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6个月,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 治疗前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EDD及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ET明显降低(P<0.05),EDD及NO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是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体内新型IL因子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体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等主要炎性因子含量及不同程度的UC患者体内IL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1、IL-22、IL-23等炎性因子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UC患者血清中IL-17、IL-21、IL-22、IL-23等炎性因子均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外周血清IL-17、IL-21、IL-22、IL-23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IL-21、IL-22、IL-23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可预测UC发展或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尤书德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09-29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ACI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人35名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次,1次/d,连服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健康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IL-6、IL-8及TNF一仅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IL-6、IL一8及TNF-α水平,具有减轻炎性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清,应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17。结果 UC组血清中IL-10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血清中IL-17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在UC中可能是保护因子,而IL-17可能参与U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骨炎方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骨髓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病灶清创术和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炎方辨证施治。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ESR和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IL-4和IL-10水平则较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炎方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确切,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控制炎症反应、恢复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奥氮平片联合MECT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神经心理状态评价量表(RBANS)的评分变化,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得分均较前明显降低,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RBANS得分较前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ESS平均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调节血清IL-6与IL-17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邹燕  张梅 《中国药师》2017,(7):1243-1246
摘 要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妊娠后给予注射用绒促性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停经35d后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 4(IL 4)、白细胞介素 10(IL 10)、白细胞介素 17(IL 17)和干扰素(IFN γ)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CD4+)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变化。观察治疗后妊娠成功率和流产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 4、IL 10水平较前明显上升,IL 17和IFN γ水平则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 4、IL 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 17和IFN γ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17/CD4+、Th17/Treg均较前明显下降,Treg/CD4+则较前明显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Th17/CD4+、Th17/Treg低于对照组,Treg/CD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屈孕酮片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因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8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银屑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扩容、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q12h,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PCT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同时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能明显减少MODS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与抑制血清IL-6和PCT释放和促进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冯飞琴 《中国药师》2014,(1):108-110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胃肠解痉药、止泻药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布汀片200 mg,po,tid,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IL-10和TNF-α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TNF-α较前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5例,均较轻微.结论: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8、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的水平,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常规降压药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加味六君子汤+常规降压药)和对照组30例(常规降压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常规降压药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能起到有效的降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老年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轻中度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常规口服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d,共4周;对照组仅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肾病老年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中IL-23及IL-17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IL-23、IL-17A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IL-23和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23及IL-17A呈高表达状态,这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有效降低IL-23和IL-17A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胃动力水平和胃黏膜前列腺素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PGE2、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肤鲜洗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肤鲜洗剂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1% 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和激发小鼠皮肤,建立小鼠ACD模型,激发后12 h开始用药,连续2 d,每天给药2次。在激发后48 h分别对小鼠耳厚度及耳变应反应程度进行测量评分,计数1 min内小鼠搔抓耳部次数,小鼠耳部皮损以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耳厚度、耳变应反应评分、搔抓指数、血清中IL-4、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出现明显的ACD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肤鲜洗剂可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降低耳变应反应评分,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IL-4、IL-17水平(P<0.05),升高IFN-γ、IL-35水平(P<0.05),显著改善耳部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 肤鲜洗剂对急性湿疹小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达到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尼可地尔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予缬沙坦胶囊,观察组患者加服尼可地尔片,均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 0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2-MG,Cys C,HCY,mALB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66%,与对照组的11. 64%相当(P> 0. 05)。结论缬沙坦联合尼地尔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奥美沙坦酯对其影响。方法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肾损害组(42例)。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肾损害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40 mg/d口服,12周后复查血清hs-CRP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肾损害组hs-CRP水平依次升高,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1,P<0.05),奥美沙坦酯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奥美沙坦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0和IL-17的影响.方法 1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IL-10和IL-17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6,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6.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和IL-17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t=3.7244、9.3422,均P<0.05).结论 采用含铋剂的序贯疗法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0和IL-17.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及对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2个月。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在治疗前及出院前(临床症状消失)检测血清IL-13水平。结果治疗组出院后喘息再次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3水平经匹多莫德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下调IL-13的产生,从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角度达到防治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再次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的降压效果,并探讨血清中叶素(IMD)、胱抑素C(Cys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160 mg,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睡前服用,疗程12月.比较用药前后血压变化、达标率(血压<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IMD、CysC及FGF23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340;t=-0.737,P=0.463),治疗12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压效果更明显(t=2.403,P=0.018;t=2.107,P=0.037).对照组达标率73.33%,试验组达标率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7,P=0.037).两组治疗前血清IMD、FGF23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564;t=-0.698,P=0.487;t=-0.179,P=0.858);治疗12月后,两组血清IMD、FGF23及CysC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IMD、FGF23及CysC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5,P<0.001;t=-4.230,P<0.001;t=3.417,P=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降压效果明显,血清IMD、FGF23、CysC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其缓解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