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无痛的QY-1A型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上海伊部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QY-1A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对232例头孢类皮试患儿进行传统皮试过敏试验和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试验,然后进行对照统计.结果 232例头孢类皮试患儿中192例传统皮试法和皮试仪皮试法结果均呈阴性,1例传统皮试法和皮试仪皮试法结果均呈阳性,39例传统皮试法结果为假阳性,假阳性率17%.两种皮试法的假阳性率经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霉索快速皮试仪能准确完成头饱类药物过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并且可降低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准确性高,效果可靠,安全、无痛、省时,患儿易接受,优于传统皮试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2011年5月引进华康YLM-Ⅰ和Ⅱ型快速过敏皮试仪,主要用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试验,并在门诊和住院部推广。具体方法:将10天-14岁的64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两组皮试效果,结果发现快速过敏皮试仪测出的假阳性明显低于传统皮内注射法。且此仪器使用方便、无痛、无创、快速、准确、安全,不用打针,只需5分钟,让患儿免去传统针刺皮内注射所致的疼痛。经过临床实践,深受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好评,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皮试试验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戌  谢雁鸣  王永炎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77-2879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以速发Ⅰ型变态反应最为严重,需要进行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皮试以筛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不仅能够早期发现中药注射剂在人群中的致敏情况,而且是了解过敏发生机制的途径之一,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皮试主要适用于常发生Ⅰ型变态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研究人群选择健康志愿者和药品说明书中所规定的适应症患者,皮试方法可采用皮内注射法与点刺法.皮试液浓度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皮试阳性率,中药注射剂皮试液配制主要参考青霉素皮试液制备方法,可设置不同剂量的中药注射剂皮试液、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盐酸组胺进行对照.根据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的特点,皮试观测时应密切关注30 min内的情况,观测指标应围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皮试仪在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采用华康牌快速无痛皮试仪(YLM-11型双路,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500例患者应用传统和无痛两种皮试方法同时进行对照试验,比较结果差异.结果:500例患者中,无痛皮试仪阳性者2例,传统皮试阳性者26例,两种皮试法阳性率经X2检验,p值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皮试仪准确安全高效省时,假阳性率低,优于传统的穿刺皮试,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族抗生素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为保证青霉素皮试液的质量,有人建议用枸椽酸钠等调节青霉素皮试液的pH以增加其热稳定性。但经临床使用反映有假阳性发生。本文作者采用双盲法,分别用枸椽酸钠缓冲液和生理盐水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进行了阳性率比较,并用相应的空白溶液进行了自身对照,经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含有枸椽酸钠的青霉素皮试液具有很高的假阳性率(P<0.001),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更易发生(P<0.001),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素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和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中葛根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Merk,Purospher STAR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1%冰乙酸水溶液(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9 ℃,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10 μL. 结果: 对照品葛根素在0.192~1.152 μg呈良好曲线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468 374X+3 105.25(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 0.42%. 结论: 3种注射液中的葛根素均可在选定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单快速、合理可行,可为葛根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皮试仪在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采用华康牌快速无痛皮试仪(YLM-11型双路,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500例患者应用传统和无痛两种皮试方法同时进行对照试验,比较结果差异.结果:500例患者中,无痛皮试仪阳性者2例,传统皮试阳性者26例,两种皮试法阳性率经X2检验,p值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皮试仪准确安全高效省时,假阳性率低,优于传统的穿刺皮试,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阶  汤艳莉  李勇  刘咏梅  曾毅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424-2428
目的: 探讨中医干预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TCRVβ基因CDR3区克隆片断的影响。 方法: 以15例HIV抗体阴性健康献血员做对照,采集37例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PBMC,采用人类TCRVβ基因CDR3多样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基因扫描作图并计算Vβ家族中每个家族不同大小CDR3 区片段的分布。 结果: 对比正常人,患者一些Vβ内出现了明显的CDR3 区的单寡克隆扩增情况,治疗后各家族单寡克隆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其中9,11,21,22 4个家族的D值2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在21,22 2个家族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显著降低第18家族D值,而对照组则显著增加(P<0.05)。 结论: 中药复方对于TCRVβ各家族单寡克隆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提示中医药可能促进T细胞部分受体基因重排,丰富受体库,帮助机体免疫细胞有效识别病毒,减少T细胞 凋亡。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及测量血液中组胺,VEGF,TNF-α含量来研究清开灵注射液致小鼠和大鼠的类过敏反应,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阳性药Compound 48/80(Comp)25 mg·kg-1组、清开灵注射液(QKLI)3,6,12 mL·kg-1组(本实验所用QKLI为液体,故剂量单位选用mL·kg-1),各组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受试药,记录给药30 min后耳廓蓝染阳性率,对耳廓蓝染程度进行评分,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剃除大鼠背部和脊柱两侧的毛,经尾静脉注射含0.6%EB的NS 2 mL·kg-1,10 min后,在麻醉的情况下,沿脊柱两侧,皮内注射阴性对照NS、阳性对照Comp(0.5 mg,50 μL)、不同浓度QKLI(分别相当于清开灵注射液原液 12.5,25,50 μL),各组注射体积均为50 μL。给药20 min后记录各注射点的蓝斑直径。对血液中组胺,VEGF,TNF-α的影响:ICR小鼠随机分成NS组、Comp 25 mg·kg-1组、QKLI 12 mL·kg-1组。各组经尾静脉注射不含EB的受试物。给药30 min后,摘眼球取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QKLI 3,6,12 mL·kg-1后,小鼠耳廓出现不同程度的耳蓝染现象。提示QKLI可引起小鼠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其发生类过敏反应;大鼠皮内注射QKLI(相当于原液 25,50 μL/点)时可导致注射点处形成与NS组相比直径较大的蓝斑(P<0.01);静脉注射QKLI后可引起血液VEGF明显增高,组胺有一定增高趋势,TNF-α未见增高。实验证明了QKLI有显著的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从而诱发大鼠、小鼠而发生类过敏反应,其类过敏反应可能与组胺和VEG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常艳鹏  李霖  谢雁鸣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55-3160
目的: 了解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以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HIS为数据来源,使用和未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2组间影响因素进行平衡后,采用Logstic回归方法对使用和未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在统计学上显示,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比使用其他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愈率有差异(P<0.05)。 结论: 根据目前数据可以发现,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比加用其他注射剂能够更好的起到治愈脑梗死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由于该研究为回顾性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确切的结论尚需更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1.
解欣然  刘欣  王燕  张璐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53-3956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方全方及拆方对活化T淋巴细胞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PDB刺激后的T淋巴细胞与Colo-16细胞共同培养,同时加入含药血清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TNF-α,sICAM-1和IFN-γ结果: 凉血解毒方对活化T淋巴细胞诱导的Colo-1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全方组和凉血组差异显著(P<0.01)。活化T淋巴细胞作用于Colo-16细胞24 h后,sICAM-1,TNF-α,IFN-γ均明显升高,凉血解毒全方和凉血方、解毒方可明显降低sICAM-1,TNF-α,IFN-γ,而全方组药效最为显著。 结论: 临床治疗银屑病有效中药复方凉血解毒方能够显著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药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药西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三萜类化合物,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1),尿嘧啶(2), 异葫芦素B(3),葫芦素E(4), 双氢葫芦素E(5),葫芦素E-2-O-β-D-吡喃葡萄糖苷(6),khekadaengoside E(7),葫芦素K-2-O-β-D-吡喃葡萄糖苷(8),deoxocucurbitoside B (9). 结论: 化合物 1~3 均为首次从药西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时潇丽  姚春霞  林晓  沈岚  冯怡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89-2494
目的:对制备的不同处方的注射用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剂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探究利用油性混悬释药系统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MDG-1微粒,对其粒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低黏度的大豆油中加入高黏度的蓖麻油或加入硬脂酸铝,制备不同黏度的油性介质,对其进行流变学性质考察,筛选较优处方进行体内评价。结果:微粒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1.81 μm,径距为2.63;对筛选的大豆油-蓖麻油混合油(2:3)及2%,4%硬脂酸铝凝胶化大豆油处方进行体内评价,其中4%硬脂酸铝凝胶化大豆油处方能够极显著降低Cmax,显著延长表观t1/2,MDG-1释放时间可达数天。结论:利用高黏度的油性介质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杨娟 《中草药》2013,44(24):3493-3495
目的 对不同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进行质量分析,为其他中药注射剂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按照国家药品标准YBZ08202005-2009-Z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根据目前实施的热毒宁注射液质量标准,对不同批次的药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5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均符合规定,且质量均一性良好。结论 中药注射剂尤其是复方中药注射剂,应该通过开展严格的品质评价研究,确保质量稳定、均一后方能运用于临床,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质量不达标而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RBL-2H3细胞用于检测药物类过敏的方法学研究,对评价类过敏反应的适用性进行考察。 方法: 采用MTT试验研究RBL-2H3细胞的密度、生长时间等基本生长特性,以化合物48/80(C48/80)为工具药物对其最佳给药浓度、作用时间及检测指标进行优化,以聚山梨酯(吐温80)、中华眼镜蛇毒作适用性考察,对血塞通、脉络宁注射液类过敏反应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 RBL-2H3细胞试验作为药物类过敏反应体外检测方法,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最佳种植密度为(0.5~2.0)×105/mL。实验选用台氏液为反应溶媒,其C48/80致RBL-2H3细胞脱颗粒试验以25~50 mg·L-1质量浓度,反应30 min为优选条件。C48/80可使细胞上清β-己糖苷酶、组胺浓度升高,呈现良好的“量-时-效”关系;β-己糖苷酶、组胺释放率与药物剂量呈高度正相关(r=0.984,0.940;P=0.000,0.000),两指标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r=0.957;P=0.000)。适用性考察显示,吐温80、中华眼镜蛇毒素在临床或高于临床浓度条件下均具有致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中药注射剂血塞通注射液存在潜在发生类过敏风险,脉络宁注射液类过敏反应阴性。 结论: RBL-2H3细胞作为药物类过敏的体外试验方法具有灵敏、快速、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包括中药注射剂在内的药物类过敏反应的检测和评价,对于存在明显色质的受试物,建议以ELISA法指标组胺检测结果为准,最终的确证还需结合整体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类中药温热药性的本质。 方法: 灌服4 ℃冰知母水提液复制大鼠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干姜组、高良姜组、丁香组、小茴香组、吴茱萸组、肉桂组、花椒组、胡椒组、荜茇组、荜澄茄组等10个治疗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组,分别灌服相应的中药水煎液,观察各组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 结果: 10味温中散寒药能显著升高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P<0.05或P<0.01)。 结论: 温中散寒类中药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从而发挥温中散寒功效,恢复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静脉注射含0.6%伊文思蓝(EB)的生理盐水溶液,10 min后,背部皮内注射受试物50μL,20 min后,测量皮内蓝斑直径和伊文思蓝渗出量,以评价类过敏反应程度。结果: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造成很小的皮内蓝斑。阳性对照物Compound 48/80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和水肿,从而引起较大的蓝斑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结论: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方法与临床一致性。该方法敏感、可靠,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药白头翁主要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pulchinenoside,PUL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模型大鼠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FRP2表达的调控. 方法: 采用大鼠关节炎评分法和足爪肿胀评分法评价PULC对R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MTT法检测PULC灌胃治疗后对FLS增殖抑制作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PULC灌胃治疗对FLS SFR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对Wnt通路关键基因β-catenin,Wnt通路下游效应基因C-myc的调控作用. 结果: RA模型大鼠FLS中SFRP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经PULC灌胃治疗后,RA模型大鼠FLS中SFRP2表达上调,β-catenin和C-myc基因表达明显下调. 结论: PULC通过对Wnt通路的调控抑制RA模型大鼠滑膜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常用藏药川布进行品种整理。 方法:野外实地考察,经典分类学鉴定,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测定与分析。 结果:确定西藏产川布的2种基原植物为大戟科大戟属的高山大戟Euphorbia stracheyi与大果大戟E. wallichii;前期基础工作表明,在甘肃藏区所使用的川布,基原植物为甘肃大戟E. kansuensis;序列分析显示,高山大戟E. stracheyi与大果大戟E. wallichii的完整序列(ITS1-5.8S-ITS2)总长度均为646 bp:其中ITS1区为261 bp,ITS2区为221 bp,5.8S编码区为164 bp;高山大戟E. stracheyi的ITS 1区序列在72号位具有1个杂合位点(C/G)。 结论:nrDNA ITS区序列在藏药川布及来源于大戟属的中药品种的鉴定中具有很好的种间分辨率,可用于川布及其相关品种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试液剂量不同不影响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使用抗生素治疗且需要做皮试的160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皮试。对照组在右侧腕中横纹上约4~5cm正中为宜,注射皮试液0.1ml,观察组在左侧腕中横纹上约4~5cm正中为宜,注射皮试液0.02~0.05ml,以看清毛孔为准。比较两种皮试液剂量在阳性率、假阳性率及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皮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皮试假阳性率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注射0.02~0.05ml皮试液,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而对皮试结果的判断、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