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火邪     
中医的“三因”学说,把“火”作为外因,列入“六淫”之一。但是在外感病中,有伤风、伤寒、伤湿等,而没有“伤火”,有中风、中寒、中暑,而没有“中火”。因此,在临床上很少把火邪作外邪看待,而认为是体内产生的。五脏六腑都能产生火,如肝火,心火等;各种情志也能化火,所谓“五志化火”。所以,火邪与其他五淫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对火邪致病,从病因病机,到辩证施治,存在许多分歧意见和模糊认识。本文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中医学"邪气"的历史源流.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经考察,<内经>中"邪气"是与真气、正气相对而言的,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后世在此基础上扩大了"邪气"的内涵,对邪气的认识上升到了病因、病机层面.结论:从病因层面分析,"邪"可分为外感之邪和内生之邪两类.人体内邪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痰饮、瘀血等;外邪包括风寒署湿爆火及疫疠之气."邪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邪气"指各种病邪,包括外感六淫、精神、饮食及体内阴阳的变化等.狭义的"邪气"是指四时不正之气,如六淫以及疫疠之气等,也特指"邪念之火"等特定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 中医病因,迄今仍沿“三因”之说。而三因中之外因,当推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为首。六淫致病,一是邪从肌表(或口鼻)而入,故它泛指一切外感病;二是与时令有密切关系,故又统称时令病。所以说,外感性和时令性是构成六淫致病的两个基本特点。然而,验之临床,考之经典,六淫之中独无外火致病之例。这对学习中医者,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疑问,而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这个“火”的概念不清,致使从病因(如与暑、温、热之间)病理到辨证施治的全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六淫”之概念、属性及致病特点,提出了几点新见解:1.认为六淫概念之风、暑、湿、燥、寒、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火邪以改热邪为宜。2.六淫致病除暑有明显季节性外,余皆在主气季节较常见,但不限于主气季节。3.教材未言明燥邪属性,本文认为燥属阳邪更具临床指导意义。4.认为五版教材将风性主动列入“内风”特点而删去不妥。从临床表现看,外风可有“动”的特点,风性主动可作为外风致病特点以保留.  相似文献   

5.
泄泻一证,其类多端,得於六淫五邪、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之邪,临床亦屡见不鲜。经云,肾主大小便,又曰肾司开阖,又曰肾开窍于二阴,可见肾不但主小便,而大便之能开而复能闭者,皆肾之操权也。然总因泄泻之证,其病位仍以脾胃大小肠为主,前人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和“无湿不成泻”。大凡病因皆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心肾火衰等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传导失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其病由此出矣。故常法祛新以健脾化湿为主,但不知人体素质有强弱,起居饮食有差异,外感六淫五邪之不同,以及内在脏腑的功能失调。因此泄泻的临床表现多种治疗不泥,当园机活法。  相似文献   

6.
内生"五邪"是指由脏腑和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与风寒湿燥火外邪相类以的病理现象.(以下简称"五邪")"它是从研究脏腑病机学说的某些特定病理现象入手,根据其与外感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之相似为基础,将这些病理表现概括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五大系统.它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而属于内生"五邪"的病理过程,为了有别于外感六淫,特冠以"五邪"之名.  相似文献   

7.
试论少阳在外感病中的枢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感受外感六淫等邪气而发病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形成了四时六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是外感六淫之邪致病的条件。《伤寒论》与《温病学》论述外感病发病病因不同 ,伤寒是以感受寒邪为主因 ;温病是以感受温热之邪、湿热、戾气为主因。《伤寒论》明确指出风寒之邪从体表而入 ,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转变。《温病学》指出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经上中下三焦转变。外感之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不外体表与口鼻 ,外感病邪出皮毛而入者卫表首当其冲 ;外邪从口鼻而入者 ,肺为易侵部位…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病因学把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六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因,也称为病邪。而风邪,又是外感病邪的先导,寒、湿、燥、火等病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因而称之为百病之长。《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详细论述了各种风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特征,阐明了"风为百病之长"的重要意义。两千多年来,为后  相似文献   

9.
一物瓜蒂汤载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第二十七条,原文为:"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1]。暍者,伤暑也。太阳中暍即暑邪袭表,是夏令触冒暑邪而得的一种外感热病。暑为六淫之邪,暑邪袭人,多从太阳经起病,故临床多见恶寒发热等太阳  相似文献   

10.
中医理论认为病程日久,无论外感六淫邪气,亦或内生痰瘀湿滞,诸邪久积,皆有郁而化热的倾向.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最后的结局,符合中医病久“郁而化热”的病机特点,临床经验亦表明,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从热转化的特性.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郁日久可化火,火气内炎亦可生热,热与火密不可分.因此在“阴络”载体下,从气络阳气...  相似文献   

11.
六淫在中医病因学与发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六淫的概念,有称之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有说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有指出“是气候变化侵犯人体的不正之气”。对此,笔者认为,不仅承认六淫是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而且需明了这是不正常的六气变化,同时还要进一步确定这是致人发生疾病的不正常的六种气候的变化。这样才使之更为明确、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文献复习在中医文献“真心痛”及“胸痹”中可见到心绞痛的描述,在病机讨论方面,虽然也论述了外感六淫之邪(特别是风寒之邪)及情志对本病的影响,但这些都是诱因,而内因是人的阴阳失调,《金匮要略》指出  相似文献   

13.
在外感病因中"六淫"是导致肺系病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六淫中,寒、湿之邪又最为常见。通过寒、湿,寒湿合邪对肺系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寒、湿之邪在肺系病症中的发病特征,认为寒邪为患,病多骤发;湿邪为患,病多迁延;寒湿合邪,则病易发且病重。其产生机理与寒伤阳气,湿阻气机,正气受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外感病是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作为病因引起的一大类疾病,如病邪从肌表及肺侵入人体,发病之初有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咳嗽、或咽痛,口渴、苔薄、脉浮紧或浮数等表证的症状和体征者属于外感表证范围。外感表证中最常见者为风寒及风热两类。外感风寒以表寒为主证,外感风热以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致病因素,而热病则是外感疾病中的热性病。外感诸疾皆为感六淫而发,究其致病因素,以风为长,渐次与天时自然寒暑关联,即春夏秋冬以化风寒暑湿燥火,各有所主,各致其病。其主气,兼气相并又合五运,既而随岁次之不同,或感六淫热病之疾,或发疫疠染易之行。由此可见,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六气太过不及皆化六淫而致病。所以,临床上治疗疾病,尤其为外感热病则必须考虑气候、季节的影响,正如《时病论·五运六气论》所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在此,笔者仅就六淫与热病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医病因有“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之分。瘀血内停,阻滞气机,使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可致风、寒、湿、燥、热五邪内生。临床实践表明,瘀血对“内生五邪”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身之病,无非外感与内伤,至东垣始分别详明。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序》曰:“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道,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所谓外感,乃指伤于六淫之邪,为有余之病,其有余乃正气因邪气而有余,是相对有余;内伤则谓饮食不节,劳役所伤,是不足之病,其不足乃正气之不足,是绝对不足。关于其治法,以其受病之源不同而不同。所以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内伤余义》说:“仲景之法不可例用矣”。至此以后,外感内伤分为两途,立论治法截然不同。发热亦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论外感发热,莫…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中咳嗽既是独立性疾病 ,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部分慢性咳嗽经久不愈 ,逐渐发展致喘 ,称为“咳喘”。相当于西医学中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矽肺、肺炎及久病之后并发的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1 病因病机 咳喘的病因分外感和内伤 2种。 ( 1 )外感 ,由于四时主气不同 ,致病外邪也有差异 ,但风为六淫之首 ,故常以风为先导 ,而夹它邪 ,多表现风寒、风热相合为病 ,如《景岳全书·喘促》说 :“实喘之证 ,以邪实在肺也 ,非风寒则火邪耳”。 ( 2 )内伤咳喘多由脏腑功能失调 ,内邪干肺所致 ,咳喘病变主脏是肺 ,但与肝脾肾有…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种咳嗽,皆可归为外感与内伤,其病因病机如下。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但是由于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咳嗽。临床所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8):44-45
络病的病因 外邪袭络 ①六淫外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袭人肌表,按照阳络-经脉-阴络的顺序传变。②温、疫之气:主要是指外感温邪及疫疠之气,包括温热病邪及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