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超声(TEE)在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行经胸微创封堵的VSD患儿62例,患儿术前均接受TTE检查,以明确VSD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明确VSD微创封堵术可行性,并初步选择合适的VSD封堵器.术中在TEE引导下确定荷包位置,实时动态监测封堵器放置过程,并立即判断手术疗效.术后3~5天行经胸超声(TTE)检查恢复情况.结果 62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术中存在残余分流2例,封堵器内渗漏3例,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均于术后3~5天出院.术后1、3、6、12个月随访,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无瓣膜反流加重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复查残余分流及渗漏消失.结论 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前定位、术中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价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房颤的20例患者,全部给予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为其分组:行常规护理的1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全程护理的1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护理满意度而言,研究组为100%(10/10),对照组为80%(8/10);就封堵器异常率而言,研究组为2.86%(1/10),对照组为22.86%(3/10)。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房颤患者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手术期给予全程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封堵器移位、渗漏或脱落,患者对护理质量感到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成年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价值.方法 旧顾性分析继发孔型ASD行封堵术的患者20例,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方法测得的缺损大小与导管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 .封堵器直径16~38mm,平均(30.90±6.73)mm.TEE测得的ASD最大直径大于TFE测量结果(2.10±2.01)mm(P<0.01).封堵器的型号与TEE和TT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和0.833(P<0.01).对ASD边缘较软、较薄者,TEE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 TEE对拟行封堵治疗的成年人继发孔型AsD术前筛选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11):76-7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的护理护理经验。方法对5例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病情观察,配合医生安全用药,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患者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等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均成功放入左房,造影及食道心脏超声明确封堵效果良好,封堵器位置稳定。结论术前精心的护理、术中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方法和中,远期随访情况。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选择4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封堵条件者在全麻下经口插入食道超声探头,手术开始前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根据VSD的位置,形态和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伞。胸骨下段3-4cm切口暴露右心室,将输送装置刺入右心室,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室间隔缺损,释放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食道超声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24h、72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8例患者中45例(94%)封堵成功,3例中转开胸,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未出现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2例头痛3天后自愈,l例轻度血红蛋白尿,3天后恢复,2例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心电图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1个月迟发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年后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术后共完成中长期电话及来院随访41例,中位随访时间:32.5个月(1~48个月)。所有随访到患者均无封堵器脱落、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彩超提示微量残余分流1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l例,新出现三尖瓣微量一少量返流6例,新出现二尖瓣微量一少量返流3例,余患者心功能均正常。随访中,新发各类传导阻滞总共4例(RBBB2例,LAFB1例,LRBBB+LAVB1例)。研究结果显示,与文献报道经皮介入治疗先心室缺相比,应用经胸室缺封堵器术后短期及中长期随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经皮介入封堵器。结论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成功率高,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皮封堵器及外科修补术,是一种疗效可靠,损伤小,安全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特别是术后瓣膜返流和迟发型的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岳庆雄  刘佳  周瑜 《现代保健》2012,(10):87-89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术前均行TTE或TE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应用TTE或TEE引导监测封堵器的释放。根据引导方式,分为A组30例,使用TTE引导监测;B组22例,使用TEE引导监测。术后使用TTE随访。结果:A组29例在TTE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成功,1例因下腔静脉缘较薄未封堵成功,成功率96.67%;B组21例在TEE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成功,1例因ASD过大未封堵成功,成功率95.45%。A组TTE术前检查ASD直径3~27mm,实际用封堵器大小8~36mm,B组TEE术前检查ASD直径4~36mm,实际用封堵器大小8~40mm,A组ASD直径小于B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封堵器大小小于B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D直径与封堵器大小间相关性均较好。50例随访3~6个月以上,效果良好,均无并发症。结论:依靠TTE或TEE选择封堵器、术中引导监测ASD介入封堵治疗可以顺利完成。TTE及TEE是引导ASD介入封堵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艺  沈群山  张刚成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04-1505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操作技术及安全性。方法128例PDA在本科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年龄9个月至65岁,平均(13.7±14.5)岁,体重9~77(31.3±20.2)kg。结果128例患者中126例(98.4%)封堵成功,失败者封堵后1例降主动脉局部狭窄、迂曲变形,1例封堵器周大量残余分流。成功者术后24—48h,1、3、6个月彩超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9月黄冈市某医院收治的65例PDA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联合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矫治术治疗。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比较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65例PDA患儿中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2例患儿由于动脉导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用补片法治疗。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患儿首次心脏复跳后的TEE检查结果显示,原PDA处封堵器无脱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但其中6例患儿发生了心室水平残余分流,立即给予手术处理,再次心脏复跳后心室水平残余分流均消失。44例合并中度及以上房室瓣反流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明显大于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且术中心脏复跳后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明显大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且术中心脏复跳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2个月的随访,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患儿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及溶血等封堵器相关并发症。结论 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治疗PDA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邹洪 《现代保健》2009,(30):26-27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13例,PDA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经导管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国产封堵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7例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38例封堵成功。9例术中封堵后发生少~中量主动脉瓣返流而放弃封堵。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为3.2—16.4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33~17.1mm,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0—22.0mm。共植入国产封堵器38个,技术成功率为100.O%,手术成功率为80.9%。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显示:微一少量残余分流6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7例。1例嵴内型VSD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封堵器移位。发生中量残余分流;其余37例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3例微鼎主动脉瓣返流,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经植入临时起搏器及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的VSD确实可行,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硬缘房间隔缺损(ASD)最大径的可行性.方法 336例硬缘ASD患者,38例分别用TTE、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缺损最大径,根据球囊导管测量伸展径选择封堵器.298例根据TTE测量缺损最大径选择封堵器,其中223例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最大径,并与TTE测量的ASD最大径进行比较.结果 38例硬缘ASD患者,TTE和TEE测量缺损最大径分别为(20.1±8.4)mm和(20.8±7.8)mm,球囊导管测量的伸展径为(21.3±8.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E和TEE测量ASD的最大径与球囊测量值存在相关关系(r=0.957和0.964,P均<0.01).223例硬缘ASD患者TTE测量的ASD最大径(20.0±8.5)mm,封堵器释放后最大腰径(20.5±8.6)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测量的ASD最大径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及释放后封堵器的最大腰径均明显相关(r=0.98和0.99,P均<0.01). 结论 TTE测量硬缘ASD能较准确地独立估测ASD最大径;TTE是指导硬缘ASD封堵的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D—AV)〈2mm的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8月-2008年6月本文对本院54例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D—AV)〈2mm的VS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年龄4~41(10.4±5.9)岁。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LVG),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透视监测下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于术后1、3、6、12月回访复查心电图、TTE。结果51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4.44%。失败的3例病例中,1例封堵后出现主动脉瓣中量返流,2例封堵器有中量残余分流而放弃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2例,随访6d 1例仍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无一例有残余分流;1例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少量返流,随访1年分流仍存在;术后无一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其他心律失常。成功的病例中,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96%。结论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D-AV)〈2mm的VSD可以成功经导管封堵治疗,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56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操作顺利,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返流,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治疗后好转。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便、封闭完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输血率及住院时间.方法 收集13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接受室间隔缺损封堵术,56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输血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及主动脉瓣返流;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中量及大量心包积液各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残余分流3例;二尖瓣返流2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主动脉瓣返流2例,均为细束返流;大量心包积液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一组患儿有较高的输血率(x2 =81.83,P<0.01)及较长的住院时间(t=46.57,P<0.01).结论 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较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患儿有较少的输血率及较短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3,(5):67-67
<正>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 2013)——由瑞德(Reddy)教授公布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左心耳封堵术显著优于华法林。该研究共入选了8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采用Watchman进行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分别为0.65(p=0.04)、0.4(p=0.005)和0.18(p=0.01),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经导管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国产封堵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47例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 38例封堵成功,9例术中封堵后发生少~中量主动脉瓣返流而放弃封堵.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为3.2~16.4 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3.3~17.1 mm,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0~22.0 mm.共植入国产封堵器38个,技术成功率为100.0%,手术成功率为80.9%.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显示:微~少量残余分流6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7例.1例嵴内型VSD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封堵器移位,发生中量残余分流;其余37例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3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经植入临时起搏器及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的VSD确实可行,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us,PD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50例PDA患者,PDA最窄处直径为2.3~14.6mm,平均(5.8±2.6)mm。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5.6±11.2)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评价治疗效果以及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采用心导管术和UCG评价患者肺动脉平均收缩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5min造影显示,无残余分流45例(90%),微量分流3例,少量分流2例(10%);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随访期间增大的左心室及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近中期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成本效益比高。  相似文献   

18.
尹兵  王峻松  宋世洋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08-4909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RT-3DE检测18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析缺损口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形态,并于封堵术后RT-3DE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及距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等周围组织和血管的距离。结果:RT-3DE能实时动态的显示房间隔缺损及其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其中25例缺损口的下腔静脉端未见残端回声,5例缺损口最大间距为45 mm以上,且缺损口的心房顶部端和下腔静脉未见明显残端回声,1例因缺损处为筛孔状改行外科手术。结论:RT-3DE在明确房间隔缺损的解剖位置、观察封堵器释放后的形态结构、明确残余分流的性质及原因等方面较二维超声心动图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左心耳影像学检查下形态、功能,分析其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学检查患者左心耳情况,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定左心耳功能,采用Spearman秩分析探究左心耳体积、功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50例,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年龄、左心耳体积、CHA2DS2VASc评分、持续性房颤的占比大于/高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左心耳形态为仙人掌型、菜花型的占比(27.86%、21.43%)高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12.38%、8.09%),LAAEF、LAA-PEV、LAA-PFV均低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心耳开口形态(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分布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16,P=0.360)。Spearman秩分析显示,年龄、CHA2DS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完成5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的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在手术前、心脏复跳后、以及停机后经食管超声(TEE)检查,作为术前评估、以及观察手术矫治情况。结果:手术矫治前TEE检查,与术前经胸彩色多普勒(TTE)检查以及手术探查矫治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后2例室缺残余漏,均〈2mm,未予处理;3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2例三尖瓣重度返流,分别再次转机,予以矫治。50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术前评估,补充和修正诊断,有无室间隔缺损修补后残余漏、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情况以及肺动脉瓣、三尖瓣状况,并可在手术中及时矫正,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