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按照血尿酸(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HUA)39例和正常尿酸组(NUA)36例,对两组的BMI、腰臀比(WHR)、血UA、TC、TG、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HUA组TG、TC、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NUA组[(3.39±1.28)mmol/L与(1.39±0.77)mmol/L、(6.61±1.53)mmol/L与(5.15±1.57)mmol/L、(4.28±1.26)mmol/L与(2.364±1.23)mmol/L、(0.85±0.54)与(0.53±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2.012、2.175、2.009,均P〈0.05)。(2)老年糖尿病患者血UA水平与TG、TC、LDL.C及HOMA.IR呈正相关(r=0.327、0.335、0.321、0.331,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UA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索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疗程12周,其中29例单用,其余病例与二甲双胍等合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①FPG由治疗前(9.71±2.39)mmol/L降至(7.17±1.63)mmol/L(P〈0.05);2hpG由(12.58±4.08)mm01/L降至(8.68±2.21)mmol/L(P〈0.05);HbAl由(7.17±1.65)%降至(6.23+3.06)%(P〈0.05)。②29例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患者治疗前TC、TG、LDL—C分别为(5.61±1.05)mmol/L、(2.53±1.44)mmol/L、(3.21±0.61)mmol/L,治疗12周后分别下降为(5.06±0.82)mmol/L、(2.11±1.14)mmoL/L、(2.94±0.55)mmol/L(P〈0.05);而HDL—C治疗前(1.42±0.29)mmol/L,治疗后(1.41±中0.31)mmol/L(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可靠,并且可以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黄连素治疗前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RBP4)的变化。方法2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仍然不能达到良好控制者,予黄连素片0.9g/a口服治疗共16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TC、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RBP4水平。根据公式分别计算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患者予黄连素治疗16周后BMI、WHR略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TC、TG、FFA、HbAlC、Fins、RBP4、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4±1.7)mmol/L比(7.5±2.0)mmol/L,(5.2±1.4)mmol/L比(6.0±1.5)mmol/L,(1.6±0.4)mmol/L比(2.0±0.6)mmol/L,(1.1±0.3)mmol/L比(1.4±0.4)mmol/L,(6.5±1.0)%比(7.2±1.1)%,(2.7±0.9)mU/L比(3.8±1.2)mU/L,(11.4±1.7)μg/L比(15.3±2.9)μg/L,0.9±0.3比1.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连素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可能通过减少脂源性细胞因子RBP4的分泌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控制血糖不佳,不改变口服药,加用每天注射1次地特胰岛素或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比较两种胰岛素方案的疗效。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40例,平均年龄(46土9.8)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予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45±8.9)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予联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疗程12周。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有显著差异俨〈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由(9,9±1.3)mmol/L降至(6.9±0.9)mmol/L,餐后血糖从(12.2±2.2)mmol/L降至(8.4±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8±0.5)%降至(6.6±0.9)%。对照组空腹血糖由(9.8±1.2)mmol/L降至(7.0±0.8)mmol/L,餐后血糖从(12.5±2.3)mmol/L降至(8.5±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7±0.6)%降至(6.7±0.8)%。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增加,但与治疗组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次,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1次,治疗组脱落3例(3/40,7.5%),对照组脱落5例(5/38,13.8%)。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提高,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使用较安全、放便,患者依丛性高。  相似文献   

5.
李成芳 《中国医药》2012,7(12):1495-149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1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片40mg/次,1次/d,连用60d。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治疗前和治疗60d后患者的肘静脉血,检测血清TC、LDL—C、HDL—C、TG、VEGF和NO的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0d后患者TC、LDL—C、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4.7±0.9)mmol/L比(7.0±0.5)mmol/L,LDL—C:(2.85±0.57)mmol/L比(4.45±0.26)mmoL/L,TG:(1.8±0.5)mmoL/L比(2.6±0.3)nllno]//L,均P〈0.01];HDL—C、VEGF和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1.49-4-0.13)mmol/L比(1.32±0.15)mmol/L,VEGF:(308±47)ng/L比(17±22)ng/L,NO:(82±13)txmol/L比(61±9)mmol/L,均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而且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单用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联用地特胰岛素,分别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HbAl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联合地特胰岛素后空腹血糖(5.6±2.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6±3.0)mmol/L,HbAlc(6.2±1.4)%,较治疗后明显下降,体重指数影响不大,且无明显低血糖反应。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方案具有作用好,安全性好,易接受,同时,地特胰岛素在低血糖事件及体重增加方面的优点将有助于克服胰岛素治疗中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L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GL组治疗后FPG(6.3±1.41mmol/L,2hPG(8.7±1.4)mmol/L,HbAlc(6.7±0.6)%;NPH组治疗后FPG(6.4±1.0)mmol/L,2hPG(8.8±1.2)mmol/L,HbAlc(6.6±0.7)%,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GL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5),且GL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进  于慧  郑永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05-2606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患者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那格列奈治疗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0.5h血糖(0.5hPG)、餐后1h血糖(1h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0.5h胰岛素(0.5biNS)、餐后1h胰岛素(1bINS)、餐后2h胰岛素(2hlNS)、白细胞介素-2(IL-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G、0.5hPG、1hPG、2hPG、FINS、0.5hlNS、1hlNS、2bINS、IL-2及CRP分别为(8.0±1.5)mmol/L、(12.0±1.8)mmol/L、(10.2±1.3)mmol/L、(10.5±1.2)mmol/L、(168.2±11.5)pmol/L、(213.5±23.5)pmol/L、(197.0±21.5)pmol/L、(189.5±12.0)pmol/L、(14.0±1.5)斗g//L、(13.5±1.5)mg/L,较治疗前的(10.5±1.0)mmol/L、(14.5±1.5)mmol/L、(12.5±1.4)rnmol/L、(11.6±2.0)mmol/L、(180.7±12.0)pmol/L、(229.8±26.0)pmol/L、(218.5±23.0)pmol/L、(197.0±14.5)pmol/L、(12.5±2.0)彬L、(22.8±2.0)mg/L均明显下降(t=11.9293、9.1785、10.3561、4.1115、6.4696、4.0009、5.8744、3.4279、5.2307、32.0006,均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硬性渗出的程度与各项血脂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90眼)诊断为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中央50。数字彩色眼底照片分析硬性渗出的范围并依据视网膜硬性渗出的程度进行分组:黄斑区未见明显硬性渗出者为A组;黄斑区有硬性渗出且硬性渗出面积〈1/2视盘面积者为B组;黄斑区有硬性渗出且硬性渗出面积≥1/2视盘面积者为C组,各30例。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胰岛素治疗情况及血压、血Cr水平并进行血脂分析(TC、LDL—C、HDL—C、TG)。结果A、B、C组患者血清Cr分别为(88±31)、(103±24)、(106±42)mmol/L,TC分别为(4.9±2.6)、(5.34-1.2)、(5.9±1.3)mmol/L.LDL—C分别为(2.9±0.9)、(3.1±1.1)、(3.5±1.0)mmol/L,TG分别为(1.7±0.5)、(2.0±0.7)、(2.1±0.7)m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C组患者血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6±0.19)、(1.14±0.22)、(1.17±0.24)mmol/L,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硬性渗出程度与患者血清TC、LDL、T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5病房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1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分别为172、195和145例。选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为正常组(180例)。测定4组患者血清Hey、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清Hey水平的差异,评价血清Hey与血脂和SYNTAX评分的关系;根据血脂和血清Hey结果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TC、LDL—C和血清Hey水平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危组TC、LDL—C和血清Hey水平分别为(6.1±0.7)mmol/L、(3.7±1.0)mmol/L和(16.4±2.0)txmol/L,高危组分别为(7.2±0.9)mmol/L、(4.2±1.1)mmol/L和(19.5±1.8)μmol/L,正常组分别为(4.5±0.5)mmol/L、(2.9±0.7)mmo]/L和(10.8±0.4)~mol/L,P〈0.05],余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512例患者中血清Hey水平正常者272例,其TC、TG、HDL—C、LDL.C和SYN.TAX评分分别为(5.1±1.1)mmol/L、(1.4±1.1)mmol/L、(1.2±0.3)mmol/L、(3.5±0.9)mmol/L和(19±10)分;血清Hey高水平者240例,其TC、TG、HDL—C、LDL—C和SYNTAX评分分别为(5.1±1.2)mmol/L、(1.4±1.6)mmol/L、(1.2±0.3)mmol/L、(3.5±1.0)mmol/L和(264-11)分。高Hey水平患者SYNTAX评分与Hcy水平正常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和高Hey水平患者的TC、TG、HDL—C和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TC、LDL—C与冠心病相关(HmYr=0.24、TC:r=0.32、LDL—C:r=0.26,均P〈0.05)。结论血清Hey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随着血清Hey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2hPG)异常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2 hPG分别为(10.16±1.58) mmol/L、(9.23±1.78)mmol/L、(8.86±1.2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1.66)mmol/L、(11.44±1.79)mmol/L、(10.13±1.44)mmol/L (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FPG分别为(8.06±0.85) mmol/L、(7.63±0.59) mmol/L、(6.78±0.43) r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1±0.36) mmol/L、(8.02±0.49) mmol/L、(7.01±0.37)mmol/L (P<0.05).治疗过程观察组低血糖2例,恶心1例;对照组低血糖1例,眩晕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以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周岩  迟丽屹  吴大方  宋菲菲 《中国医药》2013,8(8):1109-1111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完全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42例)和二甲双胍组(44例).艾塞那肽组给予艾塞那肽治疗(5 ~0 μg,2次/d),二甲双胍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500 mg/次,3次/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空腹C肽(FPC-P)、餐后2hC肽(2 h PPC-P),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6周后,2组的FBG、2 hPG、HbA1c、BMI、TC、TG均下降[艾塞那肽组:(6.6 ±1.3)mmol/L比(7.6±2.1)mmol/L,(9.1±1.9) mmol/L比(16.6±1.4) mmol/L,(6.2±0.9)%比(8.2±1.7)%,(24.4±1.4) kg/m2比(28.0±2.3)kg/m2,(5.2±1.4) mmol/L比(6.6 ±2.1)mmol/L,(1.4±1.2) mmol/L比(2.6±1.6) mmol/L;二甲双胍组:(6.8±1.3)mmol/L比(7.6±2.1)mmol/L,(9.0±2.1) mmol/L比(16.9±1.6)mmol/L,(6.6±1.8)%比(8.4±1.9)%,(25.4±1.8) kg/m2比(27.9±2.5)kg/m2,(6.0±1.6) mmol/L比(6.7±2.4) mmol/L,(2.2±1.5) mmol/L比(2.8±1.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艾塞那肽组的BMI、TG、T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TC、TG等代谢指标,改善胰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周建敏  郭文建  于荣强 《中国医药》2013,8(9):1222-122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56例,完全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28例)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组(28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hP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后FIns、2 hIns和HOMA-I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12.1±2.4) mIU/L比(16.6±2.7) mIU/L,2 h Ins:(66±4)mIU/L比(80±5)mIU/L,HOMA-IR:(3.1±0.9)比(4.3±1.0),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分别为(16.7±1.9) mIU/L、(81±6)mIU/L和(4.4±1.1);2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TC分别为(5.53±0.37)、(4.39±0.26) mmol/L,TG分别为(3.3±0.6)、(2.2±0.4) mmol/L,LDL-C分别为(3.5±0.6)、(2.7±0.6)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5.56 ±0.37)、(3.3±0.5)、(3.5±0.6) mmol/L;2组治疗后TC、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施以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作药理分析。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吡嗪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 PG、FINS、HbA1c水平分别为(6.04±0.43)mmol/L、(11.12±2.52)mmol/L、(657.84±10.37)pmol/L、(6.46±0.58)%,均低于对照组的(7.45±0.27)mmol/L、(14.24±2.09)mmol/L、(704.29±11.09)pmol/L、(8.53±0.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BMI水平分别为(3.24±0.79)mmol/L、(1.88±0.69)mmol/L、(1.96±0.48)mmol/L、(23.05±2.55)kg/m2,均低于对照组的(4.75±0.38)mmol/L、(2.35±0.75)mmol/L、(2.95±0.66)mmol/L、(27.76±4.10)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可使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得以有效控制,同时可减轻其肥胖程度,具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其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单用组与联用组,各71例。单用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FPG(5.84±0.32)mmol/L、2 h PG(7.13±1.09)mmol/L、HbA1c(6.45±0.32)%均低于单用组的(6.68±0.46)mmol/L、(8.74±1.25)mmol/L、(7.5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HDL-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用组的TC(4.17±0.62)mmol/L、LDL-C(2.25±0.44)mmol/L均低于单用组的(4.86±0.79)、(2.76±0.66)mmol/L, HDL-C(1.99±0.40)mmol/L高于单用组的(1.47±0.3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2006年收治的80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口服降糖药治疗组40例和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30R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经济费用和体重变化。结果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P〈0.05);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14.6±1.5)d,口服降糖药组平均(27.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组发生低血糖1例(占2%),口服降糖药组低血糖0例。结论预混胰岛素30R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缩短血糖达标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葛根素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糖尿病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奥扎格雷钠加氯化钠注射治疗,观察组使用葛根素联合奥扎格雷钠加氯化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 ADI)量表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ESS评分和A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空腹血糖(FPG)[(5.4±1.2) mmol/Lvs.(6.5±1.6)mmol/L]和餐后2h血糖(2hPG)[(9.3±1.3)mmol/L vs.( 10.6±1.7)mmol/L]控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并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T2DM伴肥胖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重(BW)、腰围(W)、体重指数(BMI)、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控制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的变化,并观察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BW、W、BMI、TC、TG、FBG、2hPBG、HOMA-%B、HO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BW、TC、2hPBG、HO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W(96.56±7.22) cm、BMI(25.03±2.33)kg/m、TG(3.09±0.21) mmol/L、FBG(7.09±1.07)mmol/L、2hPBG(10.04±2.12)mmol/L、HOMA-R(3.10±0.7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OM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减低T2DM伴肥胖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并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4种降糖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格列类口服型降糖药物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82例患者FPG为(6.8±0.5)mmol/L、2 h PG为(8.1±0.2)mmol/L、HbA1c为(6.8±0.8)%,低于治疗前的(11.0±0.8)mmol/L、(15.8±0.4)mmol/L、(9.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2例,头晕3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4种降糖药物,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