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肌骨超声诊断风湿关节炎(RA),并分析肌骨超声滑膜参数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为早期评估RA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病情进展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文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54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静止期RA患者)和观察组(98例,活动期RA患者);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DAS28)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活动期组(33例,≤2.6分DAS28评分<3.2分)、中活动期组(35例,≤3.2分DAS28评分≤5.1分)、高活动期组(30例,DAS28评分>5.1分)。比较对照组、低活动期组、中活动期组、高活动期组患者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评分、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肌骨超声滑膜参数(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内动脉RI值)与血清ESR、CRP、MMP-3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低、中、高活动期组患者的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评分及ESR、血清CR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A)的诊断意义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殊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选取41例表现相同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患者,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所有患者的滑膜增生、软组织肿胀、腱鞘炎、骨侵蚀、滑囊骨化及痛风石等表现进行检查,并对其骨膜上血流情况和炎症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腱鞘炎、骨侵蚀的发生更易出现于非GA患者中,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痛风石、平行线、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点一个或以上表现诊断GA的特异性是91.8%,敏感性是64.1%,ROCAUC值为0.737。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影像显示关节内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及韧带内高回声点对痛风性关节炎(GA)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应用肌骨超声进行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的63例患者,所选对象均经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检查确诊,依照患者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将所选对象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应用肌骨超声对患者骨骼、肌肉等进行超声诊断.结果:活动期组患者软骨厚度小于缓解期组患者,积液厚度、滑膜厚度大于缓解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TNF-α、CRP及超声评分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检查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在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医院确诊的50例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5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列为A组和B组,两组均安排开展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组间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检出率以及血流分级情况,同时根据A组的活动度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在老年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4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受累关节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发作患者痛风石、滑膜炎、骨侵蚀、积液、双规征特征均低于对既往受累患者(P0.05),但2种以上患者例数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在老年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名无发育异常与关节肿痛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测量第1~5近端指间关节、第1~5掌指关节、腕关节等22个手部关节,记录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组有无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手部不同关节滑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血流信号62例,合计536个关节,包括Ⅰ级血流信号336个关节、Ⅱ级血流信号187个关节、Ⅲ级血流信号13个关节。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关节积液59例,累及437个关节;软骨破坏40例,累及312个关节;骨质侵蚀26例,累及109个关节。结论高频超声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阶段发现滑膜增生、滑膜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等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髌上囊滑膜炎疗效评价及与风湿病活动期血清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32例(64膝),分别于治疗前当日、治疗后4周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指标包括膝关节髌上囊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最大深度、滑膜内血流显示情况、最高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血清炎性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治疗后膝关节髌上囊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最大深度、滑膜内血流显示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例(48膝)Ⅱ、Ⅲ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最高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5±0.09)m/s比(0.24±0.06) m/s,0.38±0.03比0.54±0.08,P<0.01].治疗后血清ESR、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超声检查髌上囊积液最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内血流显示情况、最高血流速度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血流阻力指数与ESR、CRP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可以对类风湿关节炎髌上囊滑膜炎进行疗效评价;超声检查指标与风湿病活动期血清炎性指标ESR、CRP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在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中应用关节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延吉市医院择取30例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急性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关节超声检查,对照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关节积液检出率、骨质侵蚀检出率、肌腱周围炎检出率、滑膜增生检出率、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检出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关节内或周围结节检出率、双轨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诊断中,关节超声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对疾病状况进行鉴别,特别是双轨征检出率高,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1983年的美国风湿病协会(ARA)风湿病分类大纲,风湿病分为10大类,包括全身结缔组织病、血管炎、脊柱关节病、与感染相关的关节炎以及与代谢、内分泌和血液病相关的风湿病,骨和软骨疾病、遗传和先天代谢异常伴发的风湿综合征、非关节和局部肌肉/骨骼病、肿瘤和肿瘤样病,以及其他各种风湿病等,共计120多种。在美国,风湿病占所有肌肉/骨骼疾病的15%~20%,其中有关节炎症状占人群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评估过程中使用肌骨超声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现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RA患者为实验组,并随机选择8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肌骨超声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肌骨超声图像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软骨厚度,滑膜厚度与积液厚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中的显像特点及鉴别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3例)、子宫肌瘤(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查符合率、超声检查图像特点以及子宫血流参数。结果: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符合率分别为88.89%(56/63)、90.00%(54/60),两种疾病超声检查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疾病超声检查图像在病灶位置、超声特点不同;子宫腺肌病超声检查图像以同步增强型为主,子宫肌瘤超声检查图像以环状增强型为主;两种疾病超声检查图像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PI低于子宫肌瘤患者,RI高于子宫肌瘤患者(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PSV、EDV与子宫肌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并且两者超声图像特点、子宫血流存在较大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患者接受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京源信达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0例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核磁共振检查对滑膜增生、关节积液的检出结果;比较核磁共振检查对滑膜增生、关节积液的诊断效能;分析核磁共振检查与关节镜检查对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13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患者经金标准检查显示,滑膜增生阳性125例,阴性5例,阳性确诊率为96.15%(125/130);关节积液阳性42例,阴性88例,阳性确诊率为32.31%(42/130);经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中滑膜增生阳性检出率为95.38%(124/130),与金标准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积液阳性检出率为20.00%(26/130),显著低于金标准的确诊率(P<0.05)。核磁共振诊断滑膜增生的特异度为100.00%(5/5),灵敏度为99.20%(124/125),准确度为99.23%(129/130),阳性预测值为100.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两种诊断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彩超诊断法,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病灶诊断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DAS28及相关指标评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活动度中的评分应用价值;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诊断方式的查出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关节共诊断出230个,其中观察组腕关节病灶查出率为99.13%,比对照组的查出率90.4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MRI成像评分和超声成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F、CRP和抗CCP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低度、中度和高度活动度中的评分以及诊断方法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法比常规超声诊断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面小线圈在指间关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骨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MRI表面小线圈检查指间关节,对比两组诊断RA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SNR、CN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家族史、滑膜增厚、血管翳强化、骨髓水肿、指间关节积液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偏相关性系数矫正工作性质、滑膜增厚、血管翳强化、骨髓水肿、指间关节积液情况后,SNR、CNR值仍与RA发生有关(P<0.05);SNR、CNR联合诊断RA的AUC值大于任一参数单独诊断(P<0.05)。结论:MRI表面小线圈检查指间关节参数与RA发生相关,在RA诊断中具较高应用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选取的65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结果。结果:观察组关节病变数为75个,对照组关节病变数为76个,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中,跖趾关节29个(38.66%)、踝关节24个(32.0%)以及膝关节15个(20%)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与对照组相比,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内针尖样强回声、双轨征、肌腱内高回声和痛风石等超声影像特征(P<0.05)。结论:超声影像特征可辅助医师进行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军事体能训练所致运动关节创伤性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96例因军事化训练引起疑似创伤性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MRI关节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创伤性滑膜病变关节高频超声与MRI定量指标[包括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深度]的差异;同时利用Spearman分析高频超声定量指标[包括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及血流信号]与病情分度的关系。结果 96例患者中,共检查116个病变部位,包括74个膝关节,24个肩关节,12个腕关节及6个踝关节;经MRI检查,有98个发生创伤性滑膜病变的关节;高频超声检出95例,以MRI为金标准,高频超声诊断创伤性关节滑膜病变的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4.83%,Kappa值为0.803;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创伤性滑膜病变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深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及血流速度值均随着病情分度的增高而上升(P<0.05);关节腔内Ⅲ级血流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声像特征。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1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段内的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超声声像特征。结果 两组第一跖趾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受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表现:观察组痛风石、平行线、周围肌腱内高回声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关节腔内高回声点、骨侵蚀、软组织肿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信号总检出率方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将关节受累情况清楚地显示出来,同时可以反映关节血流情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田越 《药物与人》2014,(8):86-8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度泌尿科接诊的47例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积液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将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程新月形,位置在肾的中下极比较多见,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液性回声区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患者肾周积液的位置,并能动态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积液变化情况,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廖宝兰 《医疗装备》2019,(24):24-2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赣州市立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高频超声检查,分析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高频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检出率为95.24%,高于经X线诊断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检查病变关节(滑膜增厚和骨及软骨破坏)的阳性率均较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且能够动态观察滑膜增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可有效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20.
石油钻探工人躯体紧张反应与肌肉骨骼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石油钻探工人的躯体紧张反应与肌肉骨骼疾病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简化的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某石油钻探公司的776名职工进行躯体紧张反应与肌肉骨骼疾病关系的横断面研究。结果石油钻探工人所患肌肉骨骼疾病以风湿性关节炎、下背或脊柱反复疼痛为主,上背或脊柱反复疼痛、四肢肌肉疼痛次之;躯体紧张反应与上背或脊柱反复疼痛、下背或脊柱反复疼痛、四肢肌肉疼痛和风湿性关节炎存在显著性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的患病率随躯体紧张反应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躯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心理紧张反应、任务过重和工作环境等5个因素。结论石油钻探工人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与躯体紧张反应有关,可通过减轻工作任务、加强劳动组织、增加娱乐休闲活动等措施防治肌肉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