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属中医“石淋”、“砂淋”、“血淋”的范畴,临床见症以腰部绞痛,掣引腹痛,排尿不畅为特征,有时可伴血尿。《诸病源侯论》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指出淋症的内在因素是肾虚,膀胱有热。《医宗金鉴》有:“石淋犹如  相似文献   

2.
尿路结石与肾虚热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石淋”、“血淋”范畴。对于本病的认识,众多医者多以湿热立论,治从清利。巢元方则首先在热的基础上提出了肾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曰:“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巢氏的这种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病机分析,对治疗尿路结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 肾虚热乘为发病基础1.1 主要病位 石淋乃五淋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明确提出淋证的病位在肾和膀胱,“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同时,又根据石淋的特点,指出其病位主要在肾,是“肾客砂石”。现代医学也…  相似文献   

3.
<正>《诸病源候论》[1]为隋代巢元方所著,该书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解性的提出了“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的观点。现对其关于淋证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论治淋证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温肾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泌尿系结石病,一般认为相当于中医“淋”证范畴。据《诸病源候论》载:“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故清利湿热成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常法。我院已故杨辅廷老中医,临床治病擅长应用大剂附子、干姜。他认为泌尿系结石一病,并非皆属中医的淋证,不能通用清热利尿的方法。有很多病例,属于肾虚腰痛范围。多年来,应用温肾法以大剂量附子治疗泌尿系结石,对一些久治不愈或清利无效病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杨老治疗验案及笔者的学习体会报道于下,并对温肾法治疗结石病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答:妊娠期泌尿系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多属中医淋证范畴。淋证分类虽繁,但从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其病机以“肾阴亏虚、膀胱蕴热”为多见。此乃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小便涩,数而涩则小便淋沥不畅,故而成淋。此与巢氏《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亦相吻合。其治疗每以清热、通淋、补肾。而此期淋证治疗用药,又须针对其特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是肾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反复发作,患者非常痛苦。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结合老年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笔者以益气补肾中药结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患者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结石属于中医淋症中石淋、砂淋的范畴,对其病机,古医籍中记载颇多,《诸病源侯论》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指出有的淋症肾虚是本,膀胱热为标。陈士铎《石室秘录》论中以补肾水之剂治石淋,“……全不去治石淋,而径去补肾水之不足。”明确的提出了肾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亦是产生结石的重要原因。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肾是人身的重要脏器,肾的开合适度,水液代谢正常,则不产生杂质、败精。反之,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体内杂质,败精蕴结,就有产生结石的可能。笔者基于上述认识,运用补肾法为主,治愈输尿管结石症13例,尿道结石症1例,  相似文献   

8.
肾盂肾炎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临床以尿频、急、热、痛为主症。在急性期,除主症外,尚可见寒战、高热、腰痛及排尿异常等。属于祖国医学淋病范畴。一、病因病机:《金匮要略》认为,“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谓“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因此,肾虚而感受湿热之邪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湿热  相似文献   

9.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尿细菌培养阴性,无结核、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其病因不明,临床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疗效不佳,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183;五脏风寒积聚脉症并治》中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183;诸淋病候》中对淋病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相似文献   

10.
益气补肾法对老年尿路感染的防治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妇女的尿路感染是肾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反复发作,而造成病人生理和病理上的痛苦。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结合老年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我们以益气补肾中药结合抗生素抑菌疗法治疗老年妇女尿路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中医"气血"学说中的免疫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中医的"气血"学说中,包括现代免疫学免疫系统中的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也贯穿着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免疫学功能的思想;从气虚、血虚患者的免疫功能多发生变化,而补气血方药多能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研究资料分析,也能进一步佐证"气血"学说与免疫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患者,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此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随着疾病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但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少,目前仅了解该病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但临床中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亦不少见。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是新冠肺炎发生的根本因素,邪实是新冠肺炎发展的变动因素,正虚与邪实的变化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中医药内容逐渐丰富,且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的实际疗效,说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存在理论基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理论之一,与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公共免疫理论相通,推断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关键因素,肠黏膜核酸检测可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真确性,并可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转归,由此得出健脾益气中药可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防治新冠肺炎,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内外源性损伤因素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损及细胞因子失调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相关疾病发生。中医药作为临床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胃黏膜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从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血流、胃黏膜免疫系统、胃黏膜损伤修复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从前列腺素、三叶因子家族、热休克蛋白等方面分析中医药对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从而对近年来中医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临床提高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痰饮"理论在中医学2000多年的发展史中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及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试图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结合中医发生学方法,探讨了"痰饮"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以及"痰饮"理论作为一种病因病机理论,如何基于认知科学得以架构并系统化,并展望了以隐喻研究为论理工具的中医"痰饮"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极易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中医所说正气不足、邪毒侵扰一致。目前集中在抗病毒药物研发是必须的,但对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制剂的研究也较为迫切。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重要屏障,具有独特功能和结构的独立免疫体系,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与外界抗原(比如食物、共生菌、病毒等)直接接触。其在抵抗病毒、抗感染方面,黏膜免疫(如呼吸道黏膜、肠道黏膜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消灭外来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外来抗原,不至于病毒侵入机体组织而对机体造成损伤。中药通过黏膜免疫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该文拟针对黏膜免疫系统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关系以及中药的干预机制展开探讨,以期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论《周易》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易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本思想人手,认为中医学之“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是受《周易》“三才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周易》“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的命题下,对人在自然界中所作的价值判断。此外,易学思想的时空观念也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易》重视自然界和社会对人的双重影响的学术思想,也为中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天人相应”理论的最终形成,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说理工具,从而也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客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re clinically common diseases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immune system. With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ir pathogenesis, the two diseases are currently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disorder. In recent year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 is to protect the complete structure and normal immunity of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diseases. How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y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regulating the imbalance of the intestinal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s various single herbs and compounds of TC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mune regulation. The use of TCM is prevalent in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herapies appears to be supported by preliminary evidenc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these effects will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th common chronic bowel diseases including IBS,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and immunity was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inju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syndromes and immune disorders, and TCM immune regulation. Moreover, th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pointed out,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CM o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in chronic intestin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之所以被称为中医临床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脉诊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对温病的定义,还是在辨证论治、预后判断过程中,脉象信息起着其他诊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温病条辨》的学习与研究,偏重于证和方的内容较多,对其脉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却显得少了一些。目前中医临床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医师脉诊能力低下而造成的,误诊误治的结果必然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学习与研究《温病条辨》是提高中医脉诊水平的重要环节。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将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