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34例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我科34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全部或部分行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MRI),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上述检查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34)、41.0%(12/34)、87.5%(14/16)、100%(21/21)、100%(4/4)和100%(2/2)。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MRI、主动脉造影对AD起确诊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能初步诊断A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55例),收集其心电图(ECG)及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组ECG异常发生率(89.2%)明显高于脑梗死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ECG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过速、ST段异常、T波改变和Q—T间期延长;脑梗死组主要表现为期前收缩、左室肥厚、心房颤动、ST段异常等。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85.3%)明显高于好转患者(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出现心律失常者加做动态心电图。结果正常心电图2例(3.6%),异常心电图54例(96.4%),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左室高电压、异常Q波常见,并各自有其特点,其中ST-T改变50例(92.6%),左室高电压22例(40.7%),异常Q波20例(37.0%),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其中室性早搏18例(33.3%),房室传导阻滞9例(16.7%),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13.0%),房性早搏5例(9.3%),心房颤动3例(5.6%)。结论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的认识,结合超声心动图,可大大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长沙市第八医院妇产科的50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年龄分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116例,占22.97%;内膜器质性病变子宫出血176例,占34.85%;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相似者213例,占42.18%。临床上〈40岁生育年龄患者妊娠性疾病为主要出血原因,发病率55.43%(51/92);40—60岁围绝经期患者功血为主要出血原因,发病率23.45%(95/405),但生育年龄患者与围绝经期患者功血发病率相似,分别为20.65%(19/92)和23.45%(95/405),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好发于围绝经期,发病率分别为16.54%(67/405、2.71%(11/405),子宫内膜癌从低龄到高龄即〈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发病率为0(0/92)、0.95%(2/209)、2.55%(5/196)、37.50%(3/8),依序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不同,围绝经期及老年期是子宫内膜器质性疾病的好发年龄,不容忽视。诊刮术、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是做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涂建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39-21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似肠梗阻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MSCT诊断肠梗阻存在的正确率96%(48/50)、敏感性95%(41/43)、特异性92%(46/50);X线立卧位平片诊断有无肠梗阻存在的正确率66%(33/50),敏感性76%(33/43)、特异性68%(34/50);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17例cT检查病因诊断正确率82%(14/17)、定位诊断正确88%(15/17);小肠手术诊断与cT的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8,P〉0.05),结肠手术诊断与cT的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3.95,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变,提高了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90-891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分布状况。方法对12815例体检人群检出的异常心电图,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类统计。结果12815例,正常心电图10143例(79.1%),异常心电图2672例(20.9%);异常心电图较多的有ST—T改变(16.50%),窦性心动过缓(14.70%),束支阻滞(14.25%),窦性心律不齐(10.89%);多数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室预激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结论健康人心电图检查发现的心电图异常有助于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持续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2年以上住院患者,每月检查一次心电图。结果:60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9.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高,为11.28%。氯氮平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其他组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0岁以上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50岁以下的患者(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对50岁以上的患者和心脏有疾患的患者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55所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调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现状。方法:对国内55年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比较分别为:药师参与临床查房,会诊,16.36%(9/55),开展信息咨询服务,81.82%(45/55),合理用药,药物评价,34.55%(19/55),治疗药的监测,29.09%(16。55),药物不良反应监察,50.91%(28/55),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研究,54.55%(30/55),结论:当前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水平有待提高,急需培养专业化临床药师。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性别差异。方法对12家社区2009年5月-2011年2月4600例房颤患者心电图改变按性别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占96.0%(4416/4600),男性占40.5%(1863/4600),女性占59.5%(2737/4600)(P〈0.01),男、女比为1:1.5;男性低电压5.8%(108/1863)、电轴偏移14.8%(276/1863)和束支传导阻滞25.0%(466/1863)明显多于女性的3.8%(104/2737)、6.6%(180/2737)和15.0%(410/2737)(P〈0.01);女性ST—T改变72.6%(1988/2737)、心室肥大12.5%(342/2737)和QT间期延长5.7%(155/2737)明显多于男性的51.4%(957/1836)、7.3%(136/1836)和2.7%(50/1836)(P〈0.01);心室率〉100次/分、心室率〈60次/分、起搏器、心肌梗死、三度房室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和预激综合征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房颤患者以老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心电图改变存在各自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高宏  解云  孙萍 《中国医药》2013,8(2):241-242
目的分析2010—2011年我院门诊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处方43200张,对处方中抗感染药物使用频次、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和2011年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5.50%(5509/21600)和20.00%(4322/21600);抗感染药物使用前10位药物中,2010年2011年头孢菌素分别占34.31%(1890/5509)和45.67%(1974/4322),排序位居首位的为头孢噻肟钠;药物使用方法口服类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少数用药不合理现象,医院仍需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确诊或临床疑诊冠心病老年患者≥65(71±5)岁,行腺苷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腺苷注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腺苷负荷心电图检查和非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腺苷负荷G—MPI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7.5%(28/32),特异性为80%(12/15),准确性为85.1%(40/47),明显高于腺苷负荷心电图(P〈0.05),高于非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P〉0.05),结合腺苷负荷门控定量分析软件可提高老年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47例腺苷负荷试验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8%,但症状均轻微,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G—MPI较腺苷负荷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毕芸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03-104
目的探讨远程动态心电图在社区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90例来做心电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电图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电图组)和观察组(远程动态心电图组),90例患者因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先进行常规心电图,后通过社区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心电图检查,采取自身对照,比较常规心电图与远程动态心电图对心脏异常的检出率。结果采用远程动态心态图的患者中,正常例数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及ST-T改变的例数及比例均高于传统心电图组,且阳性检出率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远程动态心电图在社区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心脏异常和阳性检出率,避免因传统心电图的弊端而造成病情延误的情况,值得基本医疗设施较弱的基层社区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干部健康体检3780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体格检查中异常心电图的分布,为研究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取2005年1至6月干部体检共3780例心电图资料按年龄、性别分组及异常心电图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共检出异常心电图879例(23.25%)。异常心电图依次为窦性心律失常(38.10%),ST-T改变(22.53%),各类早搏(14.33%),室内传导阻滞(12.16%),左室高电压(4.66%),陈1日性心肌梗死(1.37%)等;(2)异常心电图除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外,异常率随年龄增高而递增;(3)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均为男性〉女性。结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男性患病的危险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远程医疗会诊3350情况。方法从3350例远程会诊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500名,分析其中呼吸、心、肾、消化和肝肿瘤科疾病的远程会诊情况,并作相互比较。结果远程会诊的病种几乎涉及所有疾病,患者年龄分布与住院病人一致,会诊所附检查资料多为影像学检查资料,会诊目的绝大多数是专求明确(63.2%)和提供治疗方案(81.1%),服务方专家则对原诊断和/或治疗提出修改意见或提供新的诊疗计划。讨论疾病远程诊断已经成熟并在临床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行冠脉动脉造影并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589例,对心电图和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70%组比狭窄50%~70%组、狭窄〉70%组比无狭窄组更易发现ST—T异常(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胸痛组敏感性稍优于非胸痛组(54.9%VS48.9%),特异性基本一致(67.9%VS67.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除外其它继发性ST—T改变的存在,心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无ST—T改变情况下,有胸痛患者应进一步行心电连续监测和心电图负荷试验等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医院心内就诊的7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异常心电图类型统计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75.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7.
阴道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阴道B超、宫腔镜联合组织病理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的64例患者,对其进行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阴道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现率为34.4%(22/64);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病变发现率为96.9%(62/64);组织病理学异常发现率为98.4%(63/64)。结论宫腔镜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检查只有与阴道B超、组织病理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葡萄糖耐量筛查(GCT)的意义及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产前检查的1602例孕妇进行50g糖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结果GCT阳性163例(10.17%),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33例(2.06%),糖耐量受损(GIGT)77例(4.81%),糖代谢异常(GDM+GIGT)110例(6.87%)。年龄≥35岁孕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年龄〈35岁者(P〈0.05);孕前体重指数≥25孕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孕前体重指数〈25者(P〈0.01);有异常分娩史孕妇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大于无异常分娩史者(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有高龄、肥胖和异常分娩史。结论对妊娠期24-28周孕妇进行50g葡萄糖筛查是必要的,对伴有高危因素孕妇应重点监测,早诊断、规范治疗,以减少糖代谢异常对孕妇和围产儿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检测在咽喉反流(LPR)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慢性鼻一鼻窦炎(CRS)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检查,CRS患者行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实验,三项评定中满足两项及以上者划入LPR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鼻腔分泌物中的胃蛋白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对诊断LPR的差异。结果50例CRS患者采用RSI评分其诊断阳性率为66%(33/50),RFS评分阳性率为70%(35/50),PPI诊断性治疗阳性率为64%(32/50),有72%(36/50)划入LPR组。CRS组、LPR组及健康组胃蛋白酶阳性率分别为88%(44/50)、100%(35/35)、3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LPR的诊断,胃蛋白酶检测比三联诊断法灵敏度高(P〈0.01)。结论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检测可作为LPR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郭兴  张锐敏  赵明智 《中国药业》2008,17(13):69-69
目的评价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和病情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剖腹探查的手术指征。方法选择临床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53例,采用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进行诊断和病情观察,分析灌洗阳性结果。结果灌洗阳性率为79.25%(42/53),准确率为94.34%(50/53),假阳性率为7.14%(3/42),假阴性率为0,剖腹探查阳性率为100%(35/35)。结论对于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腹部闭合伤,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是最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