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反式Twin-block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反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11例,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侧貌改善,前牙覆覆盖正常。结论 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能有效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矢状形态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年龄3.7—5.0岁,采用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胎,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基骨前移,SNA治疗后增加1.85°±0.60°;下颌骨向后下方旋转,SN—MP和ANS~Me/N—Me治疗后分别增加2.42°±0.59°、(1.85±0.95)%;鼻咽段(PNS—UPW、PNS—Ad2)治疗后分别增加(2.18±0.70)mm,(1.98±0.72)mm,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如〈0.01)。结论: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鼻咽段失状径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使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颌骨结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5例覆盖大于10 mm.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分别观测颌骨、牙齿结构的变化,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磁力Twin-block治疗前后SNB增加了(1.97 ±1.01)°,ANB减少了(1.94±0.72)°,MP-FH增加了(4.80 ±1.37)°,P<0.001,对下颌骨的矢状向、垂直向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力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治疗,能够促进颌骨特别是下颌骨的改建及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4.
侯斐盈 《口腔医学》2004,24(5):313-313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殆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殆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殆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侯斐盈 《口腔医学》2004,24(5):311-312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 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 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 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治后下颌升支长度(Co-Go)、下颌体长度(Pog-Co)都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B-冠状面、B-水平面,距离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下颌向前向下生长。ANB减小,U1/SN减小、L1/MP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上颌骨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用功能分析法对 2 3例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治疗前同时拍摄的息止牙合位及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重叠分析 ,根据下颌及下切牙变化量 ,辅助诊断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 ,采用不同的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 ,息止牙合位及正中牙合位X线头颅侧位片重叠分析 :SN -L1L1’后下交角明显减小(P <0 .0 5 ) ,DGn’与DGn长度差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差异明显 (P <0 .0 5 )。结论 :功能分析法有助于诊断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 ,上颌舌簧牙合垫矫治器 ,上颌“2× 4”固定矫治器 ,FR -3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各种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1例青春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利用Twin-block结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和较好的侧貌,ANB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青春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TB)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11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的年轻成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TB)以及固定矫治器双期矫治.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TB治疗后,所有患者Ⅱ1错(牙合)得到有效矫治:磨牙中性,覆、覆盖正常,侧貌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以有效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能使边缘性病例避免正颌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期矫正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双期矫正(Twin-block功能性矫治器+固定矫正),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后牙咬合,前牙覆、覆盖及侧貌均有明显改善,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生改变。∠ANB、U1/SN、OB、OJ、UL-E、ULP在治疗后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NB、Co-Go、Go-Gn、Co-Gn在治疗后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1-MP、FH-MP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具有矫治作用,通过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抑制上颌骨生长,促进下颌骨生长,协调上、下颌骨关系,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1.2岁。Ⅰ期治疗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SNB增大,ANB减小,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上唇张力测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NA、U1-SN、U1-NA、L1-MP、L1-NB、U1-L1、Y轴角和下颌平面角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牙合)矢状关系。  相似文献   

14.
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据正中关系位X线头颅测位片的ANB角将其分为两个治疗组:0°<ANB<2°为导弓治疗组;-2°<ANB<0°为联合治疗组.两组病例均用改良导弓矫治器先将前牙反(牙合)解除,联合组继续用前方牵引器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去除了下颌功能性前伸因素.导弓组平均疗程为5.2个月,导弓矫治器治疗后, SNA 平均增加0.5°,随访2年后有2例复发;联合组导弓矫治5.4个月,SNA 平均增加0.5°,继续前方牵引平均5.6个月,建立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Ⅰ类磨牙关系,SNA增加1.65°,患者的凹面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追踪2年无复发.结论 正确的决定治疗方案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诊治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扩大,第4周缩窄……,依此类推,至第9周扩大牙弓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反(牙合)解除,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双轴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量达3.2mm。结论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能有效地矫形治疗以上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据正中关系位X线头颅测位片的ANB角将其分为两个治疗组:0°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应用Pendulum矫治器辅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轻度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0±1.2岁),先使用前方牵引6个月促上颌骨发育,再使用Pendulum矫治器治疗6个月推磨牙向后,提供间隙供牙列排齐以及获得磨牙中性关系,最后用全口固定矫治器完成治疗。对Pendulum治疗前后以及患者整个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使用Pendulum矫治器治疗后,上切牙轻度前倾前移,U1-SIN平均增大1.98°,PTV-U1平均前移1.01mm;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远中移动,U6-SIN平均减小6.21°,PTV-U6平均后移3.88mm。与正畸前后相关数据比较,Pendulum矫治器对前牙移动以及骨性影响不大。结论Pendulum矫治器能有效辅助上颌发育不足且牙列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方法的早期预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探讨可用于判别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替牙期颅面牙(牙合)特征的方法. 方法 早期治疗组为28例替牙期解除前牙反(牙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的平均年龄为(9.1±1.4)岁, 在恒牙期采用非拔牙矫治.手术治疗组为21例随生长发育成为严重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的平均年龄为(10.0±2.0)岁,最终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结果 早期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上下齿槽座点连线与下颌平面的夹角(AB-MP)分别为65.1°和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长轴与上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U1-AB)分别为23.1°和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指数(IS)=0.164×(AB-MP)-0.15×(U1-AB)-6.675.当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IS>0时,其较适合在替牙期进行早期矫治;IS<0,患者更适合进行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改变.方法选择腕骨片示生长发育为FG阶段儿童37例,其中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18例,正常(牙合)19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选用矫治器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时间平均11.9个月,正常(牙合)观察12个月.分别测量矫治前后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后上气道PAS显著增加,和正常组无差异;UMPW也有显著增加,但未达到正常;舌骨测量中H-MP显著减小,H-VL显著增加.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可使舌骨前上移位;增加上气道口咽段间隙,特别是舌根后气道间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改变.方法选择腕骨片示生长发育为FG阶段儿童37例,其中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18例,正常(牙合)19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选用矫治器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时间平均11.9个月,正常(牙合)观察12个月.分别测量矫治前后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后上气道PAS显著增加,和正常组无差异;UMPW也有显著增加,但未达到正常;舌骨测量中H-MP显著减小,H-VL显著增加.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可使舌骨前上移位;增加上气道口咽段间隙,特别是舌根后气道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