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干预+氯吡格雷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χ~2=6.18,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TNF-α、hs-CRP、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NO、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脂联合抗栓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降脂。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比76.7%,P<0.05),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比13.3%,P<0.05);2组治疗后血脂与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调脂联合抗栓治疗冠心病能够降低炎性因子对心肌的损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的预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以及黏膜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E/A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S,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及各项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于对照组(P <0.05),而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较治疗后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 <0.05),且观察组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tNOS)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牙龈出血和粘膜出血等副作用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较高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安全性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及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EV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胃肠道反应、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增强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降低猝死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吕伟娟  章晓峰  侯兰 《系统医学》2023,(17):132-13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26)。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服用阿托伐他汀20...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83-188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多酚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两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FGF水平、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能提高神经功能,降低血清b FGF、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院就诊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中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R值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下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倍他乐克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FS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IF、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I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内科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每组49例。用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脂、血糖、心功能,并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降脂效果,加快血脂水平复常,减轻心功能损害,且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联合黄连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口服依折麦布,观察组还给予口服黄连素胶囊。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P0.05);2组治疗后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黄连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给予依折麦布,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水平、CHADS2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HADS2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TnT、P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疗效显著,能保护心肌功能,降低栓塞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59-260
选取我院收治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后的一周、两周、三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纯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氯吡格雷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及血管内皮细胞(CEC)数及心功能等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 WF及CE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有效下调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血管血友病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数,提高心功能指标值,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比对照组70.00%(28/40)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比治疗前高,内皮素、丙二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结合氯吡格雷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89-1890
目的探究给予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治疗2w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比较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治疗2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并可有效增强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提升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