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指来源于人胚胎的具有无限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主要由人囊胚内细胞群(innercellmass,ICM)分离得到。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可被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本文就人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体外诱导分化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种多潜能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多向分化的潜能。胚胎干细胞在临床移植医学,细胞治疗,组织工程,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OP9共培养和二维单层诱导方法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Cs)产生CD34+造血前体细胞的效率,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ESCs与OP9共培养方法或用二维单层诱导方法诱导hESCs产生CD34+造血前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效率,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通过hESCs/OP9共培养方法,hESCs在分化第9日出现CD34+细胞,比例达(19.7±7.9)%;通过二维单层诱导方法,hESCs在分化第6日即出现CD34+细胞,比例仅为(5.8±1.8)%,两种方法分化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SCs/OP9共培养方法和二维单层诱导方法均可将hESCs诱导为造血前体细胞,相对于二维单层诱导方法,hESCs/OP9共培养方法尽管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其分化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hESCs)向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方法,并初步鉴定hESCs来源的MSCs(hESC-MSCs)。 方法:用拟胚体法将hESCs分化为MSCs,对其形态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测定细胞化学染色特性。 结果:hESC MSCs形态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相似;流式细胞分析显示hESC-MSCs表达CD29、CD44、CD13,但不表达CD14、CD133、CD34、CD45、HLA-DR;细胞化学染色显示,hESC-MSCs碱性磷酸酶阴性,过碘酸-雪夫反应弱阳性。 结论:hESCs在体外可分化为hESC-MSCs,hESC-MSCs符合MSCs特性。  相似文献   

5.
谢安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58-161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是由动物或人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分离出来,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筛选出的具有全能性的胚胎细胞。经适当的因子诱导,ESCs可以分化成一种或多种细胞类型。自1981年英国剑桥大学的Evans和Kaufman等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建立了小鼠ESCs系以来.历经将近20年,第一株人ESCs系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成功建立。同一年.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种多潜能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胚胎干细胞在临床移植医学、细胞治疗、组织工程、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的胚胎造血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变化。既往研究表明,129小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系(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的体外分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胚胎造血。为研究C57BL/6小鼠来源的ES细胞系体外定向造血细胞分化的特点,分离C57BL/6小鼠3.5天囊胚的内细胞团建立ES细胞系并采用常规方法鉴定,应用体外二步分化法形成拟胚体并进行集落培养,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鉴定造血前体细胞。结果表明:所建ES细胞系MES-1符合建系标准,其体外分化后可在不同阶段的拟胚体中发现多种造血前体细胞的有序出现,包括原始红系前体细胞,永久红系前体细胞,混合集落形成细胞和粒单系集落形成细胞。RT-PCR分析显示,拟胚体表达多种造血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和造血标记。结论:自C57BL/6小鼠建立的ES细胞系MES-1体外定向造血细胞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胚胎造血。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人胚胎干细胞建系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囊胚法、核移植法和胚胎单卵裂球法,但由于破坏胚胎,涉及诸多伦理问题。目的:探讨利用冷冻胚胎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外实验,于200501/200608在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完成。材料:妊娠13.5d的ICR鼠20只用于制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10周龄SICD鼠2只用于人胚胎干细胞体内分化实验。行IVF/ICSI助孕患者自愿捐献的冷冻胚胎,由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提供。方法:复苏冷冻的胚胎,采用序贯培养法进行囊胚培养,用免疫外科方法去除滋养细胞,将得到的胚胎内细胞团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培养并传代。主要观察指标:取不同代次的培养细胞,分别进行生长特性、碱性磷酸酶染色、转录因子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4、SSEA-1、肿瘤排斥抗原TRA-1-60、TAR-1-81、核型及体内分化全能性鉴定。结果:20个解冻卵裂期胚胎,获得9个囊胚,分离完整的内细胞团共7个,从7个内细胞团培养出2个人胚胎干细咆系,其中一个细胞系连续培养76代(20个月)。所培养的细胞具有人胚胎干细胞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即细胞呈扁平或圆形,可见1—3个核仁:碱性磷酸酶以及SSEA.3,SSEA.4,TRA-1.81,TRA-1-60,OCT-4均呈阳性表达,而SSEA-1呈阴性:核型正常,为46,XX核型;将细胞注射入SCID鼠皮下形成肿瘤,病理切片显示为成熟畸胎瘤:短串联重复分型结果显示所形成的畸胎瘤与人胚胎干细胞为相同的遗传背景。结论: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夫妇怀孕后,多余的冷冻保存胚胎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具备人胚胎干细胞的所有特性,是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很好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的发生和细胞标记及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进展及其关系。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50-01/2005~12相关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文献,检索词“embryonic stem cells,germ cell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 1990-01/2005~12相关胚胎干细胞与生殖细胞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初审,选取包括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文献。纳入标准:①胚胎干细胞。②生殖细胞。排除标准:综述、重复研究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14篇关于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文献,纳入2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资料综合: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胚胎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性(多能性)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所有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与各级生殖细胞及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胚胎生殖细胞具有一定的相似形。人类、小鼠和其它哺乳动物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和定向分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而且胚胎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三个胚层的所有细胞类型。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可能共同来源于早期生殖细胞。 结论: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所有类型细胞。胚胎干细胞与各级生殖细胞有一定的相似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条件、周围微环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了解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的关系和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2007有关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的相关研究文章,检索词: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2006相关文章,检索词:Germ Cells,Primordial germ cells,Embryonic stem cells,Embryonic Germ Cel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为有关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及生长抑制因子的作用等相关文章,并查找全文。主要选择基础研究类文章,无论有无对照组均纳入。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章59篇,排除比较陈旧的文章,最后纳入38篇进行总结分析。胚胎干细胞与胚胎生殖细胞分别从附置前早期胚胎内细胞团和早期胎儿生殖嵴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克隆出来,均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保持稳定的二倍体核型,诱导分化后可形成3种胚胎生殖层。饲养层细胞是人胚胎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必要条件,常用饲养层细胞有鼠STO细胞系、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所需主要细胞因子包括干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然而只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鼠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胚胎干细胞可在无饲养层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结论: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所有功能细胞,并可相互转变,在胚胎发育、基因治疗、药物筛选、新药开发、生殖医学及人类疾病的移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