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大、恢复慢,临床上现已较少使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aparoscopic renal cyst decortication,LRCD)可经脐单孔腹腔镜(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途径或经后腹腔途径进行.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6月施行LRCD治疗肾囊肿1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5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技巧。结果 25例肾囊肿成功切除去顶,结石总取净率92%(23/25),术后100%解除肾盂梗阻。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8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设备、精密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治疗肾囊肿3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腹腔径路及经后腹腔径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镜路治疗肾囊肿11例,经后腹腔径路治疗肾囊肿28例。结果:本组39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果好,随访3~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损伤小,恢复快,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7.
8.
毛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3):151-152
目的 总结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2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全程护理的疗效.结果 除1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外,21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手术时间45~123min,术后无出血、无皮下气肿及囊肿复发等,微创手术效果较满意,7~9d后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安全,积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术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观察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十二指肠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单纯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在手术当天及术后7d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无1例发生十二指肠瘘,对照组4例(13.33%)发生十二指肠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两组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7d体质量及右上臂周径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519、9.868,均P〈0.05)。结论经十二指肠置管减压术联合经空肠造瘘插管十二指肠减压术治疗十二指肠创伤手术减压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十二指肠创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途径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日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3):113-114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途径治疗肾盂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探讨该术式的适应症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7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60min(195~370min);平均出血量70ml(50ml~190ml);所有患者术后5~9天出院。术后随访5~10个月,B超示积水减轻,症状缓解。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安全、有效,但需要一定的腹腔镜外科训练。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囊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60例,开放手术4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血压情况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57.7±13.2)min,术中出血量为(35.9±17.3)mL,术后排气时间为(1.6±0.7)d,术后引流量为(23.2±4.3)mL,术后住院天数为(5.1±0.8)d,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出现3例皮下气肿、腹膜后血肿及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开放手术组出现8例腹膜后血肿、切口感染、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两组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后3月时肌酐、尿素氮水平及收缩压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48例中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8.8%,腹腔镜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和1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多囊肾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后路截骨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9例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了后路选择性经椎板关节突截骨、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去旋转矫形术治疗,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本组术前相比,JOA评分、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例患者有轻度下肢疼痛、麻木,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选择性椎板关节突截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旋转矫形手术治疗中重度退行性脊柱侧凸可起到减压、矫形、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行后路手术治疗49例的临床资料,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和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术前、术后腰腿痛和神经功能情况。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改善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8年,优良率为87.8%。手术后ODI、VAS、侧凸角、矢状面失衡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畸形疗效确实,充分减压及脊柱平衡尤其是矢状面平衡的恢复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