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敏 《河北医药》2010,32(3):339-340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主要用于支气管镜无法确诊的肺部非血管性病变,包括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以及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培养。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对65例肺部疾病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肺部疾病诊断中应用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8例肺部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以及经气管镜活检术检查,观察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同时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胸部CT检查结果表明,支气管腔外压性狭窄患者9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11例,肺部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28例。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确诊21例,诊断阳性率为43.8%。经气管镜针吸活检确诊38例,其诊断阳性率为79.2%。经电子支气管镜联合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确诊44例,诊断阳性率为91.7%。经气管镜针吸活检以及经气管镜活检术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阳性率较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显偏高(P<0.05)。本组48例患者在进行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后并未出现气胸、大咯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只有少数患者咳痰中伴有血丝。结论通过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肺部疾病以及纵隔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性小、费用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尤其是肺内较小病变的诊断是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韦华  白占斌  刘世联  谢蔷  莫元慧 《贵州医药》2004,28(12):1119-1120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国内临床已推荐应用。我省开展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大多数仅为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气道粘膜活检,有局限性,对周围性病变诊断帮助不大。TBLB可弥补其不足,活检器械可送达周围近胸膜病变部位,为临床提供可靠病理依据。现就我院近年来28例肺部疾病患者TBLB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任立梅 《淮海医药》2005,23(4):316-31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肺内周围型病变获得细胞学、病理学诊断依据提供了一种有效检查途径。该项技术是对纤维支气管镜等其他检查手段仍难以定性肺部病变的一种补充检查,其准确率高,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然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引起病人死亡。因此,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肺部占位性病灶的临床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占位性病灶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所有患者与诊断相关的临床资料,如患者的痰涂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手术探查等,了解肺部占位性病灶的临床诊断方法,从而明确诊断。结果100例肺部占位性病灶患者中,82例患者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达82.0%,22例患者经无创检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达22.0%;29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达29.0%;3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达30.0%;18例患者通过手术探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达18.0%。最终18例患者未得到未明确诊断,占18.0%。82例确诊的患者中包括40例肺癌,16例肺结核,14例炎性假瘤,5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2例纤维瘤。结论临床上诊断病因不明确的肺部占位性病灶,诊断方法由简到难,可依次选择痰涂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手术探查等,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肺及纵隔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2 ~2019-11在我院经胸部CT检查显示肺及纵隔存在软组织肿块阴影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分析穿刺情况以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入选者平均穿刺时间为(20.13±2.19)m...  相似文献   

8.
侯玉莲 《河北医药》2004,26(7):597-597
胸肺组织学检查在胸肺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肺中央型病变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获得组织检查,但对贴近胸膜的占位性病变,肺部弥漫性病变及胸腔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依赖于经皮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阳性率高。我们自2001年4月至2002年11月共做61例,现将超声引导下胸肺活检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  相似文献   

9.
梁雁  韦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74-157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经纤维支气管镜难以诊断的支气管腔外病变,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手术并发症,如果处置不当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22年3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刘丹教授及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经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这是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的首例肺活检人体临床试验(First-in-man,FIM),也是支气管镜机器人在肺部疾病诊断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参与手术的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又称为机械臂控制支气管镜导航...  相似文献   

11.
王晓静  牛艳慧  李宁  高勇 《河北医药》2011,33(13):2003-2004
肺弥漫病变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影像表现多不典型,可表现为双肺网格样阴影、磨玻璃影、弥漫分布的结节及粟粒样病变等,病变单独存在或多种影像表现混合存在,临床诊断困难。目前开胸肺活检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在国内不易被患者接受。我院2001年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肺活检术以来,肺弥漫病变的确诊率明显上升,现就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无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60例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13例经放射影像学、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的肺部占位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资料.CT扫描前阅读原有CT或MRI片,初步判断肿瘤病灶所在位置,采用槽式自动弹射活检枪,在CT引导下选择最佳位置行多点取材.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205例获取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为96.2%;经皮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少量出血18例(8.4%),气胸20例(9.3%).结论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方法,熟练的技术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CT引导自动切割活检枪在肺组织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CT引导下,使用16~20 G自动切割活检枪,对88例肺部周围性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82例获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率为93%,气胸、咯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1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肺部病灶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肺CT检查显示为肺部块影的60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采取2种途径取肺活检组织,48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116例CT引导下肺活检。对2种途径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提示对中央型肺部块影,宜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作为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部块影以CT引导下穿刺肺活检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老年人肺部肿块及肺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0例老年人肺部肿块及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病灶直径及穿刺深度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观察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观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 39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0%,其中382例患者一次穿刺...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特别是经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但标本获取的成功率和质量与术前准备和护理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占位性病变25例,均以CT扫描结合体表栅栏的方法确定体表穿刺点,利用弹簧切割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活检诊断为恶性肿瘤18例,其中10例手术者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良性病变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针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方便有效微创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肺部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一直都是呼吸内科乃至胸外科的疑难问题,依靠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如肺部影像学检查资料、血清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等,往往难以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自从1976年Haaga和Alfidi报道将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成为明确肺部周围型病变病理诊断的首要检查方法。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月起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至2011年4月已成功实施50例。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肺部小结节(病灶直径为1.0~3.0cm)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经皮肺穿刺活检前、穿刺中以及穿刺后均采用C臂CT机进行辅助扫描,对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小结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100%,未发现假阳性病例。穿刺后有10例患者发生气胸,其中3例实施闭式引流术治疗,有3例患者术后发生咯血,未经特殊处理后患者自行痊愈。结论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上,采用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检查和诊断,可提高肺部小结节的穿刺阳性率,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检查与诊断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应用于诊断肺外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疑似肺外周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行电子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对照组行电子支气管镜活检钳肺活检。对比两组肺组织直径、操作时间,疾病类型检查结果,对肺癌诊断效能,支气管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相应检查,研究组肺组织直径大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类型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随访确诊肺癌11例(55.00%),对照组手术/随访确诊肺癌12例(60.00%)。以手术/随访确诊结果为金标准,研究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2%、88.89%,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气管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1例患者同时出现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均予以吸氧、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未见严重出血、休克、死亡等情况。结论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诊断肺外周疾病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