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脑电图(REEG)与动态脑电图(A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提高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医院神经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脑电图组(REEG)和动态脑电图组(AEEG),每组各35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毒性脑炎组.结果 REEG组发现异常18例,异常率为51.4%,AEEG组发现异常30例,异常率为85.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EG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毒性脑炎组中异常脑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30.0%、58.3%和61.5%,轻度与中、重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和重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EG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毒性脑炎组中异常脑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70.0%、83.3%和100.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中的检出率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脑电图(EEG)可以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辅助诊断,其中AEEG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REE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特点,并与其脑脊液、头颅CT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 病毒性脑炎早期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头颅CT,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严重者EEG呈中重度异常,病情轻者EEG呈轻中度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电图呈重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差,脑电图呈轻中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图、脑脊液和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18例,分别做脑电图、脑脊液、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种检测方法中脑电图检查阳性率最高,占98.3%;脑脊液检查阳性率占57.6%,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阳性率最低,占27.1%,三者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6.55,P<0.01)。结论脑电图检查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率较高,优于脑脊液和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结合脑脊液、脑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并经临床确诊的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和我们常规的脑电图检查(REEG)这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REEG痫样放电检出率(30.00%)和脑电图异常率(50.0%)相较于AEEG(80.0%、70.0%)都要低上一些,其差异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监测脑电图正常8例并没有后遗症和死亡的现象出现,脑电图异常程度与预后大致是平行的;在这中间有48例痫样放电清醒时出现17例,睡眠中出现31例,其差异句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脑电图检查REEG相比较来说,AEEG监测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的检测更为敏感,能够更准确进行预后评估,其检测结果和临床病情、预后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评估预后程度及判断疾病严重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许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85-2986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在临床诊断和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2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CT、MRI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脑脊液异常45例,CT异常24例,MRI异常32例,脑电图(EEG)异常127例,异常率最高且程度与病情发展相一致,持续时间较长。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早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积累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脑脊液和脑电图的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同时根据脑电图诊断结果,以脑电图异常程度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脑电图与脑脊液的阳性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40,P0.05);脑电图与CT的阳性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9,P0.05)。脑电图异常者,轻、中、重度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45%、71.4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者实施脑电图监测,能在发病早期发现异常状况,能为早期诊断提供更具客观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均予以常规脑电图检查及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率,以及不同预后患儿的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结果 24 h动态脑电图的异常率为78.95%,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的55.26%(P<0.05)。残疾/死亡患儿的24 h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100.00%,显著高于痊愈患儿的73.33%(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可为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32例确诊埃可病毒脑炎患儿的脑脊液和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患儿临床体征,行脑脊液白细胞、蛋白定性、糖、氯化物检验及细菌培养,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头痛症状,多有呕吐(94.7%),头晕、烦躁不安和腹泻较少;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均增高,63.6%为(100~499)×106/L,(10~99)×106/L和(500~999)×106/L各占17.4%,以淋巴细胞为主;有87例(65.9%)脑电图显示异常,其中轻度异常占34.5%,中度48.3%,重度17.2%。结论对临床疑似埃可病毒脑炎患儿,如果脑电图正常,应尽早做脑脊液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性脑炎(Epstein-Barr virus encephalitis,EBE)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多重PCR方法检测脑脊液确诊35例EBE和96例病原分别为肠道病毒(EV)、疱疹病毒(HSV)Ⅰ、Ⅱ型或巨细胞病毒(CMV)脑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E脑脊液恢复时间、IgG蛋白定量和热程与其它病毒性脑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EBE在头痛和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上与其他病毒性脑炎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和脑脊液改变方面,EBE与HSV脑炎相似,但较其它病毒性脑炎改变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EBE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重,临床上具有易迁延特点,免疫性损害可能是EBE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在病毒性脑炎发病过程中对脑损害的意义.方法 选择4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毒性脑炎组)和同期住院治疗的4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VE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0 ~ 584)×106/L,对照组为(0~200)×106/L.两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物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10±31.22) mmol/L比(123.80±6.32) mmol/L](P=0.006).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混合细胞学反应6例,占14.3%( 6/42).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为25.04 ~ 47.97 (28.37±6.09) ng/L,对照组为25.04~29.64( 26.03±0.90)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P=0.018).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VEGF水平为88.84~143.77(96.24±13.38) ng/L,对照组为89.15 ~96.18(90.67±1.7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11).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及VEGF水平增高均可以支持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会强 《药物与人》2014,(2S):54-5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年龄≥50岁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对脑电图、头颅MRI及脑脊液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14例,意识障碍17例,抽搐15例,头痛13例,精神症状18例,辅助检查:脑电图阳性率为85%,头颅MRI阳性率为36.84%,腰穿脑脊液阳性率为52.94%。结论:中老年人病毒性脑炎首发症状多以精神症状、抽搐及意识障碍居多,EEG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小儿病毒性脑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病毒学,脑电图改变做初步探讨,发现:(1)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的临床表现中,意识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单纯疱疹病毒脑炎(NHSSE),提示的病原学诊断对于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为84.3%(70/83),说明病毒性脑炎患者大多数有脑电图改变,但脑电图的改变与疾病的轻重并不呈完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源性粪便标志物粪便钙卫蛋白(FC)检测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28孕周的35例有NEC表现的VLBW儿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EC组,按照是否确诊为NEC,将其进一步分为确诊NEC亚组(n=15)和疑似NEC亚组(n=20)。选择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同期收治的30例喂养不耐受VLBW儿纳入喂养不耐受组(n=30),以及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同期收治的无胃肠道症状且喂养情况良好的30例VLBW儿纳入对照组(n=30)。4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质量等一般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4组VLBW儿FC水平及大便隐血(OB)进行检测,并对4组VLBW儿FC水平及OB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确诊NEC亚组早期和极期FC水平较对照组F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8.44;P<0.05),确诊NEC亚组极期FC水平较早期和恢复期明显升高,且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63,P<0.05),喂养不耐受组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0.05)。确诊NEC亚组患儿极期OB阳性检出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9,P<0.05),确诊NEC亚组早期和恢复期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03, 0.000;P>0.05)。疑似NEC亚组疑似期和恢复期及喂养不耐受组OB阳性检出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0.000,0.185;P>0.05)。 结论FC水平检测比OB检测在NEC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灵敏度,可以作为VLBW儿NEC的诊断、严重程度判断及疗效预测的有效指标,同时还可以作为NEC与喂养不耐受患儿相鉴别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2型糖尿病疑似合并CHD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CAG检查和诊断分析,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为CHD阳性71例,阴性55例,C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心电图诊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98,χ2=5.939,χ2=15.930,χ2=11.870;P<0.05);CCTA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CH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1。结论:CCTA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冠状动脉清晰度,对血管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8年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体检资料,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14—2018年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年平均检出率为19.38%,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05,P<0.05);超重年平均检出率为13.15%,无明显变化趋势(χ2=5.18,P>0.05);肥胖年平均检出率为17.6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43,P<0.05)。中小学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869和140.206,P值均<0.05);中学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3.911、26.449,P<0.05),小学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71.976、129.489,P<0.05)。结论:上海市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并存,近年来营养不良问题有上升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及血清PCT、CK-BB、LDH含量变化,以分析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及鉴别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颅内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45例,病毒性脑炎55例,另选同期住院的45例热性惊厥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与静脉血,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PCT、CK-BB、LDH水平。结果 急性期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清中PCT含量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清中PC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及脑脊液中CK-BB、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化脓性脑膜炎组LDH水平较病毒性脑膜炎高(P<0.05),血清中,化脓性和病毒性脑膜炎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PCT、CK-BB、LDH含量均较病毒性脑膜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脑脊液与血清P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及临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病早期脑电图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分析以及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脑电图异常率98.8%;脑脊液细胞学分析异常者78.2%;血清柯萨基B组病毒IgM抗体阳性39.3%,EB病毒IgM抗体阳性38.1%。[结论]本组病毒性脑炎主要由柯萨基B组病毒及EB病毒引起,脑电图及脑脊液细胞学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等检查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行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以鉴别三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90.67%,显著高于脑电图检查的78.67%和颅脑CT检查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4.00%和6.67%,均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的12.00%和16.00%以及颅脑CT检查的37.33%和5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各有其优缺点,临床确诊时应选择多种方式联合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放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放射科常规检查,其中实验组在此之上选用多层螺旋CT方法检查,参照组应用X射线胸片方法检查,比较两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准确情况、漏诊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94.2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诊断准确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51,P<0.05)。实验组的漏诊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漏诊率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82,P<0.05);实验组误诊率为5.71%,低于参照组的误诊率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4,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放射诊断中进行多层螺旋CT方法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出现,为后续及时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的普通组24例和重症组16例患儿,采用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进行16导床旁脑电图描记.结果 脑电图显示普通组正常、边缘状态、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分别为16.7%、8.3%、50.0%、25.0%;重症组轻、中、重度异常分别占6.2%、62.5%和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脑电图提示轻、中度异常,重症组脑电图均提示中、重度异常.结论 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临床表现越重,脑电波越差,痫样放电频率越高,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伴发癫痫在疾病急性期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