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体位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8月1日ICU收治的70例CRR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标准化体位干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血生化指标、非计划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滤器使用时间较长、输入压力报警发生次数较多、解除压力报警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干预前(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T、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非计划性下机、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s)及肢体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CRRT患者实施标准化体位干预,能有效减少输入压力报警的发生次数,延长滤器使用时间,改善患者凝血水平,降低非计划下机、拔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RRT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CRRT治疗能缓解病情,集束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性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效果,并分析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东莞市虎门医院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3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强化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非计划拔管预防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意外拔管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行强化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拔管,较好地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为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粟典  赵微 《当代护士》2022,29(2):52-5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相关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重症CRRT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低血糖发生率、预后转归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重症患者CRRT期间相关低血糖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改善病情,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性护理干预策略在减少ICU器官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意外拔管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意外拔管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夜间高危时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ICU患者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全面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非计划下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CRRT治疗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CRRT非计划下机率、血管通路通畅率、出血发生率、单个滤器使用寿命及CRRT每小时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CRRT非计划下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管通路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单个滤器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CRRT每小时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降低CRRT非计划下机率,提高CRR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延长滤器使用寿命,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败血症休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CRRT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败血症休克患者6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存活情况、整体病情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败血症休克CRRT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情,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阶段行为改变为指导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7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阶段行为改变为指导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血尿酸水平,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BAI评分、BDI评分、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ESCA、HPLP-Ⅱ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痛风患者实施阶段行为改变为指导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睡眠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24h及入院1周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入院1周的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患者入院24h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入院1周的PSQI评分比较,对照组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入院1周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病人非计划重返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回顾选取2016—2019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综合ICU转出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重返,将其分为重返组和未重返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 542例病人,其中72 h内非计划重返ICU者92例,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为2.02%;其中24 h内和48 h内重返者共计74例,占重返人数的80.40%;非计划重返的主要原因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付费方式(OR=2.109)、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OR=1.069)、ICU住院时间(OR=1.033)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2.332)是综合ICU病人72 h内非计划重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合ICU转出病人以24 h和48 h内非计划重返者居多,付费方式、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病人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管理者应将非计划重返ICU发...  相似文献   

11.
刘亚男  陶星星  崔丽娟 《妇幼护理》2023,3(13):3226-3228
目的 探讨综合 ICU 中辅以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 ICU 治疗的患者 100 例, 以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比对护理效果、 治疗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期异常情况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入住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 治 疗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入住于医院ICU的重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加用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应用于ICU重症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重症留置胃管患者负性心理及非计划拔管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脑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清醒,存在吞咽困难,入院后均给予留置胃管)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对照组出现非计划拔管7例,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未出现非计划拔管,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重症留置胃管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使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同时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等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健康教育视频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自制健康教育视频结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APACHE-Ⅱ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健康教育视频结合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滤器使用情况以及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低体温、体外循环凝血、酸碱度失衡、出血、低血压、水电解质失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个滤器使用时间、滤器使用总时间以及24 h使用滤器个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危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的并发症,减少滤器更换,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改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局,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ICU机械械通气治疗患者,均予以CRRT治疗。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征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影响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cr、BUN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堵管发生率、28 d病死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能缓解患者病情,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吴洁 《全科护理》2021,19(1):102-104
目的:探讨“网式”控制管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病人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入院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院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干预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病人治疗满意率及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能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发生,改善病人病情及预后,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协作策略护理干预在支气管镜下治疗大叶性肺炎(S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协作策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依从性、时间指标、不同时间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文版(PedsQLTM)]。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PedsQLTM评分高于入院次日(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作策略护理能够改善支气管镜下治疗SP患儿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护理不依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泰安巿优抚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分别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常规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P<0.05)。干预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评分中责任心和计划性、个人生活自理、家庭职能等各项内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