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安全及更加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92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采用:经典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orr)、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y)和改良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结果:行orr式19例(20.7%)、pry式28例(30.4%)、mpjip式45例(48.9%).随访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mpjip式在体重变化、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变化等营养学指标分别为(0.69±1.79)ks,(62.54±5.47)g/l,(36.21 ±3.55)g/l,均显著优于orr、pry两式(p<0.05).但mpjip式在血红蛋白为(122.53 ±19.91)g/l,与orr、pry两式无明显差异(p>0.05);mpjip式手术平均用时为(199.29±47.13)min.长于orr式(p<0.05),但与pry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滞留综合征在mpjip式中发生率为4.4%,显著优于on.式(p<0.05),但与pry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visick指数(Ⅰ-Ⅱ级)在mpjip式比例为87.6%,反流性食管炎在mpjip式中发生率为6.7%,均与orr、pry两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改良p形空肠问置代胃术(mpjip)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7月,对44例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Schlatter式及食管空肠Roux-en-Y式2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6个月患者自述症状,术后6个月患者并发症,术后6个月和24个月患者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种术式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chlatter式术组患者返流性食管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食管空肠Roux-en-Y术组(P〈0.05)。术后6个月患者自述术后症状,Schlatter式术组患者评分明显较Roux-en-Y组患者高(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24个月,空肠Roux-en-Y术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术,操作简单易行,能有效地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荐为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 4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给予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或者P形空肠袢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消化道症状.结果 两种术式在术后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倾倒综合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P形空肠袢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术后并发症稍高,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rr式Roux-en-Y 空肠食管吻合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比P形空肠袢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是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较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对121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组)、P形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组)、P型空肠间置食管术(PI组)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PI组预后营养指数(PNI)为50.1,分别高于PR组的42.6及R组的40.3(x2=3.984、3.911,均P<0.05);PR组出现胃潴留综合征6例(14.3%),明显高于R组的2例(5.0%)(x2=4,235,P<0.01);R组反流性食管炎高于PR组和PI组(x2=4.125、4.135,均P<0.01);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后半年血浆蛋白及体质量下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R组2、3、5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1%、45.0%、23,4%;PR组分别为85.4%、43.1%、21.3%,PI组分别为85,1%、42.3%、21.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P型空肠袢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理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方法将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行全胃切除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一组行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营养等状况。结果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倾倒综合征发生率及早饱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组(P<0.05);术后体质量也较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组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与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相比,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体质量恢复较快,且操作简单,为更合理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6.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铁良  丁梅  张淑芝  王增辉  李润华 《河北医药》2010,32(22):3188-3189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行全胃切除术的75例病例采用两种不同的重建术式.随访2年,对其术后并发症、VISICK指数、体重变化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后患者的VISICK指数为Ⅰ~Ⅱ级,能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倾到综合症等,且体重变化,营养指标等明显优于SCHLATTER式吻合术.结论 FJI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对于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意义,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韩刚  王以东  曹羽  龚航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69-167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分别采用传统的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Y组,68例)和改良“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组,68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结果 随访1年,未出现死亡病例,PRY组滞留综合征11例(16.2%)、反流性食管炎13例(19.1%)及营养不良14例(20.6%)等均显著高于mPJIP组的0例、3例(4.4%)、5例(7.4%)(x2 =3.78、7.08、4.96,均P<0.05),两组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PJIP组术后1年Visick指数分级显著低于PRY组(Z=4.4221,P<0.05),mPJIP组体质量恢复程度、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预后营养指数均显著显著低于PRY组(t=5.15,2.33、4.80、3.20,均P<0.05).结论 mPJIP可有效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50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两种术式的术后消化道症状分别为:腹泻(11.8%与12.1%)、倾倒综合征(3.9%与3.3%)和反流性食管炎(5.9%与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形袢空肠代胃术组术后并发症(13.0%)稍高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1±0.3)h,较P形袢空肠代胃术组(3.7±0.2)h明显缩短(t=3.35,P<0.05).结论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和P形袢空肠代胃术均为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但前者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105例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Schlatter式、Orr式及SS式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6个月和24个月病人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种术式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元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Schlatter式术组病人返流性食管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rr式术组及SS式术组(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24个月,SS式术组病人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提高(P<0.0P).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采用SS式间置空肠代胃,操作简便可行,可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2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Ⅱ式、Ⅲ式及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种消化道重建术.术后观察患者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全血细胞计数、代胃的储存及排空功能、预后营养指数(PNI)、Visick指数的比较等指标结果.结果与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Ⅱ式、Ⅲ式相比,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体重恢复好,血浆营养参数和PNI均较高,且术后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消化道重建应构建代胃并保持摄入食物通过十二指肠.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直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吻合技术的方法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18例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中经腹会阴重建消化道吻合方法及观察术后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18例患者手术成功,消化道重建均一次吻合成功,其中8例行近端结肠造瘘,3个月后二次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吻合口瘘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给予补救治疗,吻合口血运不佳3例,术后未见并发症出现;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4/118,3.39%),吻合口狭窄5例(5/118,4.24%),吻合口出血2例(2/118,1.69%),直肠阴道瘘1例(1/118,0.85%)。结论提高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技巧,可减少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改进方式——回盲部升结肠间置代胃术的优缺点。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216例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病人分为3组:Ⅰ组,食管-空肠Schlatter法吻合术92例(42.59%);Ⅱ组,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3例(47.69%);Ⅲ组,回盲部升结肠间置代胃术21例(9.72%)。比较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返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食物储量的大小。结果 返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率和食物储量在Ⅰ组术武中分别为32.61%、66.30%、200~250ml,在Ⅱ组术武中分别为23.30%、58.25%、180~220ml,在Ⅲ组术式中分别为0%、9.52%、350~400ml。结论 在3种术式中,回盲部升结肠代胃术的返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低(P〈0.05),食物储量最大(P〈0.05),是较理想的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比较两种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及营养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后早期适应性较好;调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术后病人后期营养优于前者。结论:全胃切除后,P袢Roux—en—Y吻合术和凋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在改善病人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但调节性双通道空肠代胃重建术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全切术后Roux—en—Y术与空肠间置代胃术行胃肠道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Roux—en—Y组实施Roux—en—Y术式,空肠间置代胃组使用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营养状态及随访2年的并发症。结果空肠间置代胃组术后1年期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体重均未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且均高于Roux—ell—Y组(P〈0.05),Roux-en-Y组术后1年期白蛋白、血红蛋白及体重均低于术前(P〈0.05),空肠间置代胃组发生饱胀、食欲减退、腹泻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比率均显著低于Roux—en—Y组(P〈0.05)。结论空肠间置代胃术有效保留了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的功能,对于保证消化道正常功能、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意义重大,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7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共计189处病灶,181处病灶予以完整切除,转外科手术5例;活动性出血21例,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穿孔发生。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安全、有效、实用的内镜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术后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全胃切除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A组,32例)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B组,29例)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或死亡病例。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稍高于B组(P>0.05)。与术前和B组比较,A组术后体重显著增加,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量均显著上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于B组(28.1%vs.86.2%)(P<0.05)。结论 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消化道重建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苏纪亭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61-3463
目的:比较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50例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A组(55例)、B组(46例)、C组(49例),A组患者接受间置空肠吻合术,B组患者接受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组患者接受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期内,A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82%比19.57%,χ^2=6.966,P=0.008),B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χ^2=4.212,P=0.042)。手术后12个月,A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指标评分显著低于B组与C组(均P<0.05)。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时可以选择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端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过程中应用间置空肠吻合术具有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顺序,随机分为3组,Ⅰ组46例患者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技术,Ⅱ组47例患者术中采用双层吻合技术,Ⅲ组50例患者采用吻合器进行操作,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Ⅰ组和Ⅲ组患者表现均低于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在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操作或吻合器处理可减少手术进行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陈华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21-322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病历资料,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依次为:胃癌13例(占43.33%),小肠间质瘤4例(占13.33%),小肠憩室2例(占6.67%),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占10%),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3例(占10%),结直肠癌5例(占16.67%).30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病死率10%(3/30).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是提高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