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综述了近期关于血管生成分子生物学及临床方面研究的进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血管生成细胞因子.②乏氧诱导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机制.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生成中的地位及信号传递.④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信治疗策略.⑤抗血管生成治疗临床进展.对血管生成调控的理解有利于医师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肿瘤策略.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化疗是晚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患者生存期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依赖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参与肿瘤形成及发展的多个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为肺癌的综合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增殖和迁移必不可少的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作为影响血管生成的关键信号因子,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已证实VEGFR是肾细胞癌、胃肠道间质瘤、肝细胞癌、白血病等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临床应用的14个VEGFR抑制剂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VEGFR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演进、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新生血管生成过程进行分子影像学评价,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抗血管药物治疗、估计预后等作用.本文主要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神经纤毛蛋白1(NRP1)信号通路与胶质瘤干细胞(GSC)血管生成过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对VEGF/VEGFR2/NRP1进行靶向分子成像,可以对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浸润、迁移等过程中的作用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判断预后。就VEGF/VEGFR2/NRP1信号通路与胶质瘤干细胞血管微环境的关系以及对其靶向分子成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核素显像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共受体(VEGFR)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VEGFR已成为目前肿瘤血管生成的诊断和治疗研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分子靶点.放射性核素受体显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能够客观、准确显示体内肿瘤组织VEGFR的分布、密度及与其配体的结合亲和力,有助于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复发与转移的探测,并对临床实施针对VEGFR的肿瘤生物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依耐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信号通路为作用机制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基础及临床实验研究中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就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抗肿瘤效应(临床前期及临床研究)、安全性及生物学标志物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该药在抗肿瘤临床应用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肿瘤血管生成是实体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1971年Folkman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血管新生的假说.由此拉开了近代关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序幕。随着本世纪基因技术的飞速进展及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将抗肿瘤治疗的目光集中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方面.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吴沛宏  李立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2):1061-1061
近年来开展的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达到阻止肿瘤迅速生长和转移的治疗方法,即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esis therapy)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热点之一。本期刊登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对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肝癌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0.
肿瘤血管生成及影像学在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是当前肿瘤防治研究中的热点。影像学的发展,为判断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必将在肿瘤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及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转移及预后中的意义,肿瘤血管的特点,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机制及其优势。介绍了影像学在肿瘤血管生成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肝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不能手术肝癌患者最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从如下方面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关系:①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③肝癌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④抗血管生成策略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血管生成被各种蛋白分子调控,其中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β3整合素、细胞外基质蛋白、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等。它们已成为肿瘤血管生成分子影像及靶向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分子靶点。研究并利用这些蛋白分子准确无创地评估肿瘤新生血管及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成像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创的血管生成影像在评估肿瘤特征、疗效评价和预后方面进展迅速。胃癌作为空腔脏器的实体肿瘤,传统的影像和内镜技术均可以对其血管生成进行评价。本文重点从临床科研角度对不同影像方法在胃癌的血管生成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评价抗血管生成疗效的影像技术提供参考。同时,分析现有的影像评估血管生成方面所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明显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新生血管定位越来越重要 ,以便将新生血管同正常存在的血管区别开 ,指导临床对肿瘤的治疗和监测。MRI、CT、US(ultrasound)都是可用于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方法 ,但MRI成像方式多 ,更重要的是MRI对血管床 (水和红细胞 )和对比剂敏感[1,2 ] ,更能反映血管的结构、生理及功能的改变 ,因而实验研究及临床主张应用MRI对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进行定性。本文就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原理肿瘤血管是肿瘤生…  相似文献   

15.
血管新生在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重要抗癌策略之一。为了正确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需要一种敏感且特异的方式显示肿瘤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变化。目前多种成像方法(CT、MRI、PET、超声以及光学成像)已用于监测肿瘤血管,但是由于核医学辐射性较大和分辨率较低,光学成像的低穿透性以及超声成像分辨率较低,其实际应用受到  相似文献   

16.
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之一。缺血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最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促肿瘤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细胞生物学和动物研究表明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及生长有关。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一种定量指标,与肿瘤的预后有关。HIF1-α在经过手术及放疗后的复发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目前少见报道,本研究对复发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和MVD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卵巢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对其准确诊断可以指导治疗方案,影响病人预后。肿瘤血管生成在卵巢癌的进展中起主要作用,近年来抗血管生成等靶向治疗越来越成为卵巢肿瘤化疗的研究热点。动态增强MRI不但可以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而且可以无创性地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在卵巢肿瘤的术前诊断及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动态增强MRI在卵巢肿瘤的术前诊断及血管生成评估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FIk和FIt是内皮细胞介导血管生成的强启动子,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光动力学疗法(PDT)已经应用于神经胶质瘤治疗.用PDT治疗固体恶性肿瘤涉及到系统给药后,光敏剂富集在肿瘤部位后受光激发,光敏剂在肿瘤组织内的定位和光照产生活性氧物种(ROS)使之能杀伤肿瘤部位,而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临床对PDT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表明能引起胶质瘤坏死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PDT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没有很好的确定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贺诚  陈正光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80-1382
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都必须有新生血管形成,恶性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切断肿瘤细胞获得营养以及生长因子的途经,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因此,这种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休眠疗法(dormancy therapy)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传统影像检查技术只能对一些与血管相关的物理和功能参数进行直接或间接评价,而无法对肿瘤新生血管做出早期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潘峰 《西南军医》2016,(2):153-157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达中晚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但TACE治疗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栓塞不彻底,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残存肿瘤组织内缺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表达,导致肝内肿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VEGF的表达,与TACE联合可降低HCC的复发和转移。本文对近年应用于HCC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及联合TACE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