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解痉药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对桡动脉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Au。。实验阳性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8±11(37~7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为乌拉地尔组(90例),B组为硝酸甘油组(90例)。桡动脉穿刺成功后,A组常规鞘入乌拉地尔12.5mg,B组常规鞘入硝酸甘油200μg,然后行CAG和PCI术,观察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结果 A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2.22%(2/90),B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12.22%(11/90),两组间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拉地尔对缓解桡动脉痉挛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宋春华 《当代医学》2009,15(12):68-68
目的对比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局部应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联合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防治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95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鞘管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维拉帕米2mg、地尔硫卓5mg,联合硝酸甘油200ug和维拉帕米2mg,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记录注入药物前、注入后患者最高(或最低)心率、最低血压、心电及观察桡动脉痉挛、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药物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局部和全身症状发生率均低于硝酸甘油组和维拉帕米组及地尔硫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局部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并且对心率、血压和心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Zhou YJ  Zhao YX  Cao Z  Fu XH  Nie B  Liu YY  Guo YH  Cheng WJ  Jia DA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31-1534
目的观察接受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RAO)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患者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RAO的相关因素。方法7215例行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RAO分为正常组和RAO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O的危险因素。结果7215例患者中共有68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桡动脉闭塞(0.94%),与正常组相比,RAO组患者中女性、糖尿病和既往曾行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的比例较高,RAO组术中平均肝素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3723IU±556IU vs 7603IU±1533IU,P〈0.01),术后压迫时间长于正常组(103.8min±23.3min vs 87.7min±31.2min,P=0.02),而亲水涂层鞘管的应用比例要低于正常组,且RAO组患者应用7F动脉鞘的比例较高(11.8%vs 1.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选择7F动脉鞘管、肝素用量偏低、术后压迫桡动脉时间过长及使用非亲水涂层动脉鞘是影响RA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中选择尺寸合适的动脉鞘管、足够强度的抗凝治疗、避免术后过长时间的压迫止血以及选用亲水涂层动脉鞘管有利于减少RAO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行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不同药物组合干预,观察其预防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效果。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鞘管置入后A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处理;B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5 mg+维拉帕米200 μg处理;C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地尔硫卓2.5 mg处理,记录各组RAS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RAS发生率A组小于C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动脉介入诊疗中,联合使用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预防RAS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总院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血压及多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患者61例,随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即盲探法(盲探穿刺,BP)31例,超声引导(UG)桡动脉穿刺组30例,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出血、血肿、血管痉挛)发生率、总操作时间。结果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24/30),与BP组51.6%(16/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总成功率为93.4%(28/30),与BP组70.9%(2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穿刺过程中发生血肿2例,桡动脉痉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BP组血肿3-例,出血1例,桡动脉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0.05)。UG组总操作时间(1.4±0.4)min与BP组(3.0±1.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法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减少出血、血肿、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总操作时间,临床效果优于盲探穿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两组:A组(桡动脉径路组)35例,B组(股动脉径路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穿刺成功率、病变特征、PCI术成功率、术后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及事件主要心血管(MACE)。结果两组基础资料相似,A、B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1%vs 100%,穿刺时间为(3.0±1.5)min vs(2.5±1.1)min,手术成功率为94.2%VS9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卧床时间A组(4.5±1.1)h明显短于B组(13.5±3.4)h,术后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TR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成功率与经股动脉(TFA)途径相似,并发症少,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68例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用型导管组136例中经桡动脉途径使用共用导管完成左冠状动脉造影133例(97.8%),完成右冠脉造影12.9例(94.9%);Judkins型导管组132例中经桡动脉途径使用Judikins导管完成左冠状动脉造影121例(91.7%),完成右冠脉造影122例(92.4%)。共用型导管组的造影成功率高于Judkins型导管组(P〈0.05)。共用型导管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较judikin型导管组明显减少(P〈0.01)。共用型导管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2.94%,judikins组为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5F共用型导管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可提高手术操作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减少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应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动脉造影17例(53.12%),PCI15例(45.87%);对照组动脉造影21例(52.50%),PCI例(47.50%),两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及住院时间(2.14±0.56)d与对照组(22.50%)、(4.89±1.37)d相比明显较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比较经股动脉与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这些患者同意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且签订手术同意书),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lOO例。A组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B组是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途径的穿刺点压迫时间、手术治疗时间、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时间分别为(20.4±3.9)min、(7.6±5.2)min,B组优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O.05);A、B两组完成PCI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9.2±8.4)min、(65.3±9.2)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明显高于B组(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两种途径,即经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途径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优先应用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绒毛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方法】收集42名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与20名正常妊娠足月孕妇胎盘绒毛组织。检测胎盘绒毛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inutase,SOD)活性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acid,Hey)。【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绒毛组织GSH—PX活性[(21.52±7.67)U/mg]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25.13±21.26)U/mg,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SOD活性[(218.32±15.46)U/mg]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245.63±28.31)U/mg,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ey[(15.37±3.61)μmol/mg]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3.95±2.38)μmol/mg,P〈0.01],且妊娠高血压疾病组Hcy与SOD呈负相关(r=-0.825,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绒毛组织中氧化物质增多,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还原系统平衡失调,呈现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药物预防桡动脉痉挛(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术患者进行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及地西泮干预,观察各组药物及相应药物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4组(A、B、C、D),A组予硝酸甘油200μg和维拉帕米1 mg;B组予硝酸甘油200μg;C组予维拉帕米1 mg;D组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每组随机分为2亚组(A1、A2;B1、B2;C1、C2;D1、D2),1组术前30 min给予地西泮0.15 mg/kg(年龄>65岁剂量减半),2组不应用地西泮。分别观察各组内和组间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情况。结果实际入选病例数1167例,平均年龄(65.7±8.3)岁,男621例,女546例;桡动脉痉挛发生率A1(3.4%),A2(4.1%);B1(4.2%),B2(5.4%);C1(12.4%),C2(14.8%);D1(23.6%),D2(33.8%),组内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A1与B1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维拉帕米与单用硝酸甘油效果最佳,再次为单用维拉帕米,术前应用地西泮可减少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不明确。故主张单独应用硝酸甘油,不必要术前常规应用地西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穿刺法即1ml注射器辅助法在侥动脉援管的应用,观察其置管成功率与穿刺所需时间。方法选取300例重大手术需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直接穿刺置管法,Ⅱ组采用1ml注射器辅助穿刺法。结果Ⅰ组穿刺成功123例,Ⅱ组穿刺成功14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用时(56±10.4)s,后者(34±9.3)s(P〈0.01)。结论1ml注射器辅助穿刺是简单、快速、安全且损伤较小的动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控释洗脱支架防治犬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用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二氧化硅-聚乳酸/乙醇酸作为支架涂层,将裸支架、涂层支架、大、中、小剂量As2O3(3.2、2.4、1.6μg/mm^2)洗脱支架随机置入犬冠脉回旋支或前降支(每组6只)。术后4周处死,观察支架血管段组织学变化。结果各组内皮完整,未见明显组织反应。大、中剂量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0.14±0.05)mm比(0.15±0.04)mm,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0.27±0.03)mm、(0.39±0.06)mm、(0.33±0.02)mm,P〈0.01];新生内膜面积[(1.09±0.11)mm^2比(1.33±0.10)mm^2,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1.93±0.29)mm^2、(2.44±0.15)mm^2、(2.40±0.32)mm^2,P〈0.01];管腔面积狭窄率[(19.54±3.59)%比(22.18±3.3)%,P〉0.05],显著小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36.22±5.17)%、(50.39±3.03)%、(46.88±5.85)%,P〈0.01];管腔面积[(5.14±0.55)mm^2比(4.97±0.38)mm^2,P〉0.05],显著大于小剂量组、涂层组、裸支架组[(3.75±0.39)mm^2、(2.62±0.22)mm^2、(3.10±0.66)mm^2,P〈0.01]。小剂量组与涂层组、裸支架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2O3控释洗脱支架安全可行,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犬冠脉支架术后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置管成功率,探讨当前临床上最优的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对需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通用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B组和C组均为试验组:B组采用ARROW桡动脉专用套管针;C组采用改良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操作均由本院同一住院医师实施,最后对各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粜B、C两组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B组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Vasocarl Braunule套管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6.
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MI发病时间在12h以内的患者66例,血流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经桡动脉介入组33例、经股动脉介入组33例。结果PCI总成功率为100%,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96.6%(29/30),其中1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改为股动脉入径。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罪犯血管最终开通率(TIMI 3级)挠动脉组为92.6%(28/30),股动脉组为93.6%(34/36),两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桡动脉组为(43.8±19.6)min,股动脉组为(45.6±1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AMI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可首选。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GAG)中5F及6F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346例患者,按造影时首选造影导管的不同,分为6F造影管组168例和5F造影管组178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图像效果、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及血管痉挛和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F组造影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和血管痉挛、迷走反射等并发症明显低于6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F和6F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时各有优缺点,5F造影管发生血管痉挛少、造影剂用量少、出现迷走反射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金修平 《河北医学》2013,19(2):197-198
目的:对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实施局部麻醉给桡动脉痉挛(RAS)带来的预防成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经桡动脉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476例分2组,试验组238例,均采用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液进行局部麻醉,该混合液是由从5rag的硝酸甘油注射液再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选取出来的5mL+5m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1-2mL的麻醉混合液进行局部浸润;对照组238例,采用l-2mL的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麻;当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穿刺成功之后,将300ug硝酸甘油、30rag利多卡因、3000iu普通肝素钠经鞘管注入;对手术中RAs发生几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RAs8例(3.4%),对照组RAS24例(10.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时,选取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混合注射液,可以大大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几率,使得手术成功的几率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时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为正常组(32例),冠状动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86例,占72.88%)。据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2例),双支病变组(28例),三支病变组(36例)。空腹取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9.44±0.82mg/L)明显高于正常组(3.78±0.60m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9.88±0.58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8.45±0.62mg/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升高,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其水平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来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进行的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为经桡动脉介入,对照组为经股动脉介入。随访30d,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相近(P=0.556),2组介入治疗的时间分别为(61.0±15.0)min、(61.05±1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较短。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时间及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介入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效果比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