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超 《医疗装备》2019,(23):15-16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碘帕醇370作为对比剂,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80 ml),试验组给予低剂量(50 ml),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图像质量分级为5级9例,4级16例,3级4例,2级1例;试验组5级8例,4级18例,3级4例,2级0例;两组均无1级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可行性较高,其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 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结果 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结论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3.
64排螺旋CT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VCT)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的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无症状的受试者行肺部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P、40~60 mAs,层厚5 mm,层距1 mm,螺距为1。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叶、段支气管显示情况。结果:100%叶、段支气管可显示;显示3mm以上的肺结节4例,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及冠状动脉钙化2例。结论:5mm 64排螺旋CT连续扫描方法适合开展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体模实验,探讨斑块性质和血管管径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血管狭窄显示准确性影响。方法使用心脏动态体模建立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体外模型,模拟血管管径分别为2.5、3.0、3.5、4.0 mm,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设置为(346±13.6)Hu。模拟斑块CT值为(14±9.6)Hu和(712±15.1)Hu,用以模拟软斑块和钙化斑块,模拟狭窄程度分别为25%、50%、75%。使用64排螺旋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选择75%R-R间期单扇区重建。使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获得模拟冠状动脉最佳长轴位影像,在每段模拟血管狭窄影像上各选取10个位置测量管径和计算狭窄程度平均值。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模拟血管影像管径和狭窄程度与模型数据之间差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者间比较,用ANOVA进行多组数据的比较。结果经单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不同管径及狭窄的绝对测量值均与标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软斑块组狭窄的相对测量值(狭窄率)与标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所得钙化组狭窄率与标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软斑块与钙化组之间的绝对和相对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钙化组测量值高估了狭窄程度。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评价血管相对狭窄程度,但对钙化斑块的评价存在高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在冠心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SCT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平扫及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对患者进行常规有创性CAG检查。根据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SCT冠状动脉成像共评价698节段血管,正常491段,占70.34%;轻度狭窄73段,占10.46%;中度狭窄69段,占9.89%;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65段,占9.31%。CAG共评价649节段血管,正常460段,占70.88%;轻度狭窄68段,占10.48%;中度狭窄62段,占9.55%;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59段,占9.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为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且MSCT安全无创,可作为CAG的临床替代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低剂量CT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危害。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应用常规剂量650 mA扫描,B组采用低剂量450 mA扫描。比较并评估两组图像质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结果 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43和3.52±0.63,噪声分别为29.62±4.24和27.32±5.21,两种剂量下图像质量全部符合诊断要求,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DLP、E分别是常规剂量的49.53%、49.53%、49.55%。结论 应用降低mA大小30%的冠脉CT扫描技术图像质量不差,可以大大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降低公众人群的辐射风险,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和可重复等优势,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常规CT难以准确反映患者的头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等情况,且无法显示血管形态、走形、狭窄程度等情况,在血管性病变诊断中作用欠佳。随着64排螺旋CT的应用,大大提升了CT检查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且能够显示微小血管的病变情况,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通过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以及邻近组织关系,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术前评估以及术后复查等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CTA是临床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文章对64排螺旋CTA成像及后处理方法及该影像学方法在头颈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64排螺旋CTA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64排螺旋CT低剂量造影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治疗的疑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进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CTA成像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造影剂检查,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造影剂检查。比较2组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辐射剂量参数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CTDIvol)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3.76±64.61)HU、(428.63±59.45)HU、(429.15±60.23)HU、(3.84±0.33)分,对照组分别为(418.49±62.27)HU、(410.91±57.16)HU、(412.83±...  相似文献   

9.
丛芸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89-89,91
目的探讨和评估低剂量成人颅脑双源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降低患者的受照剂量和图像质量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64排双源CT头颅检查的患者采用降低球管mAs的方法比较正常剂量和低剂量扫描患者的受照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为优的达到13.33%,良为65%,合格为21.67%,患者受照剂量可降低41.17%。结论通过比较发现低剂量成人颅脑扫描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行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者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64排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大致相同,但对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三维结构,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可更好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在指导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64排CT血管成像与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血管成像(C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A D),均给予64排C 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依照DeBakey法分型,30例患者Ⅰ型3例(10.00%),Ⅱ型9例(30.00%),Ⅲ型18例(60.00%);主动脉...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基于单源瞬时kVp切换的能谱成像技术的成熟,能谱CT真正开始进入临床应用。能谱成像以崭新的面目展示在医学成像领域,其多参数成像的实现,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参数,能谱CT越来越显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能谱CT的出现是CT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实施64排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比较.方法:选择64例本院所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2018年6月~2019年6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总结患者2种检查结果,对比64排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来判断其成像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曾在我院接受治疗200例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经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50例,检出率25%,其中38例为左前降支,9例为右回旋支及其分支,3例为右冠状动脉.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出现率高,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钱勇 《工企医刊》2012,25(2):19-20
目的 探讨无创、简便的64排冠状动脉CTA在大范围筛选、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搭桥后复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经64排CT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严格调控受检者的心率以及检查前受检者的呼吸训练,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检测率与阴性率.结果 阳性检测率88%,阴性率99%.结论 64排冠状动脉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是冠心病大范围筛选、诊断和治疗后复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天津津南医院收治的76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管腔狭窄的检出情况,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及狭窄程度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80.6%、95.0%、93.6%、84.4%。结论在胸痛患者中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检出冠状动脉病变,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对早期疾病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2例疑似或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进行CTA及DSA检查(CTA检查均在DSA前1周内完成),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分析了32例患者的全部血管节段(243个),DSA检测到病变节段138处,无病变节段105处,CTA检测到病变节段129处,无病变节段114处;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7.7%,阴性预测值为89.5%,准确率为93.8%;CTA检查发现59支冠状动脉血管有斑块,DSA检查发现62支有斑块,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TA与DSA对狭窄程度<50%、50%~75%、>75%的所有部位病变的检出数目分别为18、24处,35、32处,6、6处,二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较为准确,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琰 《医疗装备》2020,(2):198-199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方式,其在冠状动脉狭窄、斑块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受到广泛重视。但是,MSCTCA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成像质量管理难度较大,而随着双源螺旋CT的不断发展,有效弥补了多排螺旋CT的缺陷,进一步提升了成像质量。现主要对MSCTCA技术的发展、局限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时的护理及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均获得满意的观察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操作、医患配合和心理生理干预及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是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价值。方法以31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待获取扫描原始数据后,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的后处理,包括: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多螺旋CT血管成像均可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清晰显示。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2例,包括"胡桃夹"综合征7例和十二指肠淤滞症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3例,包括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和胸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主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5例。结论 64排多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各种病变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