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雪松  潘卫兵  金岩 《医药世界》2009,(10):638-639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全麻下用自制水囊建立后腹膜腔,通过后腹腔解剖标志找到肾脏并暴露肾囊肿,距肾实质5mm用电钩将囊壁切除去顶。结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100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术后住院4~12d。1例术后3d出现漏尿,经充分引流12d后自闭。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肾囊肿。36例随访3~12个月,1例厚壁囊肿部分残留,其余未见残留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共先  李煜  傅斌  傅龙龙  习海波 《天津医药》2012,40(10):1067-1068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大、恢复慢,临床上现已较少使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aparoscopic renal cyst decortication,LRCD)可经脐单孔腹腔镜(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途径或经后腹腔途径进行.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6月施行LRCD治疗肾囊肿1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治疗单纯性肾囊肿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适应证、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并总结30例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其中26例经后腹腔途径,4例经腹腔途径。结果:29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5天复查发现肾周血肿,1个月后复查血肿消失。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黄秀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57-155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5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技巧。结果 25例肾囊肿成功切除去顶,结石总取净率92%(23/25),术后100%解除肾盂梗阻。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8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设备、精密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腹腔镜治疗肾囊肿3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腹腔径路及经后腹腔径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镜路治疗肾囊肿11例,经后腹腔径路治疗肾囊肿28例。结果:本组39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果好,随访3~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损伤小,恢复快,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7.
陈天华  汪昌雄  郑启刚 《医药世界》2010,(10):1311-1311
单纯性肾囊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囊肿性肾脏病,主要见于成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统计50岁以后约有一半人至少有一个囊肿,足见其多见。一般不出现症状,偶然发现。我科2007-01—2010-04应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肾囊肿穿刺并无水乙醇硬化治疗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2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全程护理的疗效.结果 除1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外,21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手术时间45~123min,术后无出血、无皮下气肿及囊肿复发等,微创手术效果较满意,7~9d后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安全,积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术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36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全部行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随访观察疗效和JOA17分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优良率为85%。术前JOA17评分平均为5.23,术后JOA17评分平均10.25。结论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腹膜后途径,采用腹腔镜技术对2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囊肿去顶术,并与9例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腹膜后途径手术的手术时间稍长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效果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十二指肠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单纯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在手术当天及术后7d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瘘,对照组4例(13.33%)发生十二指肠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两组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7d体质量及右上臂周径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519、9.868,均P〈0.05)。结论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手术减压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十二指肠创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途径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途径治疗肾盂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探讨该术式的适应症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7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60min(195~370min);平均出血量70ml(50ml~190ml);所有患者术后5~9天出院。术后随访5~10个月,B超示积水减轻,症状缓解。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安全、有效,但需要一定的腹腔镜外科训练。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刘浩  丁中  张锋  王刚 《淮海医药》2011,29(2):114-116
目的 综合分析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对36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36例患者中共有51个瘤体,其中单发25例,左肾12例,右肾13例,左右两侧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11例共26个瘤体.5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89例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9例患者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手术治疗13例中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论 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囊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60例,开放手术4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血压情况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57.7±13.2)min,术中出血量为(35.9±17.3)mL,术后排气时间为(1.6±0.7)d,术后引流量为(23.2±4.3)mL,术后住院天数为(5.1±0.8)d,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出现3例皮下气肿、腹膜后血肿及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开放手术组出现8例腹膜后血肿、切口感染、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两组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后3月时肌酐、尿素氮水平及收缩压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48例中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8.8%,腹腔镜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和1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多囊肾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9例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了后路选择性经椎板关节突截骨、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去旋转矫形术治疗,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本组术前相比,JOA评分、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例患者有轻度下肢疼痛、麻木,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旋转矫形手术治疗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可起到减压、矫形、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RC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复习文献对例5囊性肾癌的临床、超声及CT的特点以及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2例;CT诊断囊性肾癌3例,2例诊断肾囊肿,肿瘤不能除外。术后病理回报均为透明细胞癌。5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影像学特点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行后路手术治疗49例的临床资料,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和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术前、术后腰腿痛和神经功能情况。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8年,优良率为87.8%。手术后ODI、VAS、侧凸角、矢状面失衡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疗效确实,充分减压及脊柱平衡尤其是矢状面平衡的恢复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