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9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5例,入院后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检查45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阳性38例,阴性7例;经常规超声检查阳性35例,阴性10例,诊断准确率为84.44%、灵敏度为86.84%、特异度为71.43%、漏诊率13.16%、误诊率28.57%;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阳性41例,阴性4例,诊断准确率为93.33%、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7.14%、漏诊率0.00%、误诊率42.86%;两组诊断特异度比较无差异(P>0.05);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诊断灵敏度高于常规超声,漏诊率低常规超声,差异显著(P<0.05);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误诊率虽高于常规超声,但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准确率的同时,降低了漏诊率,为临床筛查诊断提供可靠依...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AECG)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实际价值。方法: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先后接受了常规心电图检查与AECG,其中,将常规心电图检查设为常规组,将AECG检查设为动态组,对比两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ST段抬高检出率与ST段压低检出率等情况。结果:比较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动态组为88.0%,远比常规组的54.0%更高;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动态组为83.0%,远比常规组的60.0%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常规组,动态组的ST段抬高检出率与ST段压低检出率均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室内早搏、房性逸搏、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等指标,两组检出结果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动态组检出的例数比常规组多。结论:临床检测冠心病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可选择动态心电图,不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而且检出效果好,为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春红 《医疗装备》2023,(10):77-79
目的 探究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与超声诊断对子宫腺肌病(A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AD患者,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HE4、超声、HE4联合超声诊断对AD的预测价值。结果 82例疑似AD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46例(试验组),非AD 36例(对照组)。试验组的HE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高于对照组,血流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HE4联合超声诊断AD的Kappa=0.91,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1.67%,高于HE4单独诊断(Kappa=0.72,灵敏度为69.56%,特异度为75.00%),也高于超声单独诊断(Kappa=0.76,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D患者,血清HE4与超声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临床可将两种方式联合用于诊断A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CHD的患者247例,均接受静息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CHD患者采用静息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247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确诊187例CHD患者,非CHD患者60例。心电图诊断CHD的灵敏度为72.19%,特异度为56.67%,漏诊率为27.81%,误诊率为43.33%,阳性预测值为83.85%,阴性预测值为39.53%;心电图诊断CHD单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51.92%,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双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三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轻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42.65%,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中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74.03%;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重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56.67%。结论静息心电图检查对CHD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多支病变、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应用于正中神经受压的实际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2月50例腕部正中神经受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另选50例非腕部正中神经受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诊断,观察腕管正中神经的形态以及回声改变,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以及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对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的肿胀率进行计算。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钩骨水平正中神经是腕部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部位,水平横截面积比较上,以豌豆骨水平面最大。在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与肿胀面积比较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研究组检查结果显示,神经受压阳性患者共计46例,阴性4例,诊断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92.00%,误诊率为8.00%。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对腕部综合症的诊断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84.9%;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肿胀率对腕部综合症的诊断敏感度为93.5%,诊断特异度为91.7%。结论:高频超声检测在应用肌电图检...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正常的22例中,动态心电图检出各种心律失常18例。常规心电图显示单源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查出严重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尚能发现一过性的心电信息变化。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心肌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 P <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 P <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室性心律失常29例(41.43%),室上性心律失常18例(25.71%),心肌缺血15例(21.43%),对照组检出室性心律失常17例(24.29%),室上性心律失常8例(11.43%),心肌缺血9例(12.86%),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26例(37.14%),ST-T段改变15例(21.43%),对照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13例(18.57%),ST-T段改变8例(11.43%),观察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ST-T段异常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患者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预测更加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0例冠脉慢血流患者(慢血流组)和55例血管正常组者(血管正常组)进行PWV、ABI检测,分析冠脉慢血流患者的PWV、ABI变化特征,并与血管正常组比较。结果:与血管正常组比较,冠脉慢血流组PWV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V、ABI与冠脉慢血流病有一定相关,提示冠脉慢血流可能系冠脉早期动脉硬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颈动脉是将血液输送至头面部和颈部的大血管,是脑部主要供血血管之一,临床60%缺血性脑卒中是因颈动脉狭窄引起。本研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血流速度法与直径法对颈动脉狭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02-01-2019-01-31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直径法组83例,血流速度法组93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并对比各组诊断效能指标。结果直径法对颈动脉狭窄评估诊断灵敏度为77.78%(77/99),特异度为80.52%(62/77),准确度为78.98%(139/176),阳性预测值为83.70%(77/92),阴性预测值为73.81%(62/84),一致性尚可,Kappa值为0.577,P<0.05。血流速度法对颈动脉狭窄评估诊断灵敏度为93.94%(93/99),特异度85.71%(66/77),准确度为90.34%(159/176),阳性预测值为89.42%(93/104),阴性预测值为91.67%(66/72),Kappa值为0.802,P<0.05。两种诊断方法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流速度法灵敏度(χ~2=10.649,P=0.001)、准确度(χ~2=8.750,P=0.003)和阴性预测值(χ~2=8.394,P=0.004)均高于直径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血流速度法对颈动脉狭窄诊断效能优于直径法,血流速度法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冯秀霞 《药物与人》2014,(12):290-290
目的:探究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拟诊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予以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并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确诊83(87.37%)例,研究组检测呈阳性例数为79例,多于对照组72例(P〈0.05);研究组检测结果敏感度为95.1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5% (P〈0.05),研究组检测结果特异度为83.33%,与对照组特异度7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 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相比,可较准确检出冠心病,且检测结果敏感度较高,可为冠心病的治疗和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针对8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分组比较诊断结果方法,考察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监测诊断相结合组结果.结果 两种心电图诊断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程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及断层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121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超声弹性成像及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对比,同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将结节区分为良性组(75个)和恶性组(46个),对比两种结节超声弹性检查时弹性评分及SR值的差异。结果①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一致性为86.78%,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86.67%,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1.55%;②计算机断层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的一致性为75.21%,灵敏度为67.39%,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67.39%,阴性预测值为80.00%;③联合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一致性为92.56%,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1.55%;④对比发现联合检测鉴别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两种单独检测方式;⑤分析显示恶性病变结节弹性评分及SR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相比于计算机断层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具有更好的鉴别价值,同时弹性评分及SR值可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指标,但仍建议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实施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颈动脉超声对于ACI患者各种斑块的检出情况,对比颈动脉超声与DSA对100例ACI患者的诊断效能。另选取100名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清hs-CRP表达水平,最终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工作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hs-CRP对ACI的诊断效能。结果: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共检出斑块者76例(76%);DSA诊断轻、中、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总确诊率高于颈动脉超声诊断,且DSA诊断轻度狭窄确诊率明显高于颈动脉超声(P<0.05);颈动脉超声对于ACI的漏诊率、误诊率明显高于DSA,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明显低于DSA(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hs-CRP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32,高于单一诊断结果,其联合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也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泉州市中医院接收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96.67%)、灵敏度(96.43%)、特异度(97.06%)、误诊率(2.94%)和漏诊率(3.57%)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68.89%、62.50%、79.41%、20.59%、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共发作195次,其中6:00~12:00为发作高峰期。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更高,且能有效显示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间段,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呼吸道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7, HAdV-7)感染造成凝血筛查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鉴别患者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日—2月21日我院参与救治的82例呼吸道HAdV-7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URI)组(42例),普通肺炎(common pneumonia, CP)组(30例)和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 SP)组(10例),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凝血筛查指标等。结果 8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平均年龄为(18.8±1.5)岁。3组间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SP组较URI组和CP组均有明显延长(P均<0.05)。3组间D-二聚体(D-dimmer, 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SP组DD和FDP较URI组和CP组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TT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855(95% CI:0.741~0.968,P<0.05),在临界值为12.75 s时,其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60.4%;TT在鉴别诊断CP和SP时,AUC为0.853(95% CI:0.729~0.976,P<0.05),在临界值为12.95 s时,其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0.0%。DD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924(95% CI:0.849~1.000,P<0.05),在临界值为149.00 μg/L时,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6.5%;DD在鉴别CP和SP时,AUC为0.913(95% CI:0.822~1.000,P<0.05),在临界值为155.50 μg/L时,其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2.4%。FDP在鉴别诊断URI和SP时,AUC为0.861(95% CI:0.755~0.993,P<0.05),在临界值为2.25 mg/L时,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1.9%;FDP在鉴别诊断CP和SP时,AUC为0.875(95% CI:0.757~0.993,P<0.05),在临界值为1.55 mg/L时,其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6.5%。结论 呼吸道HAdV-7感染可导致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出现紊乱。评估、监测凝血筛查指标特别是DD、FDP和TT,对早期识别呼吸道HAdV-7感染高危病例和预测疾病进展,及时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超声ACR TI-RADS(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类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150个结节)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ACR TIRADS检测及联合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三种检测方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7.33%,灵敏度为88.64%,特异度为86.79%;(2)ACR 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一致性为82.00%,灵敏度为79.55%,特异度为83.02%;(3)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一致性为95.33%,灵敏度为95.45%,特异度为95.28%;(4)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联合诊断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相应指标(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超声ACR 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传导障碍或二者并存,统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大多数无规律可循,常为一过性、间歇性,有的只在夜间出现.可无症状.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本文对180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同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妊高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0例同期正常产检孕妇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及超声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胎儿脐动脉、肾动脉的RI、PI、S/D值均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的RI、PI、S/D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胎心率异常、胎动率异常、羊水污染及超声频率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超声诊断阳性38例,阴性42例,阳性率为47.50%,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7.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监测胎儿血流频谱指标及胎心、胎动、羊水等情况提高对妊高症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