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敏  房勤茂  王义成 《医学综述》2014,(13):2428-2430,2497
目的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术前应用e-Flow成像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MVD与肿瘤类型的关系。结果①甲状腺癌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甲状腺腺瘤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MVD值比较,甲状腺癌组MVD值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肿瘤血管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别,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状况,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的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10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CD105单抗标记并检测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其MVD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值与放射学分级相关。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骨巨细胞瘤其MV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CD105标记的MVD值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与放射学分级和肿瘤复发有关,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9CDF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测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检出率、形态和血流丰富程度。结果:良性肿块组的血流检出率明显低于乳腺癌组(P〈0.01),良性肿块组的血流丰富程度以Ⅰ、Ⅱ级血流为主,服腺癌则以Ⅱ、Ⅲ级血流为主。上述差异在直径≤2.0cm的良、恶性肿块中更为明显。结论:CDF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依据乳腺肿瘤患者的良性和恶性进行分组。结果良性肿瘤组0级、I级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但Ⅱ级、Ⅲ级比例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肿瘤内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肿瘤周围血流丰富比例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中血流分级及动脉阻力指数在乳腺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5例乳腺疾病患者肿块内的CDFI血流丰富程度进行分级,并测量肿块内动脉阻力指数(RI),并与术后肿块病理对比.结果恶性组118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38.9%,Ⅱ~Ⅲ级占61.1%;良性组129个肿块内血流分级0~Ⅰ级占77.5%,Ⅱ~Ⅲ级占22.5%,恶性组及良性组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肿块内RI中位数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肿块内RI〉0.7为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则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7.8%.结论CDFI血流显像对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分级为Ⅱ~Ⅲ级,肿块内高RI对提示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癌患者及3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乳腺癌31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24例见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32例为Ⅱ~Ⅲ级,30例阻力指数(RI)≥0.7.乳腺良性肿瘤中30例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32例为0~Ⅰ级,6例为Ⅱ~Ⅲ级,探及频谱12例,10例RI<0.7(P<0.05).乳腺癌的血流分级、阻力指数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瘤内血流分级、瘤内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血流以0级、Ⅰ级为主,占88.9%,恶性组以Ⅲ级为主,占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界性肿瘤患者血流以Ⅱ级、Ⅲ级为主,与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RI、PI、血管分级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55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分析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肿块微血管密度计数,与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对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抗CD34标记的微血管量与超声造影后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间接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测乳腺肿块的血流特点,评价其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135例156个乳腺肿块进行扫查,观察肿块的彩色血流信号、血流分布部位及血流参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组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前者以Ⅱ、Ⅲ级为主,后者以0、Ⅰ级为主;良性组血流分布以周边及内部血流为主;恶性以穿入及内部血流为主;良性组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恶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了解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观察肿瘤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及其血流动力学的表现.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良恶性肿块在二维声像图上的表现各有一定特征.在多普勒检测中,血流的检出率恶性比良性高,血流丰富程度良性肿瘤内以0级和Ⅰ级为主,恶性肿瘤内以Ⅱ级和Ⅲ级为主.结论将病灶的二维特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综合性指标结合起来,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2例脑胶质瘤(WHOⅠ级4例,Ⅱ级32例,Ⅲ级68例,Ⅳ级48例)与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105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22例胶质瘤(Ⅱ级7例,Ⅲ~Ⅳ级15例)与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CD105 mRNA表达。所得结果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结果脑胶质瘤组CD105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P=0.0322),Ⅲ~Ⅳ级组高于Ⅱ级组(P<0.05)。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Ⅲ~Ⅳ级组高于Ⅰ~Ⅱ级组(P<0.05),Ⅰ~Ⅱ级组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 mRNA在转录水平已上调,CD105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谭篪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63-64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结节性病变中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已证实为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恶性肿块表现为边界欠清,纵横比>1,内部钙化灶后方声衰减等.指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内部血流显示率100%(80/80),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23% (23/100),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分析在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6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良、恶性肿块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82.1% (96 /117)乳腺良性肿瘤内未探及血流信号,17.9% (21 /117) 在肿块周围测及少量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Ⅰ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44-0.66,91.8% (45 /49)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内可以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63-0.9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性较高,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曹亚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74-107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合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恶性肿瘤及142例乳腺良性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和BI-RADS分类。结果:142例乳腺良性肿瘤中,94例病灶的二维声像图和血流有明显良性肿瘤特征,BI-RADS分类为Ⅱ级;余48例病灶的二维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未定性,BI-RADS分类Ⅲ级18例、BI-RADS分类Ⅳ级30例。68例恶性肿瘤中,65例病灶的二维声像图和血流有明显恶性肿瘤特征,BI-RADS分类为Ⅴ级;余3例病灶的二维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未定性,BI-RADS分类Ⅲ级1例、Ⅳ级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有助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243例子宫肿瘤患者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肿瘤血流分级、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良性组血流以0级、I 级为主,占94%,恶性组以Ⅲ级为主,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恶性肿瘤动脉血流RI值、PI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结论 RI、PI、血管分级是鉴别子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子宫肿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及其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良、恶性肿块在二维声像图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83.3%(35/42)良性乳腺肿瘤内未探及血流,16.7%(7/42)在肿块周边测及少量血流,血流信号以Ⅰ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41~0.64。96.2%(25/26)恶性乳腺肿瘤肿块内可以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66~0.91。结论:将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综合性指标结合,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子宫内膜癌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术后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阻力指数,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探讨RI与MVD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意义及RI与MV...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ndogl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70例卵巢上皮肿瘤标本分别标记CD34和Endoglin,并分别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 CD34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ndoglin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Ⅰ~Ⅱ期CD34和Endoglin标记的MVD均高于Ⅲ~Ⅳ期;CD34标记的MVD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无统计学筹异(P>0.05),而病理分级Ⅲ级Endoglin标记的MVD明显高于Ⅰ~Ⅱ级.结论 Endoglin标记计数的MVD优于CD34、CD31和Von Willebrand因子等标记的MVD,可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对136例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血流信号检出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脂肪瘤、炎性囊肿超声检出率100%,乳腺增生检出率93.3%,纤维腺瘤检出率95.2%,恶性肿瘤检出率92.5%;良性肿块大多界清,有包膜,形态规则,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无衰减,恶性肿块大多边界欠清或不清,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有衰减;良性肿块血流信号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肿瘤以Ⅱ~Ⅲ级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学检查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结合,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