MSCT平扫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析HCC病灶的密度分布情况。结果 动脉期、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平扫和门静脉期(P <0.05);联合诊断的病灶检出率为100.00%,高于平扫的65.26%(P <0.05)。HCC病灶在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结论 MS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显著提升HCC患者的病灶检出率,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直肠癌临床较常见,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利于手术顺利实施,本研究探讨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前、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06-01-2018-06-01于鹤壁市中医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80例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肿瘤类型、病灶位置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的符合率、CT检查T分期、N分期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进一步分析CT检查对结直肠癌分期的效果。结果 CT检查肿瘤类型、病灶位置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均为100.00%;CT检查对结直肠癌T分期的灵敏度为78.43%,特异度为55.17%,准确率为70.00%,阳性预测值为75.47%,阴性预测值为59.26%;CT检查对结直肠癌N分期的灵敏度为56.67%,特异度为78.00%,准确率为70.00%,阳性预测值为60.71%,阴性预测值为75.00%。结论 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定位定性准确率较高,TN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良好,在术前、术后评估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检查胃癌的影像特征,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63例患者,CT平扫可见胃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对于增厚广泛的患者,其图像中胃壁自然弧度并不可见,胃轮廓不清、壁僵硬,周围脂肪层模糊或不可见。CT三期增强扫描可见较佳的胃壁内外、胃腔内对比,且可较直观地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63例患者中,44例胃壁呈不均匀增厚,胃体内病灶突出于腔外,并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其中21例侵犯胰腺,6例侵犯肝脏,15例侵犯胃周淋巴结,2例侵犯其他部位;在门脉期、动脉期,大部分患者的病灶可见增强,其中49例门脉期病灶强化面积增大,2例胃壁呈三层结构。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总检出率、总诊断准确率及对胃窦、胃体部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病灶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捷 《医疗装备》2021,(3):24-2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和肝血管瘤(L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4例PHC和31例L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PHC和LH的诊断符合率及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在肝脓肿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肝脓肿诊断患者100例,按照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肝脓肿诊断患者采用CT三期增强扫描方法,观察组肝脓肿诊断患者采用MRI诊断方法,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观察组肝脓肿诊断患者在MRI诊断下炎症早期病变个数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MRI诊断下单发、多发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MRI诊断下肝左叶、肝右叶、肝左右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MRI诊断下脓肿平均直径低于对照组,两组肝脓肿诊断患者在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诊断方法下的炎症早期病变个数检出情况、单发和多发占比情况、发生部位占比情况、脓肿直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脓肿诊断患者在MRI诊断下炎症早期病变个数检出情况、单发和多发占比情况、发生部位占比情况、脓肿直径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4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53例,非肝癌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随机进行双盲阅图,若有疑义请全科会诊。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磁共振对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及≤3 cm病灶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外病灶检出率及>3 cm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68%,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83.78%;磁共振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6.23%,特异度为80.95%,准确度为91.89%;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对原发性肝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共振诊断肝内病灶及小病灶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效能,以及不同肺癌类型患者的CT征象及CT值.结果 88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70例,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结果 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况向将患者随机分为平扫组和增强组,每组各有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平扫组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平扫,而对增强组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疾病阳性率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扫组中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为32.00%;而增强组中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为84.00%,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为44.00%,即两组患者的急性胰腺炎阳性检出率无数据差异,p>0.05,而相对于平扫组,增强组中患者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增强CT扫描对于疾病检出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行MRI检查的86疑似胎盘植入(P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MRI表现.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比较MRI平扫、MRI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诊断PI上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在早期肺癌诊断中采取CT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选取68例,资料来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对所有患者实施CT动态增强扫描,同时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肺癌、肺炎、肺结核检出率(86.76%、8.8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诊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72例急诊腹部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在排除口服造影剂的情况下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CT图像,进行首次诊断。结果脾挫裂伤38例(脾包膜下血肿与脾挫裂伤并存),肝挫裂伤11例,肾挫裂伤8例(肝包膜下血肿与肝挫伤并存),肝内血肿1例,消化道破裂7例,小肠破裂及乙状结肠系膜损伤各3例,复合伤及大网膜囊撕裂各1例;72例腹部创伤患者中,CT首次诊断阴性27例,阳性45例,阳性率62.5%,其中实质脏器损伤13例,空腔脏器损伤5例,实质脏器合并空腔脏器损伤3例,仅见腹腔积液2例。首次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相比,发现假阳性2例,假阴性4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1%(41/45)、92.6%(25/27)、91.7%(66/72)。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诊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可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腹腔实质脏器的受损情况,减少病人X线受线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可应作为急诊腹部创伤检查的常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SCT(即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02例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病人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结果 用MSCT(多层螺旋CT)扫描的102例病人中,在肝中的癌结节一共被检查出123个,在处于延迟扫描的时期、处于门静脉扫描的时期、处于动脉扫描的时期、处于平扫的各被诊查出有96、89、112、62个病灶.确诊概率分别是:78.05%、72.36%、93.49%、50.40%.结论 MSCT(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很大,足目前更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T扫描,观察组实施增强CT扫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最小种植病灶面积、平均长度及宽度,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83.72%)高于对照组(58.14%)(P<0.05);观察组最小种植灶面积、平均长度、宽度[(1.25±0.64)cm2、(3.86±1.47)cm、(3.97±1.58)cm]均小于对照组[(2.73±0.92)cm2、(6.15±2.39)cm、(6.52±2.61)cm](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定位准确、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叶云 《中国卫生产业》2012,(33):118-119
目的分析CT影像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02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2例纵隔型肺癌患者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有17例患者纵隔型肺癌发生于前纵隔,14例患者原发癌部位位于中纵隔,11例位于后纵隔.患者肿块大小分布差异较大,其中,9例患者肿块小于2 cm,15例患者肿块大小介于2~3 cm,18例患者肿块大小超过3 cm.患者CT检查,肿块多数位于纵隔胸膜下,部分肿块与纵隔间界限模糊,分界清楚或模糊,肿块边缘呈不规则状,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有部分阻塞症状,纵隔淋巴结有肿大症状出现,增强后,肿块强化不均匀.结论 CT检查对于诊断及鉴别纵隔型肺癌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和价值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以及多期增强扫描。25ml/s和100ml分别为对比剂的注射速度和剂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的延迟时间分别为25-30s、55-65s和2-3min。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相比子宫肌,肌瘤密度在平扫时与之相当,增强扫描时肌瘤在实质期出现最大增强值。40例患者当中,7例为黏膜下肌瘤、11例为肌壁间肌瘤、16例为浆膜下肌瘤和6例为多发性肌瘤。结论:肌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可通过T检查探测出来,要想诊断出子宫肌瘤,CT增强扫描实质期是最可靠时期,在诊断不同类型子宫肌瘤上,CT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接受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72例,对72例患者均采取CT平扫及CT增强的两种检查方法,分析CT增强扫描和CT平扫的诊断特点并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准确率及检出率。结果 72例患者中结核性脑膜炎17例占23.6%,化脓性脑膜炎15例占20.8%,病毒性脑膜炎35例占48.6%;查体后显示以颈痛44例和伴有语言障碍40例为主,分别占61.1%和55.6%;临床表现以颅内高血压42例占58.3%,精神紊乱34例占47.2%,癫痫12例占16.7%,烦躁46例占63.9%,头痛50例占69.4%,发热48例占66.7%为主;对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的准确率和检出率进行比较,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为80.6%,检出率为88.9%;CT平扫的准确率为38.9%,检出率为47.2%;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和检出率高于CT平扫(P0.05)。结论 CT在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CT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