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转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往具有高水平重症监护中心。包括现场抢救、途中连续监护、治疗。结果共接诊转运危重新生儿568例,占同期NICU住院率71.5%,转运病种前三位分别是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共占87.5%)。其中499例治愈出院,占87.8%。放弃40例(7.04%),转运病死率,最终病死率分别为0.5%、4.5%。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转运前重视稳定病情,转运途中专业人员参与,恰当地实施监护、治疗措施是转运成功的关键,为抢救成功提供了保证,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立市三级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市三级医院建立NFTS并与市、县、镇32家医院建立转运网络关系,评价分析三年来转运效果.[结果]转运危重新生儿1071人,途中无死亡病例,治愈率81.35%,死亡29例(占2.71%).转运新生儿病死率从6.86%下降至1.18%;系统内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从17.79%下降至5.30%.[结论]建立市三级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城市及周边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0例新生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惊厥病因为高热惊厥、低钙、低血糖、颅内感染及围产因素等。经积极对症处理及病因治疗后,50例患儿中痊愈35例(70%),好转8例(17.86%),死亡2例(5.36%),各种原因放弃治疗5例(10%)。导致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很多,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及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以降低惊厥的发生给患儿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住院48 h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共发生54例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1.25%,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占66.7%)、胃肠道(占18.5%)、皮肤软组织(占9.2%)。出生体质量越低(χ^2Trend=126.88,P〈0.001)、住院时间越长(χ^2Trend=106.89,P〈0.001),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或风险越高;有侵袭性操作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增高(χ^2=5.338,P=0.02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χ^2=0.984,P=0.321)。在54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患儿体内共分离出54株病原菌,其中G+菌23株,占42.6%,主要G+菌对青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普遍耐药;G-菌31株,占57.4%,G-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及侵袭性操作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院内出生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018例危重新生儿资料。院内转运危重新生儿共1018例,转运成功率100%,其中需要气管插管63例(6.2%)。入NICU时新生儿体温不升175例(17.2%),其中32周以下95例(52.2%);呼吸情况恶化或出现新的呼吸问题72例(7.1%),其中45例(62.5%)发生在羊水Ⅲ度污染的新生儿窒息患者。1018例新生儿治愈986例(96.9%),7例死亡,死亡率0.7%。认为新生儿院内转运需要产儿科无缝衔接,维持新生儿体温稳定以及及时处理变化的呼吸状况是当前的突出问题,有效的改进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院内转运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肺炎患儿院间转运的护理10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患儿院间转运是指将肺炎患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我院转运肺炎患儿 10 3例 ,占总转运患儿的 32 .18% ,现就肺炎患儿院间转运的临床救护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共转运肺炎患儿 10 3例 ,男 82例 ,女 2 1例 ,年龄 1个月~ 13岁。其中高热抽搐 5例占 4 .85 % ,合并心衰 12例占 11.6 5 % ,需面罩吸氧 74例占 71.84 % ,气管插管 2 9例占 2 8.15 %。2 结果。 10 3例肺炎患儿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 ,转运成功率 10 0 %。其中治愈 85例占 8…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9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本院NICU为网络中心,以本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网络转运系统,对转运新生儿倒数、病种分布、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年来转运911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47例,死亡67例,病死率逐年降低(P〈0.05)。299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1例,死亡10例,病死率5.52%,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病死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建立完善的网络转运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贞  卞翔  马玉凤 《天津护理》2019,27(1):76-78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新模式护理(Family-Centered-Maternity-Care,FCMC)对初产妇育儿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于天津市某二级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作为对照组, 2017年5月-2017年10月于天津市某二级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新模式(FCMC)护理能够促进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并且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车载转运暖箱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作用,评价新生儿转运救护措施的效果。 方法 我院NICU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97例。成立转运小组,做好转运前物品及患儿的准备;转运中应用车载转运暖箱为新生儿保暖,加强呼吸道管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项安全护理及管道护理。转运后妥善交接,为下次转运做好准备。 结果 197例危重新生儿均成功转运至我院,转运成功率100%。转运后,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及血糖均优于转运前。 结论 运用车载转运暖箱转运危重新生儿,维持了患儿体温稳定,提高了新生儿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b>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b>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NICU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从该医院NICU收治的852例新生儿中,查出医院感染患儿3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4%、例次感染率4.58%。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4.83%,其次是血液相关感染,占29.03%。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静脉全营养、住院时间等因素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b>该医院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于我院需外出检查的危重症新生儿179例,按是否使用转运装置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87),比较转运前后患儿的心率、呼吸、SPO2、皮肤颜色,外出检查的准备时间,转运后的血气分析等6个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转运前的心率、呼吸、SPO2、皮肤颜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过程中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后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SPO2、皮肤颜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运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外出检查的准备时间,对照组平均(36.3±12.2)min,观察组平均(17.1±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转运装置在危重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运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危重症新生儿外出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塑料薄膜在医院早产儿转运中预防低体温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择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本院需转运的 早产儿 7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 联合使用塑料薄膜。比较两组的体温状态、转运用时及身体指标、低温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儿成功转运后 1h、3h、6h、12h 时体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包裹用时与转运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血糖、PaO2、 SpO2 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颅内出血、硬肿症、肺炎、应急溃疡发生率(5.71%)小于对照组(22.86%)(P<0.05)。 结论 塑料薄膜应用在医院早产儿转运中,能够预防低体温,改善身体指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穿刺冲洗在妇产科的应用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遵化064200)袁戈我院自1990年以来,用穿刺冲洗代替切开引流,治疗妇产科脓肿、血肿,效果甚佳。1资料与方法本组51例。其中,新生儿注射感染脓肿3例,首次最多抽脓25毫升,最少7毫升,穿刺3~7次...  相似文献   

14.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398-1399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危重新生儿转往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NICU治疗,包括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治疗。结果:共转运735例,643例治愈或好转,占87.4%。本院产科转诊患儿治愈及好转率高于外院。结论:有效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包括有效的宫内转运可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体温管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转运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6年8-12月收治的转运新生儿(3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5月收治的转运新生儿(41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采用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体温管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转运后的体温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转运后体温稳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实施集束化体温管理措施,能有效稳定患儿体温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保障新生儿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采取目标监测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患儿2836例,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0.99%;感染31例次,例次感染率1.09%。医院感染主要以血流感染为主,占35.48%;病原菌70.00%为革兰阴性菌。结论采用目标监测法监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可及时和客观发现隐匿性感染,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执行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保障患儿医疗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上海市某医院院内转运的4 200例新生儿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共2 368例(56.4%)新生儿发生院内转运低体温。与院内转运低体温相关的新生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出生后抚触、戴帽、擦拭、早期母乳喂养、暖箱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窒息、洗浴时间;母亲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分娩时间、分娩类型及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模型验证集区分度(C统计量为0.930)和校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卡方值为6.542)良好。结论 :新生儿院内转运后低体温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建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可用于临床早期发现高风险新生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中心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生体重<1 500 g的CLABSI感染患儿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LABSI病例134例,平均胎龄<30周,平均出生体重1 200 g。从CLABSI感染患儿病原学标本中鉴定出23种病原菌,共1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0.45%、23.38%和15.67%。肺炎克雷伯菌、近平滑念珠菌和阴沟肠杆菌构成比居前3位。CLABSI并发症及治疗失败率高,其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占23.46%,感染性休克占18.52%,治疗失败占14.81%。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CLA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肺炎42例分析广州市海珠区第一医院妇产科(510245)高素华本文对1990年1月~199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42例进行分析。其中胎粪性羊水吸入性肺炎24例占57.14%,羊水吸入性肺炎8例占19.05%,感染性肺炎8例占10.05...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前预警。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某大型教学医院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数据,利用乘积季节ARIMA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ARIMA(1,0,0)(0,1,1)12为最优模型,〖WTBX〗R2 〖WTBZ〗为0.659,BIC最小为-2.115。数据统计显示,该医院新生儿科2016-2017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在1.9%~3.3%范围。根据ARIMA模型预测,2018年新生儿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范围在1.7%~2.4%,2019年新生儿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范围在1.5%~2.2%。结论 ARIMA能够较好地预测新生儿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能为医院感染监测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