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06-3307
对5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浓度对存活者与死亡者进行AFP变化的对比,分析了AFP在重型肝炎患者升高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脂酶变化水平,为指导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速率法测定3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脂酶的活性动态变化水平。结果轻、中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约7d,重度中毒血胆碱醋酶活性恢复正常则需要14d或更长。结论测定血清胆碱脂酶有利于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王峰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1):288-289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的变化,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56例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其血清胆碱脂酶。结果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肝脏病损的范围和程度明显相关,且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血清胆碱脂酶作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重症肝炎、肝癌、肝性脑病、肝硬化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沈怀成 《江苏医药》2004,30(6):443-443
为进一步了解重型肝炎(重肝)甲胎蛋白(AFP)变化,我们对63例重型肝炎进行了检测,并对AFP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重型肝炎患者AFP变化。方法 59例重型肝炎病人中,急性重型肝炎(ASH)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SSH)12例,慢性重型肝炎(CSH)43例。采用放免法检测AFP,于入院后及每2周检测1次,并每月行肝脏B超或CI检查。结果 ASH、SSH、CSH有67.8%的病人AFP增高。且在排除肝癌的情况下,其AFP值愈高则重型肝炎的好转率愈高,两者基本呈正相关。全部病例中除2例AFP〉400u/L,持续2个月以上后经肝脏CT确诊为肝癌外,其余病人均为一过性AFP增高。所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4周后好转23例(39%),死亡36例(61%)。AFP〉400ug/L者死亡率最低。结论 重型肝炎病人血清中AFP含量升高,可能是肝细胞再生活跃的结果,是新生肝细胞幼稚化现象。因此,对了解预后有一定帮助,但对AFP值持续增高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胆碱脂酶(CHE)、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阳性的检出率。方法:笔者测定了223例肝病患者血清AFU(酶比色法)、AFP(化学发光法)、CHE(酶动力法),γ-GT(酶动力法)的活性含量。结果:9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HE、γ-GT可提高患者的检出率,有利于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32例,采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AFP水平,并根据具体病情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结果AFP〈130μg/L者10例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病情不同程度好转;AFP130~260μg/L者16例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不同程度好转;AFP〉260μg/L者7例无死亡病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存活与否主要取决于保留的能再生的肝实质的数量和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再生初期的肝细胞能产生AFP,在排除原发性肝癌和基它原因的情况下,AFP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肝细胞的再生状况,对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判断意义,血清AFP水平高者较血清AFP水平低者预后好,提示AFP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PAB)、胆碱汁酶(CHE)和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46例,检测血清PAB、CHE、TBA.结果 肝硬化患者PAB、CHE、TA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PAB、CHE、TBA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对肝病的诊断意义已有许多阐述。本文调查了血清TBA、ChE和其它常规肝功能指标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转归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水平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预后不同将125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71例)和存活组(54例),检测其AFP水平,从AFP水平和AFP增高程度来比较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转归。结果AFP<200ng/mL组存活21例;AFP≥200ng/mL存活3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水平高的重症肝炎患者恢复较快,预后好;AFP水平较低或正常范围者预后不良。说明AFP是检测肝细胞再生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判定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在乙型肝炎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1例临床确诊的乙型肝炎及进展期患者及42例职工体检的HBsAg阴性的正常人群,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PA、TBA和CH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肝癌介入术后组和HBeAg(+)乙肝组PA、CHE及TB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eAg(-)乙肝组与对照组比较,PA及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及CHE下降程度依次为肝癌介入术后组>肝硬化组>HBeAg(+)乙肝组,而TBA的上升程度依次为肝硬化组>肝癌介入术后组>HBeAg(+)组>HBeAg(-)组。结论 PA、TBA和CHE联合检测是反映肝脏的合成和损害程度,预测肝脏的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血糖异常水平对病情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的血糖异常变化情况,探讨高血糖水平、低血糖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13例肝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糖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型肝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比较,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重型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比较血糖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水平重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的异常(高、低)血糖的发生率达到74.2%,重型肝炎高、低血糖组病死率较重型肝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肝病患者血糖异常者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减少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控制病情进展,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及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慢性肝炎患者75例以及肝硬化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DCP和AFP检测结果,并与病理金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DC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度为85.96%,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762);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57%,特异度为91.23%,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824);DCP和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1.43%,特异度为96.49%;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883)。结论 DCP和AFP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分为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A组,n=160)与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B组,n=140).比较2组预后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组吸烟史、性别组成、高血压、Killip分级以及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血清肌酸酐、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且BMI、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明显低于B组(P<0.05).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年龄、血清肌酸酐呈负相关性,而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呈正相关性(P<0.05).死亡率升高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LVEF减小.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相关性,患者死亡率升高主要独立因素包括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其测定可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淼患者血清铁虿自(SF)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sF水平变化在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mA)检测6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F,并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健康人sF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F显著高于急、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sF。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F水平与T—Bil、PT、TBA呈显著正相关,与A1b、ALT、AST、CHE呈显著负相关。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存活者,随着病情逐渐好转,sF逐渐下降;死亡者随着病情逐渐恶化,sF逐渐升高。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F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肝细胞损害程度越严重,sF升高越明显;动态测定sF水平有助于判断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害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继发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分为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IGR组)、糖尿病组(DM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病毒载量等项目.结果 (1)DM组、IGR组与NGT组比较,年龄、腰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M组与IGR组比较,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糖代谢异常加重,NGT组、IGR组以及DM组的HBsAg、HBeAg和前S1抗原阳性率均逐渐升高(均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继发糖代谢紊乱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与继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正相关,但性别、年龄、血脂与继发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比较5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对照组)和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以血液灌流治疗患者(灌流组)的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炎性细胞因子、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灌流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灌流组治疗3天后胆碱酯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流组患者治疗3天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早期血液灌流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而有效改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E)与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Child-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每组各20例;同时取同期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的CHE、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HE、CA125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组的CHE、CA125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出现并发症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CHE与CA125值发现,两者的CH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患者的CA125值明显高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血清CHE、CA125水平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可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接受异甘草酸镁( 15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及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26)μmol/L比(95±21) μmol/L,HBV DNA阴转率于2、4、6周分别为24.1%(7)比0%(0)、75.9%( 22)比0%(0)、82.8%(24)比4.0%(1),P<0.05];ALT、AST、ALB及PT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9) U/L比(94±17) U/L、(75±17) U/L比(78±17) U/L、(38±3)g/L比(38 ±4) g/L、( 14 ±4)s比(15 ±5)s,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连续监测法对健康组6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3例、Child-Pugh A级组36例、Child-Pugh B级组34例、Child-Pugh C级组32例各样本进行ACE活性和胆碱酯酶(CHE)活性的测定,比较各组ACE和CHE值,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与血清ACE的活性及ACE和CHE之间的关系。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临床分型血清中ACE活性变化的顺序由低到高为:健康组(23.47±6.03)μmol/L,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组(51.79±8.58)μmol/L,乙肝后肝硬化中Child-Pugh A级组(60.57±6.40)μmol/L,Child-PughB级组(68.22±6.62)μmol/L,Child-PughC级组(77.30±8.30)μmol/L,各组肝病患者血清ACE活性都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CHE活性〉4000 IU/L时,ACE活性为(34.71±9.43)μmol/L,CHE在2000N4000 IU/L时,ACE活性为(53.16±8.46)t.LmolfL,CHE在1000~2000 IU/L时,ACE活性为(67.67±9.52)μmol/L,CHE〈1000 IU/L时,ACE活性为(79.27±7.53)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检测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中血清ACE的活性变化,对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