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肌(骨)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带血管蒂趾长伸肌(骨)瓣逆行转位修复22例小腿中下1/3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结果:均获得成活;结论:实践证明该术式是修复小腿骨皮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延长腓肠肌内侧头血管蒂的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小腿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创面,使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修复,其中2例同时重建胫前肌功能,5~7d后植中厚皮覆盖肌瓣。结果本组病例肌瓣及植皮全部成活,外观良好,植皮表面感觉恢复5例S2,2例S3;行功能重建者2例,均为3~4个月出现背屈动作,全部病例除一例失访外经12~18月随访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小腿严重损伤后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副损伤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3.
小腿前外侧群肌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方  王庆保 《解剖学杂志》1999,22(6):549-552
目的:为小腿下1/3的骨髓炎和其它创伤性修复提供满意的肌瓣。材料和方法:用30具成人的尸体,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调查了小腿前群和外侧群各肌,用游标卡尺测量有关的数据。结果;转动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和第3腓骨肌瓣能覆盖胫骨前内侧下1/3的面积分别为8.7cm^2、12.4cm^2、12.7cm^213.6cm^2、19.0cm^2、16.7cm^2。结论:除胫骨前肌和腓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12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年龄16~42岁(平均35岁)。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的肌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5~3.5年,平均2.5年,8例伴有胫骨骨折者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逆行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运丰富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宜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月,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部位分别为:小腿4例、足踝、足背、足跟部8例。结果:术后12例移植肌瓣及植皮区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尤其是并伴感染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趾短伸肌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脉灌注,对142侧成人下肢标本(新鲜50侧,已固定92侧)趾短伸肌的血液供应进行了研究。趾短伸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跗外侧动、静脉,其次来自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的吻合干──外侧动脉弓,此外来自足背动脉网的吻合支。带血管蒂趾短伸肌瓣血管丰富,活动度大,可移位修复外踝、踝部和小腿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前锯肌和背阔肌联合肌瓣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目前用游离肌肉移植修复晚地面瘫的术式多局限于面部下2/3的表情修复。根据前锯肌和背阔肌的解剖特性,提出联合肌瓣修复晚期面瘫的设想。方法:对36侧前锯肌下部及背阔肌外侧肌瓣的形态、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测,并作了相应的应用解剖研究。结果:①肌瓣位置相近,共血管干,不同神经支配,②可制成与面部表情肌大小、形态相应,具有粗而长的神经血管蒂的游高肌瓣,③血管神经较粗,易吻合,胸背动脉外径1.7±0.4mm;胸长神经横径1.6±0.3mm;胸背神经横径1.8±0.3mm。结论:前锯肌、背阔肌具有同一部位、共干血管、不同神经支配的特点,因此采用两肌作联合肌瓣修复面瘫,不仅有切口隐蔽、切取方便的优点,而且在全面(面下部及眼轮匝肌)修复面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供区功能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34侧成人尸体上,观察测量了肩胛提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测得肌前缘长12.9cm;后缘长13.8cm。肌的血供:上1/2主要来自颈升动脉的分支,下1/2来自颈横动脉和颈浅动脉的分支。神经来自颈神经2~5前支的分支。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肩胛提肌瓣移位修复口底缺损或在颈部行放射治疗时用来复盖颈部大血管等术中,是一块较为理想的供肌。  相似文献   

9.
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区组织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36例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成人下肢标本上,结合下颌区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对腓复术肌皮复合瓣血供,神经等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术式设计以吻合腓血管腓骨瓣修复下颌骨,长屈肌瓣和腓骨长瓣分别修复口外或口内肌缺损,带感觉神经的小腿外侧皮瓣复口内径粘膜或口外皮肤缺损,文中讨论了应用解剖学要点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腓骨短肌肌瓣的血供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腓骨短肌血供的解剖学特征,探讨临床应用腓骨短肌肌瓣和以腓骨短肌为蒂的组织瓣内移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或治疗胫骨骨不连的可行性。 方法 30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腓骨短肌的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口取腓动脉的弓形动脉分支为蒂,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和胫骨骨不连患者10例。 结果 腓骨短肌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主要来自腓动脉的弓形动脉,最远侧的分支平均位于外踝上(50.81±5.45) mm;根据腓骨短肌及血供特点,临床设计的腓骨短肌肌瓣应用于10例患者,均获成功。 结论 腓骨短肌血供丰富,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血供可靠,是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和胫骨骨不连的一种理想肌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部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2 cm^8 cm×4 cm。股外侧肌带蒂肌瓣转移至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区,在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肌瓣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炎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以颈横动脉浅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共10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2cm×7cm~24cm×9cm,修复皮瓣大小为13cm×8cm~25cm×1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7d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5例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肌皮瓣外形满意,有3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供瓣侧肩外展功能良好。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组织瓣有足够长度及面积,血供丰富,可满足颈部及头部各个区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前臂背侧岛状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观测了28例红色乳胶染料灌注的上肢,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发出背侧支,其穿过骨间膜后即发出一皮支,该皮支沿拇短伸肌与指总伸肌之肌隙穿出并入皮,在入皮前该皮支发出一骨膜支,分布到桡骨远端背侧骨膜,该皮支解剖恒定,长2.26±0.24cm,可作为血管蒂的一部分连同背侧支主干一起向远端逆转,可形成岛状皮瓣、骨膜瓣、分别用于修复手背此肢软组织缺损、腕骨骨折不愈合及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6例颈肩部皮肤和上臂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电接触性损伤14例,火焰烧伤2例;5例颈部创面,7例肩部创面,4例上臂创面;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背阔肌肌瓣修复2例.供瓣区11例植皮修复,其余直接缝合.结果 1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植皮均一期成活;4例患者术后因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术;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3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颈肩部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带蒂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前颅窝低缺损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前颅窝低缺损修复选用带蒂颞深筋部肌瓣,方法:在50个头部标本上对颞深,浅筋膜和颞肌的形态及血供进行了观测。结果:设计了带蒂的深筋膜肌瓣,并对3例外伤性性颅窝低缺损患者施行了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操作与解剖学有关的要点,结论:这种新型的筋膜肌瓣血供好,操作易,抗感染力强,防脑脊液漏性能确实。  相似文献   

16.
董博 《解剖学研究》2001,23(2):91-92
目的 为小腿下 1/3骨髓炎和其它创伤性修复提供满意的肌瓣。材料和方法 用 18具 3 6例成人尸体标本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 ,调查了第三腓骨肌 ,用游标卡尺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 转动第三腓骨肌瓣能覆盖胫骨前内侧下 1/3的面积为 ( 16 7± 8 1)cm2 的区域。结论 第三腓骨肌可以移植。  相似文献   

17.
带蒂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前颅窝底缺损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前颅窝底缺损修复选用带蒂颞深筋膜肌瓣。方法:在50个头部标本上对颞深、浅筋膜和颞肌的形态及血供进行了观测。结果:设计了带蒂的颞深筋膜肌瓣,并对3例外伤性前颅窝底缺损患者施行了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操作与解剖学有关的要点。结论:这种新型的筋膜肌瓣血供好、操作易、抗感染力强、防脑脊液漏性能确实。  相似文献   

18.
硬腭粘骨膜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腭粘骨膜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带蒂硬腭粘骨膜瓣一期修复颊粘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24例及其优缺点。结果:随访3~6个月,全组转移瓣均完全成活,供区创面I期愈合,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结论:该瓣用于颊粘膜癌术后缺损的修复,为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窥镜技术在胸大肌肌瓣修复开胸术后胸骨裂开创面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应用内窥镜取胸大肌肌瓣修复开胸术后胸骨裂开创面10例。对伤口进行扩创处理,彻底清除坏死软组织、死骨,必要时取出固定胸骨的钢丝后,创面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及0.9%氯化钠溶液反复大量交替冲洗,行负压吸引治疗。5~7 d后去除负压装置,根据创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负压治疗,待创基肉芽组织新鲜,以胸肩峰动脉为蒂,设计胸大肌肌瓣。内窥镜直视下取合适创面大小的胸大肌肌瓣,确保胸肩峰动脉的胸支血管束为该肌瓣的轴心位置,旋转填塞于创面死腔,周围皮肤组织直接拉拢缝合覆盖肌瓣。术后对患者进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术区换药及保持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缝合线张力情况、引流管通畅情况、引流液有无浑浊及创面渗血的多少,同时观察皮瓣血运、有无红肿、温度及色泽变化。术后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瘢痕增生问题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术后患者缝合线张力适中,引流管引流通畅,引流出少量血性渗液,皮瓣血运良好,皮温正常,无红肿及明显渗血或分泌物存在。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仅开胸部位存在1条线性的手术切口瘢痕。无血肿、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应用内窥镜技术取胸大肌肌瓣修复开胸术后胸骨裂开创面,术中患者创伤小,可视性好,止血充分,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预后良好,是修复胸骨裂开创面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神经蒂的腹直肌瓣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游离肌肉移植修复晚期面瘫的术式多局限于面下2/3的表情功能恢复,有必要寻找出一块多神经蒂肌瓣达到全面(面下部及眼轮匝肌)修复晚期面瘫的目的。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腹直肌进行了观测,针对面瘫修复作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腹直肌为多神经支配,有粗而长的单血管蒂,动脉外径1.8±0.3mm。结论:利用腹直肌多神经支配的解剖特点,提出腹直肌瓣全面修复晚期面瘫的新术式,并以二期治疗修复面瘫为例介绍了手术设计要点:①利用健侧面神经作为动力修复源,保证了两侧的对称性;②利用腹直肌的第3陋划与颧弓缝合,使固定更牢靠;③腱划上部肌肉修复眼轮匝肌,腱划下部肌肉修复面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