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价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9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5例完全消退,2例消退率≥50%,2例消退率25%~50%。均未发生脑栓塞、肺栓塞、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面型及功能保存良好。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7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密切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变化进行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 6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能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栓塞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3月至2004年11月,具有完整影像资料的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患者37例(上颌骨6例,下颌骨31例),其中21例单纯行介入栓塞治疗,16例行手术治疗。采用的栓塞材料主要为附凝血棉纤毛的弹簧圈、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NBCA)。手术方式分别采用颌骨的部分切除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病变搔刮术。结果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在X线平片上呈现多种表现,如囊状、骨小梁粗糙及“皂泡样”改变,多伴下颌神经管的扩张;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改变,呈不同形式即单囊状和多囊状骨吸收。MRI可见颌骨体或升支部异常信号影,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其间可见流空信号影。血管造影可见颌骨内的异常血管团(又称“静脉池”)。上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均呈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下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中的26例呈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5例呈动脉畸形。在17例经动、静脉双路栓塞治疗的动静脉畸形和4例行动脉栓塞的颌骨动脉畸形中,16例急性出血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5例慢性渗血者栓塞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不全栓塞后再出血行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治疗后分别随访4~59个月,均未发现有口腔内渗血或出血。在随访的X线片上,病灶区可见新骨形成。结论颌骨高流速血管畸形无明确的X线平片特征,MRI和数字化血管造影(DSA)对其有特异性诊断意义。对动静脉畸形应行动、静脉的双路栓塞治疗,对动脉畸形应行供血动脉的超选择NBCA栓塞。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血管畸形动脉栓塞术后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9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技术治疗颌面部血管畸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有关共临床病理学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我科自1996年起采用真丝微粒经动脉栓塞治疗血管畸形8例,效果满意。其中4例不同阶段手术切除瘤体整形,现将病理学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回材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见表1)。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先进行数字减影(DSA)检查,确定血管病变类型及供血动脉,经导管推入剪碎的1号真丝线微粒(500pm),边栓塞达造影观察直至血管畸形病变影像完全消失。间隔一定时间后近行手术。常规固定手术切除的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颌面部创伤性动静脉畸形(AVMs)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6-2011年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收治5例颌面部创伤性AVMs患者,根据病程及病变累及范围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创伤性AVMs;2例急性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3例慢性动静脉畸形采用动脉血管内无水乙醇栓塞加局部穿刺无水乙醇栓塞的治疗方法(双介入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0.5~6年的随访,手术治疗2例治愈;“双介入治疗”2例治愈,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动脉血管内无水乙醇栓塞加局部穿刺无水乙醇栓塞治疗是治疗创伤性AVMs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才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颌面部动静脉畸形DSA检查,明确病变和主要供血动脉,选择性注入栓塞剂以减少或阻断患区血供,5-7d后再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经术前辅助性栓塞,7例术中平均失血量550mL,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根治性切除后经半年至6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术前辅助性动脉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低手术难度,为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根治性切除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和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7例颌面部动静脉畸形行DSA检查 ,明确病变范围和主要供血动脉 ,选择性注入栓塞剂以减少或阻断患区血供 ,5~ 7d后再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果 :经术前辅助性栓塞 ,7例术中平均失血量 5 5 0mL ,明显低于传统手术 ,根治性切除后经半年至 6年随访 ,未见复发。结论 :术前辅助性动脉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减低手术难度 ,为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根治性切除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颈外动脉结扎后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经验.方法 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7例颈外动脉结扎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颞浅动脉逆行栓塞治疗.治疗前行血管造影,详尽了解包括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情况.介入治疗采用颞浅动脉切开、逆行引入管腔外经为4F(1F=0.333 mm)的动脉鞘进行栓塞,栓塞材料选用不可吸收组织胶--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结果 7例均成功进行双侧颈动脉、椎动脉以及甲状颈干的血管造影,造影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颈外动脉阻断后的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仍呈异常血管团样改变,颈部回流静脉提前显示.血管造影所见:颈外动脉阻断后,病变由颈内动脉的眼动脉供血;椎动脉通过枕动脉与结扎远端的颈外动脉相通;甲状颈干增粗并为病变供血;健侧的颈外动脉扩张后为患侧供血.结论 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严禁行颈外动脉永久性结扎,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相反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同时使该类病变的介入治疗风险加大.颞浅动脉切开、逆行栓塞是有效的治疗途径,适于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且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双介入法"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总结直接穿刺“静脉池“栓塞结合动脉血管内栓塞的“双介入法“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1999年10月-2001年11月收治的颌骨动静脉畸形7例,行永久性栓塞治疗。采用的栓塞材料为附凝血棉纤毛的螺圈和聚乙烯醇泡沫微粒。数字减影的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 V3000下完成。结果 7例颌骨动静脉畸形中4例急性出血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3例慢性渗血的颌骨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后,有效地控制了渗血。栓塞后分别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现有口腔内渗血或出血。在随访的X线片上,病灶区内可见新骨形成。结论“双介入法“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22例面颈部动静脉畸形病例,应用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进行治疗。其中15例患者给予单纯经皮穿刺直接注射治疗,2例患者除原发灶区经皮穿刺直接注射外,同时行面动脉注射治疗,6例患者栓塞硬化治疗完成后,手术切除病变区增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及残余病变。治疗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CTA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28岁)。18例(81.8%)患者病变消退率大于90%,4例(18.2%)病变消退率大于50%。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发白或青紫色改变,提示组织缺血或回流受阻。1例患者额部出现皮肤浅层坏死,局部形成薄痂;2例患者出现唇黏膜浅溃疡,均自行愈合。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变继续生长。结论: 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用于治疗面颈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尤其对局限性扩张型动静脉畸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血管畸形诊断、分类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110例颌面部血管畸形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特点,将其分为高流速病变和低流速病变。对DSA检查证实为高流速血管畸形者,常规行供血动脉栓塞治疗。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10例血管畸形中,67例二维显示形态不规则的网格状混合性回声,部分伴强回声静脉石,多谱勒显示彩色血流稀少或较丰富,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PSV)平均为(28.53±8.1)cm/s,超声诊断为低流速血管畸形。43例显示72条供血动脉增粗,病变内血流信号极丰富,PSV平均为(144.53±38.9)cm/s,呈低阻动脉型频谱,超声诊断为高流速血管畸形。经DSA检查或术后病理证实,高流速和低流速病变的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02%。43例高流速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全部行栓塞治疗,栓塞前、后的PSV分别为(144.53±38.9)cm/s和(86.2±36.3)cm/s,阻力指数(RI)分别为(0.55±0.04)和(0.80±0.05)(P均〈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对血管畸形病变做出较正确的诊断和分类,对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动脉栓塞术后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收治的1例上颌骨动静脉畸形病例并结合文献予以临床分析,以探讨上颌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该病例经栓塞右侧颌内动脉及右侧颞浅动脉分支,复查无复发,颌面部肿胀减轻。因此,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栓塞后对瘤体进行刮治或硬化剂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治疗儿童期上、下颌骨动静脉畸形治疗后血管复通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例儿童期颌骨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26个月以上的颌骨AVM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颌骨骨腔内骨蜡填塞联合拔牙术,并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术(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AVM治疗后存在血管复通。对出现血管复通的患者,再次施以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联合颌骨骨腔内骨蜡填塞及拔牙(如有必要)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随访5~14个月,平均9.5个月,均预后良好,无治疗后搏动感存在或出血。结论儿童期颌骨AVM综合治疗后,极少病例出现治疗后血管复通,再次应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联合颌骨骨腔内骨蜡填塞以及拔牙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耳廓血管瘤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廓血管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 13例耳廓血管瘤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及组织形态学。结果  13例患者中 ,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后无复发 ,10例动静脉畸形采用手术结合术前栓塞的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血管造影可明确动静脉畸形中供血动脉来源。结论 耳廓血管畸形常合并其他部位血管畸形 ;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是重要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手术切除结合术前辅助栓塞是治愈动静脉畸形的最有效手段。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DSA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颌骨动静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表现特征。方法:具有完整DSA资料的凳骨动静脉畸形患者12例,其中上颌骨5例,下颌骨7例。数字减影的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00下完成,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分别于颈内动脉、颈外动造影和供应动脉的超选择造影。结果:上、下颌骨动静脉畸形分别表现为上凳牙槽骨后部和上颌升支或体部近磨牙、前磨牙区的异常血管闭,动脉造影时该血管闭出现在动脉的早、中期,并持续到静脉晚期。上凳骨动静脉畸开的主要供应动脉为上凳动脉的上牙槽后动脉,并发上颌部软组织病变时,可伴有面横动脉、眶下动脉和面动脉供血。下 骨动静脉畸形的供应动主要为上凳动脉的下牙槽动脉支。下牙槽动脉支的超选择造影时,可见下牙槽动脉以多个纤维分支形式供应“静脉池”。结论: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明确诊断及介入治疗必须经过DSA来完成,其中颌骨内的“静脉池”是病变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额瓣整复口内衬里,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供瓣区植皮影响额部美观,不少人反对此法。多数学者未注意翻起额瓣的解剖平面,有的为保护瓣的血供而提倡解剖应深达额骨,有的认为有可能在额肌浅面翻起皮瓣以减少额部的继发畸形。解剖对面神经额支和颞浅动脉前支的解剖研究不易在标本室获得,且尸体标本上  相似文献   

17.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直接穿刺结合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收治凳骨动静脉畸形患者6例,均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采用的栓塞材料为附凝血棉纤毛的螺圈,聚乙烯醇泡沫微粒和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0下完成。结果6例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4,例急性出血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1例慢性渗血的右下 骨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拔除松动的右下凳第一磨牙,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另1例伴局部软组织搏动性膨隆的上凳骨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后膨隆的搏动性得到明显改善,栓塞治疗后分别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现有口腔内渗血或出血。随访的X线片上,病灶区可见新骨形成。结论:局部穿刺结合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颌骨动静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虽然临床少见,但处理十分棘手。本文论述了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自然发展病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策略,从理论上探讨了单纯供血动脉栓塞或结扎不仅不能治疗动静脉畸形,还会加速病变的发展,为进一步血管内超选择治疗带来困难。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严禁行颈外动脉或供血动脉的结扎或堵塞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9.
Yakes教授是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前任主席,世界著名的血管神经介入治疗专家。早在80年代中期,Yakes教授等就致力于无水乙醇栓塞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的研究工作。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终于获得成功。目前,无水乙醇栓塞治疗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已经被世界广泛接受并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20.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因其病变广泛、血供丰富,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颌面部AVM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接诊1例颌面部巨大AVM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