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X线胸片一直是尘肺检查的主要手段与诊断依据。与普通胸片比较,CT具有分辨率高,无前后重叠等优点,对肺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大大优于X线胸片。近年来应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肺部疾病作筛选扫描,发现病灶再行局部高分辨CT扫描检查已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1]。笔者对160例接尘工人进行了低剂量扫描筛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160例接尘工人,男135名,女25例,年龄35~55岁,平均47岁,平均接尘工龄17年。1.2设备及参数使用美国GE公司NX/I双层螺旋CT机,层厚5mm,螺距1.5,120KV,30mA,0.8s,CTDI1.2mGy(此扫描剂量为机器自动显示),ANR2(特别滤波器,降低mA作用)。1.3扫描方法行常规胸部定位像;②设定扫描线③扫描结束后仔细观察图像,发现异常时根据需要再行(HRCT)扫描,以确定病变性质。2结果CT扫描图像质量均符合影像学诊断要求:陈旧性肺结核18例,肺部炎症2例,支气管扩张1例,尘肺改变92例(观察对象),一期尘肺3例、二期尘肺1例(尘肺诊断组定诊),肺癌1例(高分辨CT检查)。3讨论职业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空气中游离的粉尘而发生的以肺...  相似文献   

2.
三维重建影像 (简称号 D)在颅面外科和矫形外科中应用广泛 ,但在颌面部骨折方面对 3 D和 2 D的比较尚少。我们采用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对 3 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 ,以探讨其对 3 D影像的表现诊断准确性和临床的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对 3 6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了薄层 CT扫描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7~ 5 2岁 ,其中 2 7例为外伤后 1个月 ,9例为外伤后 2~ 3个月进行 CT扫描。采用 Auclet CT机进行颌面部 CT扫描 ,层厚 5 mm,扫描条件为 3 5 0 m A,12 0 KV,扫描范围自听眦线至下颌升支或一个下颌骨行横断面扫描。先重建横断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MR扫描技术与CT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例急性膝关节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MR扫描技术检查。观察对比MR扫描技术与CT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率为72.09%(31/43),其中韧带损伤5例、半月板损伤8例、骨质改变8例、关节腔积液10例;MR扫描技术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43/43),其中韧带损伤6例,半月板损伤16例,骨质改变9例,关节腔积液12例。MR扫描技术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扫描技术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检查,从而有利于临床诊断精准度的提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多序列检查在CT等密度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影像科收治的90例(95个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后病理、随访或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均证实为小肝癌。对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调查MR扫描各序列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90例患者中,共发现95个小肝癌病灶,分别分布在肝右叶和肝左叶各有69、26个,其中82个病灶散在表浅部位,与肝表面接近,经CT检查图像显示均为等密度(假阴性),病灶直径范围在1.12~2.45 cm,平均直径为1.79 cm。MR图像特征大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其中当DWI扫描呈高信号时显示率高达100%,而T1WI、T2WI序列显示率(高信号+低信号)分别为77.89%、89.47%,行增强扫描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显示率分别为92.63%、87.37%、89.47%,病灶显示呈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点;采用增强扫描+DWI对CT检查图像显示为等密度的小肝癌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 通过MR多序列检查能够及时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对TAEC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微创介入科于2020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收治的97例(108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取TAEC手术治疗,术后行增强CT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增强CT扫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患者行介入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性等,以评价该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DSA检查发现,97例患者共计108个病灶。其中,47个(43.92%)病灶完全灭活,61个(56.08%)病灶残留。经增强CT扫描发现,97例患者共计108个病灶。其中,46个(42.59%)病灶完全灭活,62个(57.41%)病灶残留;增强扫描CT扫描诊断PLC患者TAEC术治疗后阳性病灶准确度为95.37%(103/108),灵敏度为96.72%(59/61),特异度93.62%(44/47),阳性预测值为95.16%(59/62),阴性预测值为95.65%(44/46);与CT平扫相比,增强CT扫描...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182-18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小肠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小肠肠梗阻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及16排螺旋CT扫描,对CT扫描后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重建。结果 CT扫描结果显示31例患者CT轴位及MPR重建图像上可显现较为清晰的影像特征,患者肠管呈节段性扩张。低位梗阻者13例,高位梗阻者21例,CT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94.12%)显著高于X线平片(44.12%)(χ~2=19.91,P0.05)。CT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8.26%,其中肿瘤性肠梗阻11例(11/11),粘连性肠梗阻9例(9/12),肠套叠4例(4/5),腹内疝1例,肠系膜扭转1例,胆石性肠梗阻2例,外伤后肠梗阻1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可较为清晰准确的显示小肠梗阻的存在、部位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其多参数成像、多角度、高分辨率等特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腹部MRI检查所需时间较长,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尤其是对于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2],体质较弱,容易影响到腹部MRI检查质量。且MRI检查T2WI扫描序列要求患者保持均匀、缓慢的呼吸,增强扫描阶段则要求屏气[3],若患者配合度低,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的鼻咽癌患者142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分别行CT扫描和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鼻咽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检查对鼻咽癌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70.4%(100/142),显著高于CT扫描的43.6%(62/1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检出率为56.3%(80/142),显著高于CT扫描的22.5%(32/1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MRI检查对鼻咽癌患者的病灶部位检出率和颅底部位的检出率均显著较高,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 .5 S螺旋扫描) ,分析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分析管壁钙化和软性斑块,评价16层螺旋CT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价值。结果:在2 1例患者的15 2个节段(血管直径≥2 m 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36节段(占83.9% )。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 % (2 7/ 31)和96 .2 % (10 1/ 10 5 )。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16层螺旋CT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80 .0 % (2 7/ 35 )。此外,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和软性斑块显示良好,对支架显示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良好的显示冠状动脉软斑块和钙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危险性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蔡淑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18-319
目的观察对CT增强扫描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180本院CT室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CT增强扫描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检查前后系列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2.22%(2/90)、伪影1.11(1/90)低与对照组的11.11%(10/90)、7.78(7/9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9%(89/90)高与对照组的86.67%(78/90)(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较好地解决CT增强扫描患者出现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又能在客观上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高度疑似或内镜活检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统计诊断的结果,并将其与手术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1期患者有15例,2期患者有12例,3期患者有8例,4期患者有12例,其中误诊2例,漏诊1例。经过手术确认50例患者中结肠癌患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检查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并发症和过敏反应,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因此这种检查方法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超与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60例胆囊息肉手术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彩超及CT增强扫描。观察CT增强扫描与彩超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CT增强扫描与彩超识别胆囊息肉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0例患者,术前经彩超确诊48例,诊断符合率为80.0%(48/60);术前经CT增强扫描确诊44例,诊断符合率为73.3%(44/60);经二者联合检查确诊56例,诊断符合率为93.3%(56/6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彩超或单一CT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彩超确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5.0%;CT增强扫描确诊11例,诊断符合率为91.7%。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48例,彩超确诊41例,诊断符合率为85.4%;CT增强扫描确诊33例,诊断符合率为68.8%。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彩超具有优势,对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CT增强扫描具有优势,二者可以互补,可增强诊断符合率。结论彩超及CT增强扫描确诊胆囊息肉样病变各有优势, CT增强扫描对于肿瘤性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佳,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更好,尤其对病变的病理分型诊断更优于CT增强扫描,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作者回顾性分析 36 3例经 CT检查女性盆腔肿瘤患者 ,本组研究证实 CT为盆腔占位的最佳影像诊断技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 36 3例经临床 CT、 B超及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 2 1~ 74岁 ,平均 49.3岁。临床症状 :下腹部胀痛占 5 8.7% (2 13/ 36 3) ;阴道不规则流血占2 8.1% (10 2 / 36 3) ;白带增多占 15 .7% (5 7/ 36 3) ;排便增多占 4.41% (16 / 36 3) ;排尿增多占 3.31% (12 / 36 3) ;体检可触及肿块占 70 .5 2 % (2 5 6 / 36 3) .1.2 方法 :肠道准备 ;我院采用对比剂是 6 0 %泛影葡胺加入牛奶或豆浆 …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 2 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 ,作一简要分析。1 资料与方法2 1例胰头癌中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年龄 31~ 75岁 ,平均 5 3.4岁。临床表现腹痛 18例 ,黄疸 2 1例 ,病程 10天~7个月 ,多数在 2~ 4个月。 CT为西门子 SOMATOM AR.C全身 CT机 ,扫描速度 3.0秒 ,成像时间 16秒 ,70 MA,130 KV重建阵矩 5 12× 5 12。患者检查前一日常规进行腹腔肠道准备 ,查前 2个小时服 5 %泛影葡胺 (服碘法 )或清水 5 0 0~ 10 0 0 ml(服水法 ) ,扫描前再服 2 0 0~ 30 0 ml,同时嘱患者勿误咽大量气体。扫描取仰卧位 ,平扫肝脏 ,包括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肠梗阻患者运用CT和X线的诊断结果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4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分组,一组运用CT方式进行诊断(运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另一组运用X线方式进行诊断(运用腹部X线平片扫描),每组各有120例患者,之后对两组患者肠梗阻诊断的正确率、病症、造成肠梗阻原因以及发生肠梗阻部位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运用CT扫描的患者诊断正确率(93.33%,112/120)远高于运用X线扫描患者的诊断正确率(77.50%,93/120),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5,P <0.05),CT扫描患者的肠梗阻病症正确率(94.17%113/120)远大于X线扫描患者(66.67%80/120),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28.813,P <0.05),发病原因正确率CT扫描组(86.67%104/120)高于X线扫描组(65%78/120),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9,P <0.05),发生肠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CT组(85%108/120)高于X线组(70.83%85/12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8,P <0.05)。结论在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CT扫描方式得到的诊断结果比X线扫描方式精准,同时,CT扫描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准确得出发病原因、病症、肠梗阻位置等等信息,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提高了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中采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行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选取时段为2016年10~12月,在检查前将检查准备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检查时加强配合指导,对患者扫描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将过敏反应抢救工作做好。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均对检查进行有效配合,过程较为顺利,3例未成功,其中2例由于心率不齐(60~135次/分),1例由于心率太快(105~112次/分)。轻度过敏反应轻微,不存在局部皮肤坏死及空气栓塞的病例,无死亡的病例;由于无法屏气检查取消者1例。结论冠心病诊断中采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护理配合意义重大,可提升图像质量,促进检查顺利进行,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 [1、2 ] ,但对喉癌术后 CT检查和应注意的问题报告较少。近 5年来我们对2 3例喉癌术后患者行 CT检查随访 ,并就 CT对喉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本组喉癌术后半年至 4年行 CT检查的 2 3例患者中 ,有15例发现复发征象。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3例 ;年龄最小 49岁 ,最大 81岁。原手术方式为水平声门上喉切除术者 5例 ,垂直半喉切除术 6例 ,次全喉切除术 3例 ,全喉切除术 1例。复发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作间接喉镜、喉侧位 X线片及 CT扫描检查 ,CT扫描范围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脑出血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低剂量扫描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为12.25 mGy,对照组容积CT剂量指数为35.89 mGy。观察组扫描图像质量:不合格4例,合格8例,良4例,优44例,优良率为80.00%(48/60);对照组扫描图像质量:不合格2例,合格9例,良7例,优42例,优良率为81.67%(49/60);两种比较,P> 0.05。结论在脑出血检查中采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达到常规剂量CT扫描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经CT和MRI检查后的结果。方法分析过去从2009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查出患有脑淋巴瘤的患者中随机选出的21例的CT和MRI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CT和MRI检查后发现,21例患者一共有29例病灶,其中有11例患者在进行CT扫描后又进行了MRI的检查。患者的病灶通过CT扫描后均为等或微高密度,T1WI为等,低信号。这其中有3例病灶为伴局灶性高信号;9例病灶在T2WI上为等,低信号;11例病灶DWI为等,高信号,29例病灶均为增强状态。21例患者经过检查后,病灶均呈现出瘤细胞排列密集、核浆比变高等现象,且病灶内部没有血坏死现象的发生。结论在对原发性脑淋巴瘤进行检查时,CT和MRI的扫描结果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容易与其它类型的脑类病变相混淆,因此医务人员在检查时要保持严肃谨慎的态度,认真为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在胸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轻症胸外伤患者急诊行常规X线胸片及胸部低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率、诊断价值。在常规X线胸片检查中,12例患者未发现异常,仅6例发现肺局部挫裂伤,1例发现肋骨骨折;在低剂量CT扫描检查中,7例患者无异常发现,11例患者发现局部有肺挫裂伤,其中2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例发现肋骨骨折合并气胸;两种方法均发现1例肋骨骨折。结论辐射当量的胸部低剂量CT对肺创伤病变的检查效率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胸片,适合胸外伤患者的急诊检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胸外伤急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