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慢性荨麻疹治疗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效果(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78.13%)也高于对照组(96.88%)(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使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的依从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督导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督导。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0.05)。观察组依从性好患者比例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P<0.05)。结论护理督导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疗效、SDS、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0例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退热、退疹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6.66%,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退热、退疹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选择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荨麻疹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水肿等临床症状,是荨麻疹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2013年4月~2015年7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5.35%)与对照组患者总依从率(69.77%)比较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雯 《中国医药指南》2023,(10):143-145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临床干预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共68例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n=34,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均P <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到2011年7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心衰的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四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00例四肢开放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和特定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相关量表分析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对四肢开放骨折患者尽早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10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共100例,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喉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略高于对照组的92.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各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NHP评分各项较护理前均显著改善(P<0.05),并且两组在精力、疼痛、睡眠及身体活动项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在保证良好疗效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是慢性盆腔炎的理想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春利  陈艳 《安徽医药》2014,(6):1182-1184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实践6个月,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P<0.0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回忆力、语言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优先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建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56-157,15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咳痰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入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WHOQOL--BRI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WHOQOL--BRIEF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树立治疗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患者的癌痛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根据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SF-36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F-36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缓解躯体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CHF患者的影响.方法 测定150例CHF患者和140例正常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150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住院期间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HL评分)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 CHF患者血中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CHF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早期判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参考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和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由肺切除手术指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沟通做详细准确的心理分析并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3个月进行自评量表(SAS)以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手术后和3个月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0.53±4.31)分,(32.31±4.17)分,对照组分别为(51.19±4.81)分,(44.45±5.68)分,两组患者其SAS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其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对肺切除术患者的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妇产科专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出现产褥感染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前期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产妇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