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正确评估合理应用SPR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承武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0):603-603
正确评估合理应用SPR技术王承武自80年代初南非Peacock医师报道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经验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推动了对中枢神经传导介质的分子生物学、神经电...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告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38例,并于订前,术后采用自行拟定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介绍了该评价方法与标准,同时对该评价标准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朱庆棠,劳镇国,朱家恺,刘小林,程钢为进一步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疗效和并发症,对我科1993年3月-1996年5月间接受SPR治疗的96例痉挛性脑性瘫痪(SPR)患者近3年随访观察,其...  相似文献   

5.
6.
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在痉挛性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家犬左侧L5、L6及L7脊神经前根分束选择性切断。对痉挛性脑瘫患者L2、L4、L5及S1按50%、25%、40%及75%行选择性切断。结果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与肌肉有较好对应性,术后共济运动、平衡功能尚好,对应肌张力下降。临床应用3例,近期疗效满意。结论脊神经前根可接受分束选择性切断,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应用,并获得较好疗效。腰骶段手术切除L2~S1棘突及椎板显露硬膜,切开硬膜后用电刺激法选择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来解除下肢痉...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肢痉挛性瘫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手术(SPR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由于其手术创伤大,潜在的并发症多,因此限制了它广泛和普遍的应用[1]。自1994年以来,我们尝试从周围神经行选择性切断术(se...  相似文献   

9.
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5年11月~1997年1月,应用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9.6岁(4~46岁),达3个月以上随访者36例,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降低Ⅰ~Ⅲ级,9例在手术同时或Ⅱ期行传统骨科矫形手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强调肌力、肌张力及关节畸形情况检查的重要性,后根切断比例范围应个体化。并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5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从1992年12月至1994年10月,对50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施行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术。手术降低了异常增高的肌张力,解除了痉挛,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了手术要点,并讨论手术适应证,神经切除比例影响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 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人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次,包括详细的症状体征记录,X线片俭查,部分病人行CT俭查。与既往胸腰段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7例(资料完整)行历史对照:[结果] 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感觉平面下降8~18cm 3例,而且分别在术后4、8、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病人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对照组7例术后腰间榨感及腰背痛完全消失仅1例,感觉平面全部无下降,1例于术后8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双下肢肌力均无恢复,肌张力均明显升高。[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对缓解术前腰背痛及腰间束榨,减轻肌张力增高及稳定脊柱有一定效果,但感觉平面的下降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95年3月到1997年3月,对47例重型痉挛性脑瘫患者L2~S1的470根脊神经后根进行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SPR),并观察了其后根的超微结构。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在103例痉挛性脑瘫病人中按年龄、智力、...  相似文献   

13.
积极慎重地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是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疑难病症,据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为出生人口的4‰,以往临床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周围神经肌支切断、肌腱松解或骨骼短缩,石膏固定等方法。远期疗效均不理想,因此SPR应用临床后很快得到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学者的兴趣和高度重视。我国徐林教授九十年代初在亚洲率先开展了这一技术,继而对该项手术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使手术选择性更高。疗效明显优于国内外其他疗法。并研制出配合该手术的电刺激神经定位仪,为SPR在我国普及推广创造了条件。估计目前全国有上百家医院开展这项  相似文献   

14.
R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采用R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29.9岁。术前平均椎体前、后高度分别为50.2%和73.8%,术后平均椎体前、后高度分别为87.1%和95%,脊柱生理前凸恢复正常,并且13例椎管内骨折块达到解剖复位。作者认为RF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于其它脊柱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5.
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1994-1998年在脊髓圆锥部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同时进行选择脊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28例。并选10例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者作同体两侧肢体不同方法治疗对照,右侧行SPR+SAR手术,左侧仅行SPR手术。结果脊髓圆锥部手术较腰骶部传统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按刘小林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从1993年至1994年,对7例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断术,通过随访分析,本手术对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价值。全部病例术后均可解除肌张力增高及踝阵挛、踺反射亢进。矫正足尖着地行走5例,术后可翻身运动6例,行走步态稳定1例,可扶物行走3例,可下蹲站立1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展脑瘫SPR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关于开展脑瘫SPR的若干问题徐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英文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缩写为SPR,是近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该手术多用于脑瘫痉挛的治疗,经过十余年各国学者的尝试,已逐渐公认为解除脑...  相似文献   

18.
脊神经后根小范围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加内收肌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珠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施行SPR术及内收肌切断术。结果 通过术后2年以上随访,症状较轻的8例中,有6例能单腿站立,症状较重的10例中,有6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收肌切断术加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不但缩小了SPR在脊柱上的手术范围,而且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15例及新鲜脊髓损伤3例,采用脊髓前外侧减压术。18例中有12例功能改善,各病例因外伤情况不同其恢复程度不同,其中不完全性神经根和园锥损伤予后较好;有运动功能比仅有感觉残留的病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对照分析,对照组为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伤椎Cobb's角等。结果微创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相比,微创手术组手术切口明显缩小,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微创手术组手术前后伤椎Cobb's角与开放手术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