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胃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8~2011 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胃癌住院病例111 例,运用无尺度网络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胃癌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111 例胃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治疗胃癌多采用扶正为主的方剂,以六君子汤使用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补气药为主,其次清热药、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消食药、理气药。治疗胃癌的核心处方用药为茯苓、党参、黄芪、陈皮、枳壳、蜂房等,中医治法及辨证用药随治疗阶段和病程阶段而有所变化。结论: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对分析胃癌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录古籍中治疗中风的方剂422首,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使用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提取。结果:纳入方剂涉及中药18个种类,药物221种,使用频次共4 058次;使用比例较高的依次为解表药、补益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药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白芍等;药物的使用以温、平、微温、微寒、寒为主,性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多以脾、肝、肺、心为主;根据Apriori算法,共产生496条规则,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提取了核心药物节点:防风、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和羌活。结论:古代中医治疗中风,重视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治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271首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鲁  周晓芳  付超  王倩 《新中医》2004,36(11):40-4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71首,建立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及对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的用药特点。结果:在所使用的221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祛瘀;常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青光眼患者中医辨证及中医用药情况,总结中医对青光眼的治疗及用药特点。方法:统计2009年2月~2010年10月眼科住院病人中青光眼患者120例,对所有的病例按病种、辨证分型和中医用药情况统计。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光眼住院患者辨证中以气滞血瘀者居多,中医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眼科青光眼治疗中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较多的有丹参、川芎、赤芍、当归、蒲黄、三七、桃仁、红花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应用规律,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中 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近15 年中医治疗原 发性肝癌的文献,对所得处方的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分 析。结果:纳入文献共853 篇,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2 900 次,单个中药使用频率≥80 者共33 味。中药性味频 数分析显示,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中药归经频数分析显示以肝、脾、肺、胃经为主。 中药功效频数分析显示以补虚药最高,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次之。中药使用频数分析显 示,茯苓使用次数最高,白术、芍药、甘草、柴胡、黄芪、白花蛇舌草、当归、鳖甲、党参、半枝莲、陈皮、 薏苡仁、半夏次之,均达到200 次以上。通过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发现中医治疗肝癌以健脾化痰、补气祛瘀、 清热解毒中药为主。通过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有效强关联性药对为茯苓-半夏-白术、茯苓-半夏-陈 皮。通过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健脾化湿药、疏肝解郁药以及燥湿祛痰药物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结 论: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主要以寒、平、温为主,治疗原则为健脾疏肝、化痰散瘀。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21,43(4)
目的基于真实病历,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对3797例恶性肿瘤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服用中药的恶性肿瘤患者3797例,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患者的临床证型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整理出扶正固本法的临证思路和用药特点。结果 3797例恶性肿瘤患者,以肺癌、肠癌、胃癌为多;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虚、气滞痰凝、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为多;中药方剂以厚朴温中汤、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二陈汤、半夏泻心汤、生脉饮为主;中药以茯苓、党参、炒白术、黄芪等为主。结论异病同治理论在中医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是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温肾健脾、化痰散瘀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运用中医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6篇,包含125味中药,19类中医证型。得出高频证型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弱证等,高频药物甘草、白术、柴胡、党参、半夏等,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关联分析出17组高度关联的中药药对,聚类分析出4大类组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肝胃不和为主要病机,脾胃气虚是其发病的关键,病程日久气机不畅则酿生湿热、食积、痰浊等病理产物,故临床多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陈可冀院士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采集经陈可冀院士诊治后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从中提取142个中药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无尺度网络方法配合频数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对药物配伍、药病关系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使用药物162味,其中使用频率前6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苓、甘草、黄芪、陈皮、麦冬、党参,无尺度网络分析显示常用方剂为六君子汤、生脉散、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结论由上述常用药物及方剂可总结出陈可冀院士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为益气健脾、温阳补肾、活血利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结构化信息技术和无尺度网络分析模型,对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经验方"滋补汤"医案中所治的疾病、证候、用药趋势、核心处方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方法 "滋补汤"病历采用结构化病历模板录入,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和谦教授经验方"滋补汤"主治中医疾病37种,主治中医证候共48种,所治临床主要症状为乏力、气短、心悸,常用中药94种。挖掘出方师应用"滋补汤"治疗痹证、心悸、眩晕、喘证的4个核心复方。结论将无尺度网络模型的应用研究与核心处方研究相结合,提高了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技术手段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基于中医临床文献数据,从临床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方剂出发,使用复杂网络算法构建了中药网络,计算了中药的点中心度(degree)、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和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以及使用凝聚子图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分析了中药的聚类情况。结果发现丹参、川芎、黄芪、红花、赤芍的点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都较高,为治疗心绞痛血瘀证的核心药物。聚类结果显示,中药可聚类为27个子群,其中4个子群(中药组合)在中药新药处方筛选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了分析处方内部中药可能的配伍关系,作者对子群进行了二级凝聚子群分析,进一步计算了二级子群的密度,并结合中医理论给出了解释。结论:复杂网络算法可以有效辅助治疗心绞痛血瘀证中药组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有效核心方的研究有助于中医药治疗的经验总结并揭示其内在的组方规律,该研究以探索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为目的,提出了应用个人用药指纹谱表征患者的阶段用药信息,通过D指数法筛选潜在获益药物群,并在药物的配伍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复杂网络的极大团算法结合生存分析模型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核心有效处方,并对龙华医院322例肺癌用药的生存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通过用药指纹谱的分析初步显示了用药水平与生存期的关联性,D指数法筛选到了43个潜在获益药物,通过复杂网络结合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生存模型分析得到了2个潜在的对患者生存期获益的核心处方,并通过了多因素生存模型的验证。从2个潜在核心有效方的组成看,基本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扶正思想,所得结果也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杂网络结合生存分析模型能够对复杂中医肿瘤临床的生存数据进行挖掘,是发现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在核心有效处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探索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肺癌"相关主题词,运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从肺癌治疗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其联合应用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治疗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分析58745篇肺癌相关文献文本挖掘结果,发现中药治疗肺癌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中药人参、黄芪最为常用;活血、祛痰药物应用较多以使邪有出路,如薏苡仁、丹参等;同时应用有毒中药以解毒散结;中成药中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平消胶囊等应用较多,通过方剂的配伍,增加疗效,减轻毒性,发挥扶正散结作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其中较突出的为顺铂和艾迪注射液。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采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整体把握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赵新  张林旭  路雪婧 《中草药》2020,51(14):3747-3752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廖品正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用药规律,总结探讨其潜在新方。方法收集整理廖品正老先生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处方90首,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等方法进行药物规律及特点的挖掘。结果 90首处方中共包含11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枸杞子、灵芝等,补虚药使用最多,多用甘、平之品,归肝经药物最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常用药物组合;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得到10个潜在新方。结论国医大师廖品正认为视神经萎缩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瘀阻脉道是其主要病机,治疗时多选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现代临床实践中胃癌中医药治疗组方配伍规律,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本研究以CNKI及万方文献引擎为数据源搜集整理现代文献资料,综合运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配伍网络等技术方法,分析了目标方剂集上中药使用频次及配伍特点等规律。结果:经筛选与标准化处理后,共纳入方剂116首,含中药1269味次,涉及17类212个中药。结论:中医治疗胃癌重视以扶正为本,随证常配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理气行滞之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法分析名老中医蔡连香的妇科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择蔡连香临床医案165例、共计337诊次的处方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诊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高频药物及高频药物组合,并与蔡连香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相印证。结果总结出高频药物10味,高频药物组合7组,与蔡连香认为妇科疾病病机以精血不足、肝脾肾三脏失调为主,临床治疗以益精养血、调肝健脾补肾为主要法则的学术观点一致。结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蔡连香老师的妇科用药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阴虚证临床核心症状及方药,为中医临床辨证及治疗SLE阴虚证提供参考。方法: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临床回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病案室322例SLE患者病历以及计算机检索筛选出的134篇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对SLE阴虚证中医临床的症状、用药进行复杂网络构建,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分析SLE阴虚证中医临床核心症状、方药、配伍规律和组方特点。结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得出,本研究中治疗SLE阴虚证的核心中药主要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知母、黄芩、青蒿清热,山萸肉收涩,秦艽祛风湿热,鳖甲、女贞子补阴,白芍补血,茯苓、泽泻、薏苡仁利水消肿,山药、甘草片补气,制半夏化痰;核心处方为青蒿鳖甲汤、六味地黄丸;核心症状有疲乏、眠差、纳差、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皮疹、皮肤红斑、面部鲜红蝶形红斑、斑疹暗红、脱发、腰膝酸软、关节痛、肌肉痛、耳鸣、口干、咽痛、舌红、苔少、脉细数。核心症状与证候诊断标准进行比较,有新的临床常见症状出现,即眠差、纳差、面部鲜红蝶形红斑、斑疹暗红。结论:SLE以阴虚血热为主要病机,治疗应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清虚热,本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计算机文献检索及临床病历回顾性研究探讨SLE阴虚证中医临床的症方药规律得出结论与临床基本一致,可为SLE阴虚证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李士懋教授1976年10月至2011年3月门诊治疗高血压患者医案记录,选取其中经典医案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法分析处方高频次药物组合,应用复杂熵聚类的方法分析药物核心组合,并依据熵层次聚类预测新处方,深入挖掘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 分析纳入的170例病案得出171味中药,蜈蚣、全蝎、半夏、僵蚕、天麻等使用频次最高,所用中药性味多为温寒,主要归肝、脾、肺三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常用药物组合;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得到4个潜在新方。结论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无论寒热虚实,血管痉挛是主因,治疗上以治“痉”为主,故多用虫类药息风止痉,此为治标;再依据寒热虚实配伍其他药物,此为治本。标本兼治,使很多高血压患者告别了终身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