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伪刺激,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PANSS、MMSE、PSQI评分、血清CRP、Hcy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阴性症状评分、PANSS评分总分、MMSE评分、血清CRP、Hc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在保证患者良好安全性的同时,能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能降低患者血清CRP、Hcy水平,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诊的失眠患者中选出13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五音疗法,观察组在五音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57%,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PSQI各个方面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肯定,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6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变化、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YBOC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 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7):887-88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GI评分和PANSS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的CGI评分和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仪辅助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于医院骨科就诊的84例SCI后中枢性疼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综合性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仪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感觉项总分(PRI-S),疼痛情感项总分(PRI-A)、现实疼痛指数(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PRI-S、VAS及P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辅助治疗SCI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青少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联合助眠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青少年睡眠习惯问卷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青少年睡眠习惯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青少年睡眠习惯问卷评分均改善,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抑郁和睡眠障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电生理各项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粤北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坦度螺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神经电生理各项指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1.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PSQI评分及血浆Cor、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2靶潜伏期、失匹配负波(MMN)潜伏期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MMN波幅、血浆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的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  相似文献   

8.
黄宾 《现代养生》2022,(22):1960-1963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PSD患者86例,按照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受教育年限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进行心理、认知及康复干预,同时采用氟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工作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VS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1 Hz伪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1 Hz真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幻听症状、精神病理症状以及总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听症状改善主要表现在:观察组患者的幻听声音大小以及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症状和意志活动方面的阴性症状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z的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效果显著,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配合经颅磁刺激对不同年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行CCRT配合经颅磁刺激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对照组(n=40,年龄>40岁)和观察组(n=40,年龄<40岁),对比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认知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CRT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可以明显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情况,并且伴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临床病症也会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张丹丹  赵嫦莹  杨访  张意辉 《智慧健康》2022,(29):110-113+218
目的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与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诊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35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为期8周。对比两组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脑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最大峰值流速(V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予以盐酸多奈哌齐与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婴幼儿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睡眠障碍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剂)和观察组(重复经颅磁刺激),每组30例。运用多导睡眠图、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睡眠参数中SL、ATA、AT、S1指标均下降(P<0.05),TST、SE、S3、REMS数值上升(P<0.05);两组TIB、RL、S2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婴幼儿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提高脑外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3月入选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总分分别为(8.10±1.07)分、(3.15±0.34)分、(1.96±0.40)分、(6.32±2.08)分、(21.09±5.17)分,高于对照组(6.17±1.54)分、(2.09±0.28)分、(1.49±0.32)分、(4.59±1.39)分、(16.28±4.29)分,对比两组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BMI评分和生活能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评分、生活能力分别为(58.27±13.14)分、(83.26±2.74)分,均高于对照组(45.18±9.72)分、(78.2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伴有头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颅磁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注意多动缺陷筛查表(SNAP-IV)评分、视听整合持续测试(IVA-CPT)评分、ACTH水平、Co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行为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及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左侧偏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比较两组的偏侧忽略症状(CBIT-HK)评分、视觉电生理情况、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CBIT-HK评分和视觉电生理波幅均高于治疗前,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CBIT-HK评分和视觉电生理波幅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MA、 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MA、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症状及视觉电生理情况,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通过更为有效的抑郁症治疗办法,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度洛西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即采用度洛西汀药物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副作用,并根据两组治疗效果,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改善明显,具备治疗优势,应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8例(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9例为一组。对照组抑郁症患者使用曲舍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曲舍林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2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情况评分。结果:治疗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65.52%),P值小于0.05。结论:曲舍林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并发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发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多种感觉刺激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5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功能、MEP波幅及CMC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的74.00%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步行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患侧步幅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患侧下肢支撑期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侧下肢摆动期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EP波幅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和高低频结合组,每组31例,低频组接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组接受高频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低频组先接受低频组参数刺激,再接受高频组参数刺激,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FMA和BI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高低频结合组FMA、BI评分均高于高频、低频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均良好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给予氟西汀+认知行为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自杀倾向, 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治疗后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类型。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无残留症状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可有效改善其抑郁残留症状, 提高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降低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