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7月起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2016年7月-12月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2016年1月-6月之间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儿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品管前活动实施前,护患救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流程,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我院2020年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改善前的54.57降至41.06,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提高查找灭菌监测数据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8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种灭菌监测数据记录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记录2016年8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在规定时间内查找151份不同时间段的灭菌监测记录数据准确率;采用现况调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现况影响因素有:监测记录单设计有缺陷、监测记录繁琐、存放无序、查找人员心理因素等。根据现况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记录实施后灭菌监测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查找的准确率及各现况影响因素,并与品管圈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实施后,灭菌监测数据查找的速度及准确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现况影响因素较实施前减少(P0.05);各要因发生例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对品管圈管理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精神等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使各项灭菌监测记录更加规范简洁,便于存放及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灭菌物品质量追溯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诊疗中执行“一室一患”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05月~2015年10月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影响门诊各诊室执行“一室一患”的原因,制定并应用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效果。结果:我院门诊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诊室“一室一患”执行率明显提高。由77.8%提升至87.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一室一患”执行率,改善了门诊就医秩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我院在2014年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8月-2014年8月)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门诊输液室的管理质量,同时能够提升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方法:我科品管圈小组于2013年7月13日成立,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对我院特需病房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率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败率由8%下降到3.3%。经过解决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特需病房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率降低,提高了护士自信心。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特需病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促进了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儿科"品管圈"组织,运用PDCA循环,针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24内更换敷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从62%降至33%,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病房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病房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针对药方管理问题,通过实施品管圈,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制定、实施对策,以提高病房药房管理水平.结果 与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相比,出院带药差错数每周11.25件下降到4.75件,改善后的值为4.75件/周,明显低于目标值(5.0件/周),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标率为100.0%,进步率为57.8%.结论 在病房药房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增强了药房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差错事例大幅度减少,同时也增强了工作团队的凝聚力,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方法我院儿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儿科护士工作能力和逾时下班的具体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进行合理改进。评价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调查实施后护士逾时下班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逾时下班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增强护士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降低护士逾时下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3500个无菌器械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室严格按照品管圈的活动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讲解,确定培训主题,通过对现状科学把握,尽可能对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问题剖析,并制定管理对策,采取一定方式对以往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最后对该项目实施前后的缺陷包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项目后,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使器械缺陷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结论:品管圈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器械缺陷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流程,针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我院2020年10月的平均住院日由改善前的10.5天缩短至8.5天。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2.
李林梅 《医疗装备》2014,(12):69-70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术中压疮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由3%降至1.7%.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手术室压疮管理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手术室压疮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不良事件管理中运用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起开始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妇科不良事件管理中,对比同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相比同期不良事件发生率(12.06%),实行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44%)明显降低(X^2=16.7,P=0.00),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X^2=23.9,P=O.00)。结论:在妇科病房实行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鼻饲过程床头抬高正确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鼻饲喂食患者为观察对象,2018年9月1-30日(品管圈管理前)收治的患者,普通病房鼻饲176次,无家属陪伴病房鼻饲216次;2018年10月14日-11月14日(品管圈管理后)收治的患者,普通病房鼻饲191次,无家属陪伴病房鼻饲214次。成立品管圈小组后,找出床头抬高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鼻饲喂养过程床头抬高正确率。结果普通病房品管圈管理后鼻饲床头抬高正确率为71.20%,高于品管圈管理前的40.34%;无家属陪伴病房品管圈管理后鼻饲床头抬高正确率为76.17%,高于品管圈管理前的59.09%;改善后,普通病房和无家属陪伴病房,品管圈管理后鼻饲床头抬高正确率均高于品管圈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病房鼻饲喂养过程床头抬高正确率,保障了患者鼻饲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9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情况,与2015年9月-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期)间配置工作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冲配错误、放归错误、配送错误是常见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差错种类,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对提高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愉  马小霞  王佳丽 《现代养生》2014,(22):168-168
目的: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方法 :我科品管圈小组于2013年7月13日成立,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对我院特需病房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率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败率由8%下降到3.3%。经过解决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特需病房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率降低,提高了护士自信心。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特需病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促进了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模式的管理过程当中,品管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存在的各种风险,还有效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明显上升,因此品管圈护理的管理模式效果比常规手术室护理的管理模式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在我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品管圈活动前后76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活动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展开后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并发症明显减少,从45.95%降至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40例护士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分别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血糖仪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活动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后,其能够使护士的知识知晓率获得进一步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活动前沟通协调、幸福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信心评分相比,活动后均明显偏高(P<0.05);与活动前便携式血糖仪规范使用率和管理满意度相比,活动后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在实行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护士对血糖仪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85-386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5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仅接受传统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促进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