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CD146(MCAM)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sity,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CD14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D146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406±0.0135)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35 6±0.012 7)(P<0.05);CD146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67%,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的MVD为54.92±8.55/200倍视野,癌旁组织的MVD为21.36±6.63/200倍视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明显相关,MVD在HCC组织的水平与肝外转移、肿瘤直径、肿瘤个数相关.CD146表达阴性的HCC组织MVD(51.18±7.32/200倍视野)明显低于阳性组织MVD(56.28±8.88/200倍视野)(P<0.05).结论:CD146高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有关;与HCC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照研究CD34和CD1 0 5在胃癌微血管中的表达并探讨胃癌间质抗CD1 0 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CD34抗体、CD1 0 5抗体和VEGF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我院 2 0 0 3年 3月至 6月 4 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 ,并取 1 0例正常组织对照。结果 :应用CD34抗体、CD1 0 5抗体测得的微血管密度在癌组织内分别为 4 7.1 8± 1 7.93、2 0 .38± 8.31 ,正常组织分别为 9.30± 3.34、阴性表达 (P<0 .0 1 )。CD1 0 5标记的MVD在高中分化及低分化胃癌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中比较 ,差异显著性高于CD34标记的MVD(P <0 .0 1、P <0 .0 5 )。而两者标记的MVD与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4 70、r =0 .4 2 6)。结论 :胃癌间质内CD1 0 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特异性高于CD34标记的MVD ,两者都和VEGF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血管生成可能促进胃癌的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在胃癌进展过程中用CD1 0 5评估新血管生成可能对预测胃癌进展危险度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标记物用于胃癌MVD计数 ,并与VEGF均可作为预测胃癌发生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微血管密度计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正常前列腺(NP)、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三者中及前列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微血管密度计数,比较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它们中的差别。方法应用链霉菌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方法,用CD34单克隆抗体对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Weinder方法对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进行定量计数。结果微血管密度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三组中计数分别为15.10±2.33、27.63±3.67、60.20±15.53;微血管密度在PC高、中、低分化细胞病理学分级三组中的计数分别为44.30±3.90、56.10±4.61、81.47±5.90;微血管密度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A、B、C、D期四组中的计数分别为48.67±7.2、54.79±10.81、72.00±16.31、65.73±15.44,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前列腺癌高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高于正常前列腺,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前列腺癌随着细胞病理学分级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CD146的过表达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内膜(增殖期26例,分泌期24例)、异位内膜及5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22例,分泌期28例)中CD146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中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EMs组在位、异位内膜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组在位分泌期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高于增殖期内膜(P<0.05),而对照组内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CD146阳性率、MVD值均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R-AFS)评分成正相关(P<0.05);EMs组在位、异位内膜和对照组内膜CD146阳性率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46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血管形成机制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彩色多普勒检测前列腺癌血流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血流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检测 27例前列腺癌和 29例前列腺增生内血流信号,对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显示情况进行分级,计测阻力指数 (RI);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相对应标本内MVD。结果:前列腺癌血流分级、RI及MVD均高于前列腺增生,两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前列腺癌中,血流分级与病理分化有关,随血流分级加大,低分化病例数增多;MVD与血流分级和病理分化有良好相关性,随血流分级增大和病理分化程度减低呈上升趋势;转移癌中RI、MVD高于无转移者。结论:通过检测血流及MVD的表达,可从不同角度反映前列腺癌血管生成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血管生成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05、CD14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105、CD14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型及预后的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05和CD146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不同组织学分型乳腺癌组织CD105、CD14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93例,存活1年3个月者11例,2~3年发生转移27例,目前正在进行治疗者28例,存活5年以上27例,存活期短的患者CD105、CD146、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均明显高于生存者。结论:CD105和CD146参与乳腺癌的恶性发展和转移,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I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5的肿瘤组织(P<0.05);骨肉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MVD<5组(P<0.05)。p53蛋白阳性率虽骨巨细胞瘤Ⅱ~Ⅲ级、骨肉瘤均高于骨巨细胞瘤1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PCNA过度表达与MVD有密切关系,p53、PCNA及MVD可作为评估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预后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胰腺癌病理标本和10例正常胰腺标本MV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胰腺癌组织MV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级密切相关,Kaplan-meier分析发现MVD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VD低表达患者(P<0.001)。结论胰腺癌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与肿瘤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CD146是一种新发现的Ca2+非依赖性细胞黏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CD146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参与肿瘤血管新生和转移.CD146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细胞迁徙和转移,提示CD146可能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肿瘤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 CCRCC)患者肿瘤组织中CD146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CD146蛋白含量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02例CCRCC患者肿瘤组织中CD146 mRNA的表达,并以51例肾脏良性病变患者手术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存在转移的CCRCC患者, CD146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2.1,P <0.01),CD146 mRNA 的平均表达值(0.0438±0.0024)明显高于原位CCRCC患者(0.0382±0.0011,P=0.018)和对照组患者(0.0344±0.0010,P=0.001)。结论 CD146 mRNA表达上调与CCRCC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评判CCRCC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新指标,为临床的干预性治疗提供可靠±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以CD146作为干细胞的标记物,检测 CD146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CD146标记的干细胞与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腺肌病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D146和ER在腺肌病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6标记的干细胞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6%、63.9%、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标记的干细胞与表达 ER 的间质细胞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两者呈正相关性,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两者呈负相关性。结论:CD146标记的干细胞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特征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计数微血管数目。 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为 (20.4±5.9)个 ,正常膀胱粘膜为 (10.0±4.6)个 ,两者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 ;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为 (23.5±5.6)个 ,高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为 (17.7±4.4)个 ,两者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 ;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为 (23.3±5.5)个 ,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为 (17.6±4.9)个 ,两者的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较正常膀胱粘膜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 ;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较高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微血管密度有增高趋势 ;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较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也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5例IDC组织和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D133的表达以及MVD计数.结果:在癌旁乳腺组织和IDC组织中,CD133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计数在肿瘤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高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且CD133的阳性和阴性表达间MVD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33的表达和MVD计数与IDC组织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CD133和MVD联合检测对ID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D146与P-选择素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与正常对照20例,分为正常组(Non-DM)、糖尿病无肾病组(DN0)、微量蛋白尿组(DN1)、大量蛋白尿组(DN2)与肾功能不全组(DN3),每组20例。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D146与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DN0组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319.6±15.9)ng/ml]与P-选择素水平[(57.9±3.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43.5±14.7)ng/ml和(45.3±2.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1,DN2,DN3三组的CD146与P-选择素水平高于DN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1,DN2,DN3三组的CD146水平分别为(415.3±29.0)ng/ml、(486.6±34.3)ng/ml、(515.9±36.9)ng/ml,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66.8±3.4)ng/ml、(79.6±4.6)ng/ml、(81.5±5.1)ng/ml。结论 CD146与P-选择素水平在2型DN患者患者的表达水平随着DN进展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SCC)局部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组织局部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细胞增殖指数PI(MIB-1标记)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VEGFR-3标记)。结果 CD34标记的MVD在NCE、CIN及SCC组分别为(6.3±2.9)、(18.0±4.7)及(58.2±19.6)条。从NCE到CIN再到SCC,MVD显著升高(P<0.01)。在CIN中,MVD表达与PI显著正相关(r=0.373,P=0.025),而与LMVD无显著相关性(r=0.138,P=0.421)。在SCC中,MVD表达分别与PI及LMVD均无显著相关性(PI:r=-0.033,P=0.790;LMVD:r=0.114,P=0.354)。MVD在SCC组表达与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生存率无关(P>0.05)。宫颈鳞癌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者MVD显著高于未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者(P<0.01)。结论 MVD表达上调可能促进宫颈异型上皮细胞增殖及宫颈鳞癌细胞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CD31与CD34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34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Weidner计数标准检测CD31和CD34在57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31和CD34显示的MVD结果分别为(29.7±12.1)条和(38.2±12.7)条,范围分别是10~61条和19~76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相关性良好(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VD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用ElivisionTM plus法,CD34染色效果优于CD31,更适合于临床应用;CD34和CD31 MVD计数显示其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