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黎  梁泽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39-1240
耻骨上膀胱造瘘是经小腹部切开或穿刺进入膀胱,放置导尿管以引流尿液的一种方法.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多见于尿道创伤、尿道梗阻发生急性尿潴留,不能经尿道插管引流尿液[1].而截瘫患者多由高处坠落、重物压砸、交通事故等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后排尿反射消失,导致尿潴留,或者尿液不自主流出,膀胱造瘘能解决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尿潴留对急、慢性尿潴留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有缓解作用,能恢复部分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截瘫患者因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而引发的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截瘫患者的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而尿潴留致膀胱高压、尿液反流,又逆向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控制泌尿系统感染,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保护肾脏功能是截瘫患者膀胱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膀胱功能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80例截瘫病人通过留置导尿期的训练、手法排尿期的训练以及建立扳机点训练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不全性截瘫病人30例在2周内拔出尿管,16洌在2~4周拔出尿管,完全性截瘫病人8例在4周内拔出尿管,10例8~12周拔出尿管。56例建立了反射性的膀胱,可自行控制排尿,10例须用手法排尿,14例带管出院。结论:科学的膀胱功能训练可促进病人膀胱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此期患者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患者排尿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我们实施帮助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进行自我膀胱的管理,防止患者在恢复期自我护理的盲目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自律性膀胱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截瘫患者40例,术后,均给予无菌间歇导尿术,按照其膀胱残余尿量给予指导间歇导尿,并指导患者训练膀胱。结果康复护理实施后,患者膀胱容量基本恢复整张,残余尿量均≤100 m L,形成反射性膀胱者25例、膀胱充盈性可自排为15例;尿路感染3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出现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截瘫患者通过间歇导尿建立反射性排尿,进而恢复患者排尿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叶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9-1919
1998年8月-2003年8月我院骨科共收治截瘫、多发性骨折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病人336例,经骨科治疗和护理,除高位截瘫病例外,大部分病人都在不同时间内逐步恢复并能自解小便。5年来改变原来保留导尿病人常规进行膀胱冲洗的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尿潴留的针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潴留在中医学属于“癃闭”范畴。临床指尿液潴留膀胱以内,难以排出的一种疾病,多由于产后、术后、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肿瘤、药物及外伤性截瘫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多沙唑嗪对截瘫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截瘫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将31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多沙唑嗪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将29例采用多沙唑嗪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排尿日记及尿流动力学.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24h平均排尿次数、24h平均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降低,24h平均单次尿量、24h平均单次最大尿量、最大膀胱容积、最大尿流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瘫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多沙唑嗪可增加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及尿失禁次数,改善尿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医用尿液引流袋。只能贮存及引流尿液,病人膀胱内一旦有尿液便随之排出。使膀胱括约肌失去原有的收缩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一旦拔除导尿管后易发生排尿困难。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多数病人因此造成终生依赖导尿管排尿,为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克服现有尿液引流袋存在的不足。我们经过多年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尿液引流袋,该引流袋可以使病人有尿意时。将调节阀打开,起到了引流尿液的作用,膀胱排空后,将调节阀关闭,尿液可以在膀胱内贮存,使膀胱括约肌保持原有的收缩功能,避免了拔除尿管后发生排尿困难给病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用药》2013,(7):6-6
脊髓损伤造成排尿功能障碍使许多患者痛不欲生,由此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成为截瘫患者的第一死亡原因。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领衔的一项科研成果通过调整、重建膀胱神经再支配系列研究,探索各种脊髓损伤部位导致的不同类型膀胱功能障碍,设计了多种膀胱功能重建手术,使一些完全截瘫的患者恢复了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截瘫患者合并尿路感染较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我国目前约有超过1000万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截瘫患者,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递增。其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尿路感染的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自2008-2013年我院共收治了截瘫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以本院2008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截瘫伴有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脊髓休克期和脊髓功能恢复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结束后,对各时期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结束后,除脊髓完全损伤患者以外,所有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均较为理想,总有效率为96.7%。此外,脊髓休克期内护理2、4周后患者导尿后的尿残余量显著减少,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功能恢复期内护理2周和1个月后,所有患者自主排尿后的尿残余量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休克期和脊髓恢复期内对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合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4.
陈云莉 《黑龙江医药》2011,24(1):153-155
目的:探索减少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82例截瘫病人受伤早期用两种不同方法施行泌尿系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早期关闭导尿管,定时放尿,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且中途不更换导尿管,不行膀胱冲洗.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关闭导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一种简便、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外伤性截瘫患者中实施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其顺利排尿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早期膀胱康复训练,有助于帮助其顺利排尿,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马红玲 《淮海医药》2007,25(5):456-457
目的 帮助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留置尿管期间自我膀胱的管理,防止病人在恢复期自我护理的盲从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自律性膀胱的早日恢复.方法 将34例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17例,对照组17例.结果 干预组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平均67 d,留置尿管期间无感染.结论 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尿管护理、膀胱训练有直接指导作用,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膀胱造瘘主要适用于老年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截瘫等原因所致急慢性尿潴留需引流尿液者。其中大多数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为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自理能力差,生理功能减退及对留置造瘘管的不适应,易导致引流失败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的时间和频次,观察组通过简易膀胱测压技术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可使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提前、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蒋晓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91-3791
目的:探讨人工排尿法治疗截瘫并发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例截瘫合并尿潴留的患者,在保留导尿3周后,拔除留置导尿管,均采用人工排尿法促进排尿.结果:15例截瘫患者,有2例至出院时恢复膀胱自主排尿,4例于出院后1~5个月内恢复膀胱自主排尿功能,8例于出院6个月~1年内逐渐建立膀胱的反射性排尿功能,1例无效.结论:截瘫合并尿潴留患者坚持应用人工排尿法,可促进其早日恢复膀胱自主排尿或建立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