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痹痛康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痹痛康丸治疗,B组给予痹痛康丸治疗,C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3组疗程均为12周,3组分别于用药后4周、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12周时A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VAS疼痛评分、疲乏VAS评分、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ESR、CRP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和C组。结论痹痛康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活动、体征及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痹痛康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基础上用和不用痹痛康丸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32例患者随机分为痹痛康丸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治疗 12周。结果 :痹痛康丸组有效率为 88% ,对照组为 6 5 % ,两者有显著差异 ( P<0 .0 0 1)。除晨僵外 ,痹痛康丸组其它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和改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痹痛康丸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痹痛康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RA患者分别用来氟米特(Ⅰ组)和来氟米特联合痹痛康丸(Ⅱ组)治疗,疗程为12周,对2组用药后在4周、12周时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Ⅱ组在4周、12周时的总有效率、显效率、临床观察指标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Ⅰ组(P<0.05或0.01)。结论痹痛康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其机制可能是痹痛康丸对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痹痛康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痹痛康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 ,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扭体反应 ,弗氏 (Freund’s)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 ,观察痹痛康丸对 4种病理模型的作用。结果 :痹痛康丸 1g/kg、 2 g/kg时均能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和扭体反应、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并可抑制大鼠关节肿胀度。结论 :痹痛康丸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化瘀方,对照组加服活血化瘀方模拟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纤维蛋白原(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关节滑膜血管翳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73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2)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6.
痹痛康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痹痛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用弗氏(Fre 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观察病理改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 痹痛康治疗组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 .0 5 ) ,LP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 .0 1) ,同时治疗组病理改变得到控制,可见新生血管减少,炎症减轻,滑膜变薄。结论 痹痛康能够抑制滑膜炎症和血管的形成,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痹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痹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总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结果痹痛方总有效率97%,改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理化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痹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甲氨蝶呤(MTX)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50例RA患者随机分为MTX+针灸组(20例)和MTX组(30例),疗程3~5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TX+针灸有效率85%,起效时间较MTX组明显快,2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具有非药物性消炎作用,MTX联合针灸治疗RA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不增加,是治疗RA的合理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白芍总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26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口服MTX+TGP或MTX+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24周。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各项RA指标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8、12、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94%、98%和60%、85%、93%、9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RA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TGP联合MTX能明显改善RA患者病情,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15 mg/周;B组患者口服相同剂量的甲氨蝶呤,同时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每周2次。治疗12个月后,评价2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且B组优于A组;2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明显降低,且B组优于A组。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1.
痹痛舒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痹痛舒胶囊的确切疗效,了解该药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共47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56例口服痹痛舒胶囊;对照组117例口服芬必得胶囊.疗程7天.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两组疼痛疗效、疼痛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痹痛舒胶囊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在于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确切,优于对照药物芬必得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药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夏天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及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常规用药同时加用复方夏天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加用甲氨蝶呤。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血沉、血小板、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及抗MCV抗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MMP-3及TIMP-1)等指标变化,探讨药物起效的作用途径,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为91%,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2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降低患者血小板、握力改善及血清P选择素下降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夏天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并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痹痛安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痛安方是我院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经验方。2000年1月~2004年12月,笔采用痹痛安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帕夫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并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相关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的进行文献的检索和筛选工作,各自独立依据Jadad评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的提取工作,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4篇RCT,98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91例,对照组495例。3分的文献8篇,2分文献6篇。纳入研究组间基线均具有可比性。②针灸联和甲氨蝶呤组总有效率高于甲氨蝶呤组,两组均可根据病情加用相同的非甾体抗炎药。(RR=0.83 95%CI[0.78,0.88]);红细胞沉降率(ESR)(MD=-5.64 95%CI[-8.16,-3.12])、C反应蛋白(CRP)(SMD=-0.40 95%CI[-0.58,-0.22]);类风湿因子(RF)(SMD=-0.59 95%CI[-0.75,-0.42]);不良反应发生率(RR=1.74,95%CI[1.19,2.54])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甲氨蝶呤较甲氨蝶呤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有一定优势,由于受纳入文献研究质量限制和存在的发表偏倚影响,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痹症宁、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痹症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P<0.05),但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无差异;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SR、R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痹症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症状改善明显,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夹瘀证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夹瘀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时不同用药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扶他林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扶他林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压痛数、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缓解程度等)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2组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程度、RF、CRP、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梅透骨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夹瘀证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联用组予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联合帕夫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联用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64%,联用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帕夫林联合甲氨蝶呤更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水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复方当归注射液水针联合甲氨蝶呤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单纯内服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20例治以水针注射八邪穴配合甲氨蝶呤;药物组30例治以甲氨蝶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的变化。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药物组为83.3%。不良反应为10%及23.3%。结论 水针联合甲氨蝶呤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快且肿胀消退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患者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均口服甲氨蝶呤 ,甲组 7.5mg ,乙组 10mg ,丙组 15mg ,1次 /周 ,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 85 % ,乙组为 85 % ,丙组为 90 %。不良反应率依次为10 % ,3 5 % ,60 %。结论 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长期运用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